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睿腾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4篇学校教育
  • 4篇学校教育制度
  • 2篇新政时期
  • 2篇学堂
  • 2篇晚清
  • 2篇晚清新政
  • 2篇晚清新政时期
  • 2篇两岸
  • 2篇教育制度
  • 2篇教学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大学教育理念
  • 1篇大学堂
  • 1篇多德
  • 1篇学历
  • 1篇学历认证
  • 1篇训育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张百熙

机构

  • 6篇闽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漳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3篇陈睿腾
  • 1篇冉春
  • 1篇胡海智

传媒

  • 5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学周刊(下旬...
  • 1篇学园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晚清新政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研究述评
2012年
现有晚清学校教育制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国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这些成果因为研究工具上的不足,还遗留不少问题。文章基于对这些不足与遗留问题的分析,提出可以起到补充作用的研究思路,以及后续研究的可能性,以期为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研究的深化做出贡献,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借鉴。
陈睿腾
关键词:晚清学校教育制度
从功能理论的视角看清朝学校教育制度被引量:1
2012年
清朝学校教育制度与科举制度密不可分,具有一种与现今学校教育制度不同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前人更多地关注科举制度,忽略了清朝学校教育制度本身对当时社会起到的作用。客观地说,学校教育制度即使依附于科举制度,其本身的作用也不应该被科举制度所遮蔽。
陈睿腾
关键词:教育制度
移植与融合——晚清新政时期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研究
台湾在2000年之后开始大幅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其中不少措施是直接照搬西方国家;其间虽然取得许多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不少严重问题。以台湾“教改”引发的诸多问题为出发点,本研究探讨清政府在1901至1911年这十年间对学校教育...
陈睿腾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晚清新政时期
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课程”的关注及演变——基于1987-2017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的文本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87至2017年《教育部工作要点》进行政策文本解读,分析在课程方面各年份、各教育层次及关注点分布上的词频数,考察30年来我国课程政策的关注点与走向。结果表明:政策对"课程"的关注呈现出独立性和特殊性不足、关注点逐步拓展及转向等特征,但是"课程"也逐步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睿腾
关键词:课程
对教师教学技能运用的反思
2012年
在现代教育制度里,教师对自身教学技能的运用,关系着教学质量,并间接影响着学校的创造性思维人才培养工作。为此,许多学者不断地对教学技能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然而,对教师教学技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可能问题与解决之道进行深度思考,对相关研究进行补充,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仍是一项必须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
陈睿腾
关键词:教学技能教学演示
浅析台湾家庭教育中的不当教育问题
2013年
本文在梳理西方国家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台湾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两个不当教育问题,并检视此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家庭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培养公民和各种创新人才的基础;对家庭教育中的不当教育问题进行认识并对其修正,将有助于我国培养公民和各类人才的工作。
陈睿腾
关键词:家庭教育训育
从教育角度再探戊戌变法的失败——基于《京师大学堂章程》对士阶层的影响分析
2013年
1898年,维新派官绅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法令,以培养新式人才,解决内忧外患,惜乎改革仅历时三月便因保守派发动政变而告终。现有研究从政治斗争和文化角度分析了变法的失败原因,仍留下一些疑问。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京师大学堂章程》中的一系列教育改革立意甚佳,但在实践上却对士阶层造成不小的冲击,士阶层与官员都因此不愿支持改革;变法一旦失去这个重要社会基础,也就不可避免要走向失败。
陈睿腾冉春
关键词:近代教育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士阶层
从学校教育制度视角看《钦定学堂章程》废除被引量:2
2011年
1902年,张百熙以日本为摹本而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开始有系统地将清朝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为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但仅仅十个月后,张百熙便总结出这份章程存在一些流弊,而其严重性已不是对章程文本进行增修就可以解决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张百熙请求光绪帝废除这份章程,并派张之洞与之共拟一套更完善的法规。本文将从学校教育制度的视角来分析此章程的弊端,对《钦定学堂章程》废除的现有研究提供一个补充解释。
陈睿腾
关键词:张百熙学校教育制度
以亚里士多德“科学观”再探李约瑟难题——基于清代教育制度的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层次划分、科学产生要素的理论分析与推动科学产生的教育实践,可以总结为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借用这一科学观,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李约瑟难题进行探究:细化科学的内涵,理清两个追问的意义,从教育角度回答李约瑟难题。基于上述探讨,可以检视清代教育制度对"惊奇、闲暇与自由"的鼓励不足且消极,科学因此无从提升,逐渐落后于西方。这些教育问题至今仍存在,中国科学要迎头赶上,还需要进行更大力度的教育改革。
陈睿腾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李约瑟难题
大学教育理念之推进策略研究——以中原大学实施全人教育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台湾中原大学作为具有浓厚自身特色的高校,主要是从全人教育理念这个方向去着手进行。其以"融渗策略"推进全人教育理念的过程中,除了在教学、研究、辅导、行政等各种活动、措施与情境下潜移默化地进行,也采取了"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化有形为无形"等方式来具体实施。
钟启旸陈睿腾
关键词:大学教育理念全人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