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卫星

作品数:34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历史地理
  • 10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门户开放
  • 6篇门户开放政策
  • 5篇战争
  • 3篇战后
  • 3篇中美经贸
  • 3篇冷战
  • 3篇冷战期间
  • 3篇历史轨迹
  • 3篇历史演变
  • 3篇美国对华政策
  • 3篇美元霸权
  • 3篇金融
  • 3篇经贸
  • 3篇关系史
  • 3篇布雷顿森林
  • 3篇布雷顿森林体...
  • 2篇学科
  • 2篇学科视角
  • 2篇中美关系史
  • 2篇中美经贸关系

机构

  • 32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州中...

作者

  • 34篇金卫星
  • 1篇刘诗平
  • 1篇柏乃琪
  • 1篇于滨
  • 1篇李江泓
  • 1篇刘军
  • 1篇段世文
  • 1篇孙玉遐
  • 1篇张泽远
  • 1篇殷耀
  • 1篇顾静
  • 1篇李柯勇

传媒

  • 10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史学集刊
  • 2篇瞭望
  • 2篇史学月刊
  • 2篇世界历史
  • 2篇美国研究
  • 2篇中学历史教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歇尔计划与美元霸权的确立被引量:16
2008年
二战结束之际诞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西欧重建,美元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作用之前已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并由此起步演变成为战后世界的霸权货币。
金卫星
关键词: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马歇尔计划
从“中国模式”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述论被引量:1
2016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获得高速增长,进而与美国形成了深度相互依赖的经贸金融关系,成为影响全球的最大新兴经济体。截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臻于极致,面临日益增大的转型升级压力;美国为继续保持美元霸权主导下的全球经济经营模式,在对华施压纠正经贸失衡的同时亦谋求与中国的金融和战略合作,届满十年、渐成机制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构成了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外部促动因素。
金卫星
关键词:中国模式
冷战期间黄金制约下的美元霸权——《黄金、美元与权力》解读被引量:1
2013年
美元霸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西方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货币,到全球货币金融领域主导货币的演变过程,东西方冷战时期是这一演变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黄金、美元与权力:国际货币关系的政治(1958—1971)》第一次探究了冷战期间美元霸权的政治成本问题,认为黄金虽然是支撑美元霸权的本位货币,但同时也是制约美元霸权的政治成本。
金卫星
关键词: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美元霸权冷战
冷战期间美国在东亚的遏制战略被引量:6
2005年
冷战期间美国在东亚的遏制战略,是基于全球称霸的地缘政治需要和反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通过以日本取代中国作为亚洲政策的中心,在朝鲜战争、两次台湾海峡危机和越南战争的连续推动下,由一系列美国与东亚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双边、多边条约体系构建而成。它的外延北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经台湾和菲律宾,南亚印度支那半岛;它的内涵以“反共产主义扩张”为核心,包括军事防御、政治安全和经济遏制三个方面。
金卫星
关键词:冷战遏制战略地缘政治意识形态
一战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被引量:6
200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在投资、生产、贸易和金融诸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以欧洲尤其是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遭到了破坏,战后重建的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货币和金融机制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
金卫星
中美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2014年
中美两国学术界对双方的政治、经济、外交及社会文化和双边关系的研究均已跨越世纪,形成了丰厚、连贯的学术积淀。美国学界对中国及美中关系经历了从学术性的汉学研究,到应用型的当代中国学研究的变化;中国学界对美国及中美关系则经历了一个从"开眼看世界"式了解,到批判性揭露美帝侵华史研究,直至客观地研究美国及其对华政策的过程。目前,双方的研究取向均呈政府智库的应用性与学科建设的学术性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的态势。
金卫星
关键词:汉学研究
30年来世界史学科视角中的“门户开放”政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科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的学术争论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后期的深入研究阶段,以及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的创新性研究阶段。对该课题研究的深化与创新,推动了近现代中外关系史与国际关系史以及国际政治学科研究的交叉互补。
金卫星
关键词:世界历史
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2015年
从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美国基于自身的远东战略利益,其对华政策先后经历了在中日之间保持谨慎中立(1931-1938)、援华制日(1938-1941)、与中国结盟并使中国成为大国(1941-1945)三个演变阶段。
金卫星
关键词:美国对华政策抗战期间中国结
中美关系史上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的三次缔约谈判被引量:1
2006年
最惠国待遇条款是近现代中美关系史的一项重要条约内容。从1844年美国通过《望厦条约》在华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经1946年《中美商约》规定双方形式上平等的最惠国待遇,到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美获得永久性正常贸易地位(PNTR),在逾一个半世纪中,最惠国待遇问题在两国关系史上打下了三次特殊的烙印。中美就最惠国待遇问题的三次缔约谈判,既是中国对美交往从片面“持平”到平等互惠的历史总结,也是美国对华贸易从“门户开放”到市场开发的历史超越,这段历程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金卫星
关键词:最惠国待遇
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轨迹(1979~2016)被引量:8
2018年
从1979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至2016年中美举行第八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美经贸关系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冷战后期基于相互战略需要的经贸关系十年建构期、冷战后围绕中国在美享受最惠国待遇进行谈判和交涉的十年讨价还价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摩擦与纠纷加剧的五年磨合期,以及两国经贸关系十年战略与经济对话期。中美经贸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出了各自战略目标的差异性,以及双边经贸关系向国际化演进的历史轨迹。
金卫星
关键词:美国经济历史轨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