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腹腔
  • 5篇META分析
  • 4篇手术
  • 4篇腹腔镜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肿瘤
  • 3篇开腹
  • 3篇开腹手术
  • 3篇肠癌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静脉
  • 1篇蛋白
  • 1篇第四脑室
  • 1篇新辅助放化疗
  • 1篇血肿
  • 1篇异丙醇
  • 1篇引流

机构

  • 11篇川北医学院附...
  • 6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陈小波
  • 6篇周彤
  • 6篇张广军
  • 4篇周何
  • 3篇侯松林
  • 2篇廖君左
  • 2篇张灿
  • 2篇赵龙
  • 2篇雷媛
  • 2篇周柯均
  • 2篇王城
  • 2篇刘雪岚
  • 2篇唐晓平
  • 2篇杜川
  • 2篇赵丹
  • 2篇胡超
  • 1篇王进
  • 1篇陈小波

传媒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入不同浓度七氟醚患者全血游离六氟异丙醇浓度的比较: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
冯艳陈小波杨小霖
曲马多和咪达唑仑联合静脉应用镇痛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研究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方法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间我科210例平诊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应用曲马多300 mg+咪达唑仑30 mg+生理盐水60 mL,静脉微泵控制输入(2.5 mL/h),持续24 h输入,连续3 d止痛114例。B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8 h后3 d内按照患者诉求给予曲马多每次100 mg肌注止痛,每天最多3次,共96例。比较两组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舒适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坠积性肺炎例数及住院天数、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分(124.35±14.10)分,对照组总分(191.75±16.67)分,两组总分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时间治疗组(3.41±0.93)d,对照组(5.53±1.15)d,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坠积性肺炎治疗组1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相比(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2,P<0.05)。住院天数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评分治疗组(20.87±3.91)分,对照组(13.58±4.49)分,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和咪达唑仑联合静脉应用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的疼痛减轻程度、术后舒适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坠积性肺炎及住院天数、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柯均王城雷媛廖君左张灿赵丹刘雪岚陈小波
关键词:曲马多咪达唑仑静脉镇痛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对巨脾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LS)与开腹脾切除术(OS)对巨脾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查找关于HALS和OS对巨脾患者临床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或非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再用Rev Man 5.3系统评价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阐述统计学结果。结果检索出有关文献258篇,最终纳入分析文献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HAL与OS比较,术中出血量[加权均数差(WMD)=-135.437(95%CI:-251.405,-19.469),P <0.05]、手术时间[WMD=41.097(95%CI:18.036,64.159),P <0.05]、术后肠道排气时间[WMD=0.927(95%CI:-1.401,-0.452),P <0.05]、术后住院时间[WMD=-2.557(95%CI:-3.200,-1.9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l^R=0.555(95%CI:0.289,1.06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巨脾患者的治疗中,HALS相较于OS而言,其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早及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侯松林陈小波刘带志李孝琼周何李利发张广军周彤
关键词:手助腹腔镜巨脾脾切除术META分析
孤立性第四脑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孤立性第四脑室(trapped fourth ventricle,TFV)又称第四脑室积水,本病临床少见,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性,后天性孤立性第四脑室多继发于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炎、脑室出血等。2016年我科收治了1例继发性孤立性第四脑室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0岁,以"延髓肿瘤切除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个月,行走不稳、头晕1周"为主诉于2016年9月入院。
杜川胡超陈小波赵龙唐晓平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干肿瘤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对比研究性文献,检索时间为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术中情况:与OS组相比,L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SMD=–0.71,95%CI为(–1.12,–0.30),P=0.001],术中出血量更少[SMD=–1.53,95%CI为(–2.28,–0.78),P<0.001]。(2)术后情况:与OS组比较,LS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SMD=–2.47,95%CI为(–3.24,–1.70),P<0.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SMD=–2.97,95%CI为(–4.32,–1.62),P<0.001]和住院时间[SMD=–1.68,95%CI为(–2.15,–1.21),P<0.001]均较短。(3)总并发症发生率和各并发症发生率:与OS组比较,LS组患者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OR=0.29,95%CI为(0.19,0.43),P<0.001]。与OS组比较,LS组患者的感染[OR=0.27,95%CI为(0.13,0.55),P<0.001]、腹腔积液[OR=0.36,95%CI为(0.13,1.00),P=0.049]、出血[OR=0.29,95%CI为(0.10,0.90),P=0.032]、肠梗阻[OR=0.34,95%CI为(0.13,0.90),P=0.030]、切口脂肪液化[OR=0.27,95%CI为(0.08,0.94),P=0.040]和切口裂开[OR=0.17,95%CI为(0.03,0.96),P=0.045]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但2组患者的脾切除后发热[OR=0.41,95%CI为(0.13,1.27),P=0.123]、胰瘘[OR=0.40,95%CI为(0.06,2.63),P=0.343]、肝功能损害[OR=0.36,95%CI为(0.10,1.34),P=0.127]和血栓形成[OR=0.33,95%CI为(0.09,1.22),P=0.097]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有效加快其术后康复,因而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和有利的。
