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志军

陈志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脊柱
  • 23篇脊柱侧
  • 22篇脊柱侧凸
  • 22篇侧凸
  • 17篇基因
  • 16篇特发性脊柱
  • 16篇特发性脊柱侧...
  • 14篇多态
  • 14篇多态性
  • 14篇青少年特发性
  • 14篇青少年特发性...
  • 13篇基因多态性
  • 8篇诱发电位
  • 8篇体感
  • 7篇体感诱发电位
  • 6篇基因型
  • 5篇少年
  • 5篇受体
  • 5篇青少年
  • 5篇躯体

机构

  • 3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陈志军
  • 32篇邱勇
  • 11篇朱泽章
  • 10篇朱锋
  • 10篇马薇薇
  • 10篇俞杨
  • 10篇王斌
  • 8篇刘臻
  • 5篇钱邦平
  • 4篇陈海鸥
  • 4篇孙旭
  • 4篇曹兴兵
  • 4篇刘文军
  • 3篇施鸿飞
  • 3篇陈文俊
  • 3篇邱旭升
  • 3篇熊进
  • 3篇王骏飞
  • 3篇陈一心
  • 2篇张俊杰

传媒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第二届中华骨...
  • 1篇第一届《中华...
  • 1篇第十三届成人...
  • 1篇第7届长征脊...
  • 1篇第八届全国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FBN3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FBN3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生发展以及AIS患者异常生长模式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包括273例AIS患者及287名正常青少年。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FBN3基因外显子区域的4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rs35277492位点AIS患者组和对照组均只出现CC一种基因型。FBN3基因多态性位点rs35579498、rs12608849、rs725794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AI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AIS组内,rs7257948位点校正身高≥160cm。组AIS患者CC基因型要明显多于〈160cm^2组(P=0.01)。rs35579498位点,月经初潮年龄≥12岁的AIS女性患者T等位基因型表现活跃(P=0.015),CT基因型明显高于初潮年龄〈12岁患者(P=0.042)。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大Cobb角、臂长以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BN3基因rs35277492、rs35579498、rs12608849、rs7257948位点多态性与AIS的发病及侧凸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FBN3 rs35579498位点在AIS组中T等位基因表达相对活跃(P=0.051),可能影响月经来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AIS的发病及侧凸的进展,而rs7257948位点可能影响AIS患者的身高。
曹兴兵邱勇邱旭升朱泽章陈志军陈海鸥陈文俊
关键词:脊柱侧凸基因型多态现象
SRS-22问卷调查表适合中国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吗?
<正>目的:采用SRS-22问卷调查表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儿的手术疗效进行随访,探讨其对生活质量的评估是否适合中国AIS患儿。方法:本组共1...
孙强邱勇刘臻王渭君陈志军夏才伟
文献传递
Matri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疗效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支具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门诊行规范化支具治疗的AI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选对象要求:女性患者;骨骼发育为未成熟状态(Risser征0~3级);月经初潮未至或来潮1.5年以内;标准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侧凸Cobb角为20°~40°;排除了先天性和神经肌源性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侧凸;无已知的可影响骨塑型和钙代谢的病史和药物使用史;初诊前无支具治疗史;接受支具治疗(Boston支具或Milwaukee支具)期间每3个月复诊1次,随访时间超过2年。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则予以剔除:最终随访不足2年;支具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每Ft实际佩戴时间与建议佩戴时间的比值)较差(〈75%);支具治疗期问未按照医嘱自行更换支具。根据患者侧凸类型选择相应的支具进行治疗。记录初次就诊及末次随访的原发弯的Cobb角。支具治疗失败的标准为原发弯增加〉5°。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按支具疗效分为治疗失败和治疗成功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初诊年龄、Risser征、侧凸类型、初诊Cobb角及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77例AIS女孩人选并完成本研究。初诊时平均年龄为(13.0±1.5)年,平均主弯Cobb角为29.5°±7.8°。在平均(2.6±0.3)年随访后,平均主弯Cobb角为30.3°±11.9°。支具治疗失败总共19例(24.7%),支具治疗成功58例(75.3%)。支具治疗失败组的初诊Cobb角较大(P〉0.05)。在不同的侧凸类型中,胸腰双主弯的支具治疗失败率最低(19.4%)。基因型GG个体支具治疗失败率(66.7%)明显高于基因型为AA或AG的个体。结论通过早期规范化支具治疗,大部分脊柱侧凸进展可得到控制。初诊C
俞杨陈志军邱勇张俊杰刘文军
关键词:脊柱侧凸青少年基因基因型
Matri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MATN1)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诊治的419例AIS患者(AIS组)和460名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记录AIS患者的最大Cobb角。选取MATN1中7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试验设计分两步,第一步为初筛试验,对197例AIS及172名对照分别检测标签SNPs的基因型;第二步扩大样本,增加222例AIS患者及288名正常对照,验证第一步中的阳性位点;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位点rs1149048的等位基因G与AIS易感性有关联(P=0.003,OR=1.34,95%CI=1.11—1.62),基因型为GG的个体比基因型为AA或AG的个体患AIS的风险要高出0.61倍(P=0.001,OR=1.61,95% CI=1.22~2.12)。另外rs1149048位点多态性与AIS严重程度也显著相关,基因型为GG患者比基因型为AA或GG患者的最大Cobb角更大(P=0.002)。结论MATN1启动子区域rs1149048位点与AIS易感性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陈志军邱勇俞杨王斌朱泽章
