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伊可尔改良法与疣体移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比较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伊可尔改良法与疣体移植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比较,探索一种治疗扁平疣的好方法。方法:将8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伊可尔改良法,40例,疣体移植法40例,3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比较伊可尔改良法的有效率明显主高于疣体移植法。结论:伊可尔改良法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
- 易院玲陈斌
- 关键词:疗效比较
- 角色扮演教学,在生物化学课堂中寓教于乐被引量:6
- 2021年
-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物学、医学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具有概念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内容枯燥等特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生物化学课堂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生物化学课堂中引入角色扮演教学法,由学生扮演不同的反应物质,借助简单的道具将物质变化的过程通过游戏的方式表演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笔者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学的实例主要有:氨基酸缩合为多肽、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排列、氧化磷酸化、RNA剪接、多肽链的生物合成。本文将介绍角色扮演教学的详细过程,并提出笔者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同行教师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李艳彭少君刘红卫黄轲陈斌罗成
- 关键词:生物化学角色扮演寓教于乐教学改革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Cx37和Cx43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和正常Wistar大鼠脑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37和Cx43表达变化,探讨Cx在高血压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SHR组)及正常Wistar大鼠(对照组)各12只,均麻醉后断头取脑,在显微镜下剥离脑基底动脉。每组6只采用RT-PCR法检测脑基底动脉Cx37 mRNA和Cx43 mRNA的表达;另6只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基底动脉Cx37和Cx4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R组Cx37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Cx4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5)。结论:SHR大鼠脑基底动脉Cx37表达下降、Cx43表达升高,两者在高血压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干预两者表达可作为探索治疗高血压性脑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 黄芬汤长林陈斌
-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43
- 正交设计法选择苯戊烯醇格氏法的合成条件
- 2011年
-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影响苯戊烯醇合成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的四因素三水平〔L9(3)4〕实验方案,经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出最好反应条件。结果:最佳反应条件是:苯乙酮:丙烯溴化镁(mol比值)为1:1.5;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180min。结论:本试验方法原料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比较容易实现。每次产量都大于25ml,并且达到了较好的产品质量。产品沸点:218-220°C1,HNMR图谱与文献一致。
- 陈斌黄芬晏莉
- 关键词:正交试验
- GC/MS法分析被焚烧人体内脏组织中的氯氮平
- 2004年
- 目的 :建立GC/MS分析被焚烧人体内脏组织中氯氮平的方法 .方法 :采用试管超声提取、三氯甲烷浸提苯反提、过柱净化的方法 ,以岛津QP5 0 5 0ADB - 5MS石英毛细柱分析方法 .结果 :该提取与检测方法成功检出氯氮平成分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 ,准确可靠 ,适用于中毒及临床药物观察研究 .
- 陈斌雷霖
- 关键词:氯氮平
- GC/MS法分析被焚烧人体内脏组织中的氯氮平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建立GC/MS分析被焚烧人体内脏组织中氯氮平的方法。方法采用试管超声提取、三氯甲烷浸提苯溶解、过柱净化的方法,以岛津QP5050ADB-5MS石英毛细柱分析结果。结果成功检出被焚烧人体内脏组织中氯氮平成分。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中毒及临床药物观察。
- 陈斌雷霖
- 关键词:氯氮平
- 阿普唑仑的质谱SIM法检验
- 2005年
- 目的:建立GC/MSSIM法分析阿普唑仑的方法.方法:采用试管超声提取、八种溶剂浸提、过柱净化,以岛津QP5050ADB-5MS石英毛细柱,对质谱SIM技术与scan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该提取与检测方法成功检出阿普唑仑成分,且灵敏度高于scan技术.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微量毒物中毒及临床药物观察研究,是检测有一定方向性微量物质的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 陈斌
- 关键词:阿普唑仑
- 大脑半球功能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功能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8例脑功能区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病变大小为3~6cm左右,其中4例位于大脑半球中央前后回,2例位于左顶叶,2例位于Broca区及Vernicke区附近。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少枝胶质瘤3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Ⅱ级星形细胞瘤1例,转移瘤1例,脑脓肿1例。术后随访,2例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功能障碍,1周后恢复,2例位于语言区的病变术后未出现失语,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障碍,但不影响肢体活动功能,可生活自理。结论通过影像技术对大脑半球功能区占位性病变的精确定位和手术理念方法的更新,对降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起重要作用。
- 陈斌谢德斌周伟华郭讯枝
- 关键词: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
- 高血压病脉压及糖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黄芬陈斌
- 关键词:高血压脉压糖代谢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