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兰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通栓扶正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2001年
- 目的 :研究通栓扶正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溶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4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通栓扶正胶囊 ,30 d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 ,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6 8%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3.33% ,经 U检验 (P<0 .0 1) ,差异显著 ;两组治疗后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 CD3+ 、CD4+ 、CD8+ 、CD4+ / CD8+ 、PAGm、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显著。结论 :通栓扶正胶囊即可溶解血栓 ,又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陈桂兰付庆元耿万里刘涛李荣英
- 关键词:脑梗死细胞免疫功能中医药疗法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 2000年
- 陈桂兰张丽英侯霖杨元勋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药物疗法降纤酶
- 国产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8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近2年我科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对8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25~65岁,病程半年至16年,其中1年内6例,5年内48例,10年内28例,10年以上者6例。本组79例均行...
- 陈桂兰张青侯霖林祝春
- 关键词:面肌痉挛A型肉毒毒素
- 宾斯旺格病的临床、CT与脑电图分析
- 2000年
- 陈桂兰孟凡琴侯霖
- 关键词:CT脑电图
- 60例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检测
- 2004年
- 付庆元李燕高瑞香陈桂兰
-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高危人群
- 维生素C对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7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维生素C的含量和免疫功能,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维生素C的含量、免疫功能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 付庆元袁淑青陈桂兰付蕾蕾张松
- 关键词: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维生素C大剂量维生素C脑梗死患者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过程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肌张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996-03/2004-06年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脑血管病患者60例,均有肢体痉挛,且患肢手握力及肌力在3级以上,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A型肉毒毒素组应用A型肉毒毒素,以痉挛肌肉的肌腹为注射点进行多点皮下注射;安慰剂组注射药物改为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和评估采用双盲法。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修订Ashworth量表进行肌张力分级比较,手法肌力评定评估肌力;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6周检测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6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肌张力:A型肉毒毒素组治疗前II级3例,III级18例,IV级9例,治疗后0级2例,I级5例,II级17例,III级6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χ2=31.8,P<0.01)。安慰剂组治疗前后无差异。②肌力:A型肉毒毒素组治疗前3级16例,4级14例,治疗后3级7例,4级22例,5级1例,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治疗前后无差异。③免疫功能:A型肉毒毒素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降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肌张力,以利于开展功能训练,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无影响。
- 付庆元陈桂兰孟凡琴付蕾蕾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肉毒杆菌毒素免疫测定
-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变化初探被引量:4
- 2002年
- 付庆元袁淑清孟凡琴陈桂兰
- 关键词:脑梗塞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