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子畅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玻璃体
  • 2篇单抗
  • 2篇水肿
  • 2篇体腔
  • 2篇腔注射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治疗
  • 2篇近视
  • 2篇康柏
  • 2篇黄斑
  • 2篇黄斑水肿
  • 2篇巩膜
  • 2篇玻璃体腔
  • 2篇玻璃体腔注射
  • 2篇玻璃体腔注射...
  • 1篇带状疱疹

机构

  • 8篇宁夏医科大学
  • 7篇银川市第一人...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陈子畅
  • 4篇丁莹
  • 3篇李芙蓉
  • 3篇樊芯
  • 3篇付玉兰
  • 3篇马雅玲
  • 2篇马晓洁
  • 2篇孙燕
  • 2篇袁进萍
  • 2篇李娜
  • 1篇哈玲芳
  • 1篇王玮玲
  • 1篇路永智
  • 1篇潘伟华
  • 1篇牛伟
  • 1篇李亚力
  • 1篇杨国英
  • 1篇王笑虹
  • 1篇郗淑红
  • 1篇张鑫

传媒

  • 9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2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粘弹剂前房充填在角巩膜穿通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粘弹剂在角巩膜穿通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20例角巩膜穿通伤患者,术中利用角膜缘侧切口及粘弹剂充填前房,恢复虹膜,观察术后半年视力、角膜虹膜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半年,20例眼球全部保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一例发生虹膜前粘连。结论角巩膜穿通伤显微缝合术利用角膜缘侧切口和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防止虹膜前粘连,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陈子畅杨国英
关键词:粘弹剂角巩膜穿通伤
OPS、PVEP在糖尿病中应用研究
丁莹付玉兰陈子畅孙燕李芙蓉马晓洁
该研究采用高级眼电生理仪按国际标准法对糖尿病(DM)患者进行视网膜震荡电位(OPS)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联合监测,对照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在国内外首次作了系统报道。该项检查可使DM患者早期用眼底镜...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高度近视ICLV 4c术后患者拱高及对比敏感度变化的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 V4c)植入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患者拱高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接受中央孔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 V4c)植入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60眼。所有研究对象于ICL V4c植入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眼拱高,使用B4p双目视功能仪检测明视觉对比敏感度(Photopic CS)、中间视觉对比敏感度(Mesopic CS)及眩光敏感度(GS)等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与3个月拱高和术前1周拱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拱高比术后1周下降(P<0.05);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hotopic CS提高但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Mesopic各等级未通过例数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GS未通过例数高于术前(P<0.05)。结论高度近视ICL V4c术后早期患者拱高处于较高水平,至术后6个月时下降;术后患者对比敏感度下降,术后3个月后逐渐恢复。
马倩李娜杨默迟陈子畅哈玲芳马雅玲
关键词:高度近视
急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
2013年
目的观察急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的效果。方法 6例确诊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患者发病后4 h内急诊行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割术。结果术后患者眼内炎症消失,保存有效视力。结论急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泡相关性眼内炎切实可行。
陈子畅李娜
关键词:青光眼眼内炎玻璃体切割术
双氯芬酸钠联合原花青素眼用剂型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C)眼用剂型联合双酚氯酸钠治疗干眼症疗效。方法 116例干眼症患者完全随机等分为4组,即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单独使用PC滴眼液组、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组、PC滴眼液与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5、10日,询问患者自觉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T)检查患者基础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独使用PC滴眼液及双氯芬酸钠均能有效缓解患者自觉症状,两者联合使用时,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更明显;用药组均能延长BUT,且联合用药组延长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检测显示联合用药组患者变化更显著(P<0.05),单独使用组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对干眼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陈子畅路永智马雅玲