李利发侯松林陈小波刘带志张广军周何张井潇周彤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META分析
金属支架联合腹腔镜与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比较金属支架联合腹腔镜与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检索2007~2017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有关金属支架联合腹腔镜与急诊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文献,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文献,利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包含患者9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金属支架联合腹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量多[WMD=3.05,95%CI(0.99,5.11),P<0.01]、手术时间短[WMD=-43.58,95%CI(-61.22,-25.94),P<0.01]、术中出血少[WMD=-94.42,95%CI(-166.86,-21.98),P=0.01]、肠道排气时间短[WMD=-1.40,95%CI(-1.95,-0.84),P<0.01]、住院时间短[WMD=-3.74,95%CI(-4.25,-3.24),P<0.01]、术后总并发症少[OR=0.15,95%CI(0.08,0.27),P<0.01]、吻合口漏少[OR=0.25,95%CI(0.10,0.62),P<0.01]、腹腔感染少[OR=0.21,95%CI(0.05,0.80),P=0.02]、切口感染少[OR=0.14,95%CI(0.07,0.29),P<0.01],但局部复发率[OR=1.49,95%CI(0.53,4.20),P=0.45]、炎性肠梗阻发生率[OR=0.26,95%CI(0.07,1.00),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急诊开腹手术相比,金属支架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近期疗效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与可靠性。
侯松林侯松林蒋先虹张帆陈小波陈小波张广军张广军
关键词:肠梗阻金属支架剖腹术META分析
右桥小脑角皮样囊肿一例报道被引量:1
2017年
颅内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约3~5周在神经管闭合时,上皮细胞异位进入神经管而形成的颅内先天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本文报道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位于右桥小脑角的皮样囊肿患者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特征。
杜川胡超朱筱陈小波赵龙唐晓平
关键词:颅内皮样囊肿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桥小脑角显微手术
HCT116细胞和HCT116球细胞的成瘤能力及其蓬乱蛋白3的表达
2017年
目的探讨HCT116细胞和HCT116球细胞的成瘤能力及其蓬乱蛋白3(dishevelled 3,DVL3)的表达。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以获得HCT116球细胞,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3个复孔)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20只裸鼠),分别在体内、外观察HCT116细胞及HCT116球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和成瘤能力,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VL3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集落形成情况:HCT116细胞组的克隆形成率均值为3.78%,HCT116球细胞组为28.67%,HCT116球细胞组的克隆形成率较高(t=21.16,P<0.05)。(2)裸鼠皮下成瘤能力:HCT116细胞组形成肿瘤11只,肿瘤形成率为55.0%;HCT116球细胞组形成肿瘤18只,肿瘤形成率为90.0%,高于HCT116细胞组(P=0.039);HCT116细胞组裸鼠的肿瘤体积为(92±31)mm^3,HCT116球细胞组为(298±85)mm^3,HCT116球细胞组裸鼠的肿瘤体积较大(t=9.27,P<0.05)。(3)DVL3的表达:HCT116细胞中DVL3的表达水平为0.12±0.05,HCT116球细胞为0.35±0.10,HCT116球细胞中DVL3的表达水平较高(t=4.31,P<0.05)。结论 HCT116球细胞较HCT116细胞具有更强的促集落形成能力和致瘤能力,且DVL3的高表达可能与HCT116球细胞较强的致瘤能力有关。
侯松林陈小波陈小波陈小波周何李利发周何周彤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
静脉留置针穿刺抽吸术后行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抽吸术后行持续负压引流方法治疗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的患儿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抽吸术后行持续负压引流治疗24例。B组(对照组):采用注射器穿刺抽吸联合加压包扎治疗21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次数、治愈时间、并发症例数的差异。结果穿刺次数:A组1次,B组(3.33±1.10)次。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时间:A组(2.63±0.97)d,B组(8.10±1.87)d。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例数:再次出血A组为0例,B组4例。两组相比(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7,P〈0.05)。血肿腔感染A组为0例,B组0例。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抽吸术后行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可一次性手术治愈,疗程短,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疗效好,操作简便,是目前治疗儿童帽状腱膜下血肿较好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柯均王城雷媛廖君左王进张灿赵丹刘雪岚陈小波
关键词:血肿引流术
高表达miR-92a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估mi R-92a对结直肠癌(CRC)患者病理生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6年12月。利用stata 12.0对资料进行合并分析,数据采取危险比(HR),比值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总共6篇文献,695例患者纳入本次Meta分析。合并分析表明:(1)高表达的mi R-92a与CRC患者总体生存率有着显著的联系(HR=2.91,95%CI:1.16~7.28,P<0.05);(2)高表达的mi R-92a与CRC患者肿瘤浸润深度(OR=0.56,95%CI:0.33~0.96,P<0.05),TNM分期(OR=0.41,95%CI:0.24~0.71,P<0.05),远处转移(OR=4.71,95%CI:1.74~12.69,P<0.05),淋巴结转移(OR=2.90,95%CI:1.64~5.13,P<0.05)有着明显的联系;与CRC患者的性别(OR=1.01,95%CI:0.60~1.69,P>0.05)和肿瘤分化程度(OR=0.66,95%CI:0.33~1.30,P>0.05)无明显关系。结论高表达的mi R-92a能够潜在的预测CRC患者总体预后和临床病理特征。
李利发陈小波侯松林刘带志张广军周何周彤
关键词:结直肠癌MITNM分期预后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