关键词:脊柱侧凸易感性
Matril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 matrillin-1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IS)患者200例(年龄10-18岁)及年龄、性别匹配正常对照200例,利用商品试剂盒提取样本基因组 DN...
陈志军邱勇
文献传递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rs7799039)基因多态性与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生发展、异常生长模式及侧凸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51例AIS女性患者及335例正常同龄女性青少年的静脉血标本,采用PCR-RFLP方法对两组的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rs7799039)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基因分型的差异,分析AIS组中基因分型与患者Cobb角和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关系。结果:AIS组rs779903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AIS组内,rs7799039位点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初诊Cobb角、校正身高、BMI、月经初潮年龄及Risser征均没有显著性差异;rs7799039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在不同侧凸类型AIS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rs7799039)基因多态性与女性AIS的发生发展、异常生长模式及不同侧凸类型之间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刘臻邱勇曹兴兵王玉张俊杰孙光权陈文俊陈志军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瘦素基因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女性
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否进展为严重脊柱侧凸方面的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AIS患者267例,男40例,女227例。104例手术治疗,163例定期门诊随访,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或术前最大Cobb角、初潮年龄、侧凸弯型、身高、臂长及体重。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基因分型。进展型侧凸(脊柱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定义为骨骼发育未成熟时Cobb角〉40°或骨骼发育成熟时Cobb角〉50°。AIS患者被分为进展型与非进展型两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分析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267例AIS患者中162例(60.7%)为非进展型,105例(39.3%)为进展型。进展型组月经初潮年龄较晚(〉13岁),且三弯及胸腰双主弯所占比例高,基因型GG的个体在进展型组比例高(55.2%)。初潮年龄晚、三弯、胸腰双主弯及基因型GG为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Matrilin-1基因多态性可被用来预测AIS进展,结合其他相关预测因素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陈志军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
关键词:脊柱侧凸基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小脑扁桃体位置与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小脑扁桃体位置与异常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相关性,分析其在AIS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71例AIS患者行MRI扫描和胫后神经SEP检查;并以45名年龄匹配的健康青少年的胫后神经SEP作为正常值参考对照。在MRI图像上测量AIS患者的小脑扁桃体位置。小脑扁桃体位置低于枕骨大孔前后缘骨皮质的最低点之间的连线定义为小脑扁桃体异位。SEP波形消失、峰潜伏期延长及峰潜伏期不对称定义为SEP异常的标准。分别计算AIS患者小脑扁桃体异位发生率及SEP异常率,并分析小脑扁桃体异位与SEP异常的相关性。分析小脑扁桃体异位与SEP异常对侧凸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171例AIS患者中小脑扁桃体异位者总共有63例(36.8%),SEP异常者共有62例(36.3%)。根据不同侧凸严重程度分组分析,结果提示小脑扁桃体异位和SEP异常均与侧凸严重程度无关,小脑扁桃体异位与SEP异常无明显相关,P值均〉0.05。结论部分AIS患者存在小脑扁桃体异位或躯体感觉传导通路异常,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可能与AIS的不同发病机制有关。
陈志军邱勇孙旭马薇薇
关键词:脊柱侧凸诱发电位躯体感觉扁桃体
雌激素对骨骼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20世纪40年代,Fuller Albright第一次提出雌激素对骨骼有重要作用,他认为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可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生。此后,开展了大量关于雌激素对骨骼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陈志军邱勇
关键词:雌激素缺乏骨骼ALBRIGHT雌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妇女
雌激素β受体基因与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雌激素受体对骨量的获得与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近10年来关于雌激素受体研究主要集中在α受体,而β受体的研究较少。笔者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雌激素β受体基因与骨密度关系文献,主要从骨量的遗传特性、雌激素受体的作用、雌激素β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陈志军邱勇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