关键词:原花青素双氯芬酸钠干眼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眼部损害的临床特征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征眼部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在贝宁共和国纳迪丹古地区医院眼科接诊的 35例艾滋病患者的眼部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12例患者因为眼部损害为首发症状就诊而获知为艾滋病感染者。结果  3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部损害 :视力减退、眼底检查均有视网膜微血管异常 ;其中 2 / 3的患者眼底可见棉絮斑 ;16例患者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其中 7例为眼部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感染者 ,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脱离 ;8例患者患眼带状疱疹 ,其中 5例为眼部首发症状的爱滋病感染者 ,3例合并全身多处带状疱疹 ;1例患者并发单眼上睑下垂、复视、眼外直肌麻痹 ;3例患者并发眼睑、结膜卡氏肉瘤。结论  75 %以上的艾滋病患者眼部会受到侵犯 ,有些眼部损害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眼科检查对艾滋病的诊断、治疗。
李芙蓉陈子畅
关键词:艾滋病眼部损害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带状疱疹
VEP.F-ERG在眼球钝挫伤中应用研究
丁莹付玉兰李芙蓉张鑫陈子畅
该研究病例均经该院眼科确诊为单眼眼球钝挫伤的患者,除外颅脑损伤及其他疾患,伤眼不伴有眼球穿通伤,既往体健,无眼病史者。对眼球钝挫伤传统的检查方法是裂隙灯眼底镜,CTB超眼底荧光造影,X光摄片均有许多弊端,无法准确判断视网...
关键词:
关键词:钝挫伤
维生素A对光损伤小鼠视网膜功能和结构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索维生素A对光损伤后小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清洁级雄性成年C57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维生素A组。2组小鼠于实验前行双眼视网膜电图(ERG)标准五项反应检测视网膜功能,2组小鼠分别接受1m L·kg-1生理盐水或维生素A(0.1%)腹腔内注射,连续5 d。2组小鼠按照动物光损伤模型标准制作右眼单眼光损伤模型,左眼遮盖,造模成功后继续饲养5 d,重复检测ERG。功能检测后立即取小鼠双侧眼球做视网膜组织切片,比较2组小鼠视网膜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前2组小鼠双眼暗适应0.01ERG b波、暗适应3.0ERG a和b波、暗适应3.0震荡电位的总幅值、明适应3.0ERG b波及3.0闪烁光反应P1波总幅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损伤造模后,两组小鼠右眼与自身对照左眼相比,上述ERG 5项检测的波幅值均出现明显下降(P均<0.05);维生素A组小鼠右眼暗适应0.01ERG的b波、暗适应3.0ERG的a波和b波、暗适应3.0震荡电位的总幅值均高于生理盐水组(t=3.544,P=0.019;t=4.574,P=0.011;t=9.563,P=0.002;t=6.156,P=0.002),而明适应3.0 ERG的b波以及闪烁光反应P1波总幅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678,P=0.469;t=4.883,P=0.342);2组小鼠右眼的视网膜外核层(ONL)细胞层数较自身对照左眼均有所减少(P<0.05),在生理盐水组小鼠右眼的视网膜外核层(ONL)细胞层数(6.5±1.05)少于维生素A组(11.5±1.03)(t=2.301,P=0.003)。结论维生素A对光照引起的小鼠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子畅樊芯李晓燕祝露露
关键词:维生素A视网膜光损伤视网膜电图组织病理学检查
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巩膜隧道切口和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后泪膜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63例患者共7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非干眼患者,根据切口不同分为巩膜隧道切口组(32例,35眼)与透明角膜切口组(31例,35眼),两组患者均进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1、7、14、30、90天观察两组患者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自觉干眼感觉等。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7天,两组患者自觉干眼症状明显,巩膜隧道切口组干眼症状评分[(2.55±0.96)、(1.49±0.62)分]明显高于透明角膜切口组[(1.18±0.72)、(0.98±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t试验显示,术后第1天,巩膜隧道切口组与透明角膜切口组患者SIt分别为(19.55±2.47)、(17.62±2.51)mm,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巩膜隧道切口组长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T试验显示,术后第1、7、14天,两组BUT均较术前显著缩短,巩膜隧道切口组[(4.07±0.63)、(4.62±0.86)、(6.37±0.67)s]长于透明角膜切口组[(3.42±0.67)、(4.06±0.90)、(5.88±0.7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对泪膜的影响较小,但临床干眼症状要重于进行巩膜隧道切口的患者。术后晚期,两种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对泪膜无明显影响。
陈子畅田耀文马雅玲
关键词: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泪膜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将68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雷珠单抗组34例(37眼),康柏西普组34例(35眼)。分别给予雷珠单抗注射液(0.05 m L,10 mg/m L)与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 L,10 mg/m L)玻璃体腔注射,每隔4周重复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观察比较注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并综合评价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时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结果显示康柏西普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雷珠单抗组,其中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CMT值均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康柏西普组治疗有效率为88.6%,雷珠单抗组为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改善,其中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效果的持续性可能较好。
陈子畅袁进萍樊芯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糖尿病黄斑水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