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富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0
- 1992年
- 黄粉虫在福州自然室温下一年可繁殖2代,发育快的个体超过2代,发育慢的不足2代。在人工控制的温度、湿度、光照及食物等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1)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6℃、9.98℃、9.62℃和9.58℃;有效积温分别为123.57、1964.88、135.05和105.72日度;温度与发育的关系的数理统计模式分别是成虫产卵和幼虫发育的最高临界温度为34℃;(2)卵、幼虫、蛹的发育和成虫产卵量的最住湿度分别为RH75%、90%、和90%;(3)在连续光照下,成虫寿命缩短,产卵量减少;(4)幼虫和成虫的饲料均以糠、(?)为主。添加适量青饲料者显著加速幼虫生长和提高或虫产卵量。在养殖中,除控制上述条件外,各虫态的分群饲养和成虫的隔离产卵也是重要措施,并须注意粉螨对卵的危害。
- 陈根富刘团举
- 关键词:黄粉虫生物学特性养殖饲料
- 东亚钳蝎生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东亚钳蝎生殖器官的构造,并通过实验论证了一些重要的生殖特性。结果表明:蝎交配轴是能够再生的,再生期最快的约20天,再生的交配轴同样具有交配能力。♀蝎在每次生殖后需要再交配才能保持正常生殖。在一个生殖周期内♀蝎和蝎一般都只交配一次,偶尔可以交配2—3次。在一个饲养群体内,性比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蝎比数逐年减少,老年群体存活的大都是♀蝎。群体的繁殖量与群体的性比有关。初步认为,为了获得群体的最大繁殖量,群体的性比应保持在:♀=4:3为宜,至少也需1:1。此外,还观察了交配过程及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 陈根富刘团举
- 关键词:东亚钳蝎生殖特性中药材
- 福州榕树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的考察被引量:12
- 1989年
- 经实地考察,福州榕树害虫有32种,其中普遍发生而危害较大的有11种。本文对各种害虫的发生情况和生物学特性作了简要记述。
- 陈根富
- 关键词:榕树害虫生活习性
- 东亚钳蝎食性的研究
- 1992年
- 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肉食性,尤其嗜食活体小动物。人工养蝎通常以黄扮虫、地鳖为饲料。若以黄粉虫为饲料,分点碟放的投食方式明显优于撒放的投食方式。在蝎的活动期内,昼夜取食活动高峰视季节不同出现在19~21时或20~23时。但幼蝎也常见白天取食。季节旺盛取食期是5~10月,15℃时不取食,20℃少量取食,25~30℃大量取食,35℃取食量最大。蝎的耐饥力较强,但供食不足易引发自相残食。
- 陈根富刘团举
- 关键词:东亚钳蝎肉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