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堂

作品数:59 被引量:239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化疗
  • 21篇肝癌
  • 16篇栓塞
  • 16篇化疗栓塞
  • 13篇肿瘤
  • 10篇动脉化疗
  • 10篇动脉化疗栓塞
  • 10篇肝动脉
  • 9篇原发性
  • 9篇原发性肝癌
  • 9篇细胞
  • 9篇肝细胞
  • 8篇栓塞术
  • 8篇气管
  • 8篇化疗栓塞术
  • 8篇肝动脉化疗
  • 8篇肝动脉化疗栓...
  • 7篇导管
  • 7篇术后
  • 6篇晚期

机构

  • 57篇浙江省肿瘤医...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淮安市人民医...
  • 1篇上海市江湾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59篇陈玉堂
  • 48篇邵国良
  • 33篇郑家平
  • 26篇姚征
  • 17篇罗君
  • 15篇练维生
  • 14篇郝伟远
  • 12篇俞炎平
  • 11篇曾晖
  • 6篇韩苏阳
  • 5篇余传定
  • 3篇田培林
  • 3篇吕蕾
  • 2篇阮燕萍
  • 2篇邝平定
  • 2篇杨建民
  • 2篇胡巧英
  • 2篇余炎平
  • 1篇陈磊
  • 1篇郑亚兵

传媒

  • 10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第八届全国肿...
  • 2篇第三届中华医...
  • 2篇2013浙江...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肿瘤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同轴针技术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235例患者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同轴针技术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行CT引导下同轴针技术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的患者资料。分析穿刺切割结果和安全性。结果本组235例...
郑家平邵国良罗君陈玉堂姚征曾晖郝伟远练维生
文献传递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33例肺癌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3年8月接受RFA治疗的33例肺癌患者的35个病灶的治疗情况。所有行RFA的患者术后每3个月随访,以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截止日期为2013年12月或肿瘤出现进展。结果有完整随访数据的32例肺癌患者的34个病灶消融后1年局部控制率为85.3%。平均1年无进展生存率75.0%,其中15例原发性肺癌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0%,17例转移性肺癌为70.6%。总体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为(18.0±1.3)个月。不同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均与患者预期m PFS无显著相关(P>0.05)。RFA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疼痛、胸腔积液及气胸,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早期或是晚期肺癌,RFA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
罗君邵国良郑家平陈玉堂姚征曾晖郝伟远
关键词:肺癌射频消融
眼球内转移瘤2例报告
2003年
陈玉堂田培林
胸腔胃-气管/支气管瘘和支气管胸膜瘘的覆膜内支架封堵治疗
目的探讨胸腔胃-气管/支气管瘘和支气管胸膜瘘的内支架封堵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5例男性患者,食管癌或肺癌手术后,年龄64~73岁,平均67.4岁。其中胸腔胃-气管瘘2例,胸腔胃右主支气管瘘1例,左侧支气管胸膜瘘2例。...
邵国良陈玉堂练维生夏启荣
文献传递
上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的植入技术与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上腔静脉内临时滤器植入术的操作技术和临床意义。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证实的颈静脉和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例,在DSA机下实施上腔静脉内临时滤器植入术。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女性4例,男性2例。静脉血栓的...
邵国良韩苏阳郑家平陈玉堂练维生夏启荣
文献传递
TACE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TACE联合拉米夫定预防性使用对HBV-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HBV-DNA表达水平、肝功能、1年生存率的影响,探讨TACE联合拉米夫定在治疗HBV-DNA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原...
邵国良韩苏阳陈玉堂郑家平姚征
文献传递
益生菌制剂可减少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制剂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给予相同方案的经肝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试验组于介入术前5d起至术后7d内加服益生菌制剂。比较2组患者介入术后近期临床表现、肝功能、血常规及疼痛评分。结果介入术后第3天,试验组腹胀、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8.22和55.22,P值均为0.000);介入术后第7天,试验组腹胀、便秘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5.35、13.5和19.14,P值分别为0.021、0.000和0.000);2组在其他临床症状、肝功能、血常规和疼痛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益生菌制剂可减少患者介入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玉堂邵国良石磊姚征夏启荣
关键词:有益菌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坏死因子经肝动脉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TNF)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先行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然后将导管插至肝肿瘤供血动脉,将rmhTNF、化疗药分别和超液态碘油充分乳化后进行动脉内栓塞;对照组不加rmhTNF行常规TACE治疗,1个月后重复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及临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明显缩小,临床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术后2组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部分患者出现寒战。结论:TACE联合rmhTNF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陈玉堂邵国良郑家平夏启荣吕蕾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坏死因子类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入组121例患者,均为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放射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收住的PHC患者。观察患者在TACE术后48 h内腹痛的发生和持续时间、程度及吗啡用量等。结果 121例患者中有96例(96/121,78.5%)在介入术后感到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72例(72/121,59.5%)为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以上的中重度疼痛。平均吗啡用量为19.7 mg/例次。统计分析发现TACE术后腹痛与年龄(≥60对<60;odd ratio(OR)0.307,P=0.008),术前ECOG评分(2对0~1;OR 0.195,P=0.006),肿瘤至肝包膜距离(>1 cm对≤1 cm;OR 0.296,P=0.007),动脉栓塞时所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THP)对其他药物(非THP对THP;OR 0.232,P<0.003 4)。具有上述危险因素1个以上的患者更易发生疼痛。结论腹痛是TACE术后的高频事件,更年轻者、更好的ECOG评分、距肝包膜更近的肿瘤位置以及使用THP混合碘油栓塞者是腹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对于腹痛的中高危患者,在术前至术后12 h内常规使用止痛药物预防疼痛发生是有必要的。
罗君邵国良郑家平陈玉堂姚征曾晖郝伟远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腹痛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62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肌注MTX化疗联合清宫治疗,观察组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清宫治疗,比较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时间情况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清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20.13±2.03)ml、(7.26±0.19)min、(7.89±2.03)d、(21.96±5.06)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12±2.16)ml、(12.26±3.06)min、(31.58±3.09)d、(48.59±8.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为(41.06±4.61)d,低于对照组的(59.78±3.78)d,观察组月经规律、再次妊娠患者(24、6)例多于对照组(8、1)例;观察组再次发生切口妊娠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一过性骨髓及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2、1、0)例少于对照组(8、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是目前首选的治疗切口妊娠的手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莫永祥陈玉堂高智琴
关键词:剖宫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清宫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