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迪新

作品数:84 被引量:64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花粉
  • 14篇花粉管
  • 12篇萌发
  • 11篇保鲜
  • 10篇花粉管生长
  • 9篇自交不亲和
  • 9篇自交不亲和性
  • 9篇花粉萌发
  • 9篇果树
  • 9篇不亲和性
  • 8篇授粉
  • 7篇栽培
  • 7篇植物
  • 7篇草莓
  • 6篇贮藏
  • 6篇鲜切
  • 6篇保鲜方法
  • 5篇异花授粉
  • 5篇贮藏期
  • 5篇自花授粉

机构

  • 6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4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省林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天赫伟业...

作者

  • 84篇陈迪新
  • 22篇张绍铃
  • 15篇杨英军
  • 12篇吴正景
  • 12篇邓元平
  • 8篇李小静
  • 7篇徐国华
  • 7篇李艳梅
  • 6篇徐义流
  • 6篇刘保国
  • 5篇周洲
  • 5篇陈双臣
  • 5篇吴祖峰
  • 4篇张瑞萍
  • 4篇彭涛
  • 4篇王柏
  • 4篇张菊萍
  • 4篇郗慧
  • 3篇吴华清
  • 3篇阎振立

传媒

  • 4篇园艺学报
  • 3篇果树学报
  • 3篇中国果树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生物学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2篇现代园艺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落叶果树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5
  • 5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欧美杨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欧美杨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包括无菌外植体的获得,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抽茎及壮苗,生根培养。本发明方法便于操作和控制,周年可重复生产,能有效满足目前对杨树研究和栽培的需要;且本发明方法中不定芽的诱导率...
周洲李永丽陈迪新陈双臣刘爱荣
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被引量:2
2015年
分析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从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质量改革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质量改革的具体措施与今后课程建设发展的目标。
余义和陈迪新李秀珍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长叶胡颓子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长叶胡颓子(Elaeagnus bockii Diels),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常绿直立灌木。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4月。我国长叶胡颓子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
陈迪新邓元平赵静李小静周毅杨英军
关键词:营养成分分析果实胡颓子科胡颓子属
8种果树花粉量及花粉萌发与生长的差异被引量:83
2003年
以梨、苹果、桃等8种11个品种果树为试材,研究了花药内花粉量、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每朵花的花药数及花粉粒数不同,因而花粉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如苹果每个花药的花粉粒数平均为8428粒,而李仅有1197粒;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梨品种‘丰水’每个花药有花粉10745粒,而‘新高’仅有1622粒;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因树种、品种及培养基种类不同而异,以含10%蔗糖+1%琼脂+0.01%硼酸的培养基最适宜,在该培养基上,苹果、葡萄、桃、杏等的花粉萌发率为60%-90%,花粉管生长长度为1000-1600μm。
张绍铃谢文暖陈迪新高付永
关键词:果树花粉量花粉萌发花粉管
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对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1
2002年
以丰水梨为材料,采集开花前1d或当天花蕾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精胺、亚精胺和腐胺在低浓度时均能促进离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对其起抑制作用。精胺、亚精胺和腐胺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005~0.025mmol/L、0.05~0.25mmol/L和0.05~0.25mmol/L。多胺的合成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鸟苷基腙(MGBG)能抑制离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陈迪新张绍铃
关键词:多胺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
一种能够提高草莓品质和延长其贮藏期的保鲜方法
一种能够提高草莓品质和延长其贮藏期的保鲜方法,首先在绿茶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后加入无水氯化钙备用,然后利用乙醇溶液在香樟根、姜和蒜抽提汁液,在抽提液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乙酸溶液和壳聚糖,两种溶液等质量配比制备成保鲜液,采用该...
陈迪新邓元平孙芳芳杨爽爽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丰水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6
2003年
采用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赤霉素、三十烷醇、吲哚乙酸及2,4-D均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抑制作用,最适宜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赤霉素浓度为50~300mg/L,三十烷醇为3~100mg/L,吲哚乙酸为5~25mg/L,2,4-D为5~10mg/L.萘乙酸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培养基内其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多效唑和脱落酸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随浓度的上升而增强,但他们对花粉管生长却有促进作用,其最适宜于花粉管生长的浓度分别为400mg/L和60mg/L,超过此浓度后,促进作用又有所下降,甚至出现抑制作用,如多效唑浓度达到1000mg/L时,能强烈地抑制花粉管生长.
张绍铃高付永陈迪新顾志新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
20个苹果品种的S基因型鉴定被引量:6
2018年
以‘富士’、‘华瑞’、‘华硕’和‘华星’等20个苹果品种为材料,利用S等位基因高度保守氨基酸序列FTQQYQ和anti-1/MIWPNV设计的S基因通用引物,以及S等位基因多态性序列设计的19对特异引物,PCR扩增、测序以鉴定20个品种的S基因型;并用‘华瑞’和‘华硕’分别与‘美八’、‘锦秀红’、‘华冠’和‘富士’进行授粉试验验证S基因型的准确性。PCR结果表明:通用引物扩增S等位基因时,仅‘富士’、‘华瑞’、‘华硕’、‘华星’、‘美八’和‘红脆宝’6个品种有效地扩增出2条特异的S等位基因条带,其S基因型有S1S_9、S_9S_(24)、S_5S_9和S_5S_(24)等4种;19对特异引物扩增S等位基因时,‘华帅’等14个品种扩增得到2条特异性条带,S基因型有S_(10)S_(19)、s_2s_3、s_2S_5、s_3S_(10)、s_2S_9、S_5S_(24)、S_9S_(10)、s_3S_(10)和S_5S_9等9种。因此,20个苹果品种的S基因型分别为:‘富士’S1S_9,‘华瑞’和‘华硕’S_9S_(24),‘华星’、‘美八’和‘红珍珠’S_5S_9,‘红脆宝’、‘华玉’和‘99-1-29’S_5S_(24),‘华帅’S_(10)S_(19),‘金玉’s_2s_3,‘早红’、‘华美’和‘嘎拉’s_2S_5,‘Seokwang’s_3S_(10),‘锦秀红’、‘蜜玉’和‘华冠’s_2S_9,‘绿佳’S_9S_(10),‘信浓红’s_3S_(10)。2015和2016年‘华瑞’与‘华硕’的正反交组合坐果率较低(低于15.52%);而‘华瑞’和‘华硕’分别与‘美八’、‘锦秀红’和‘华冠’、‘富士’品种的正反交组合坐果率较高(高于46.30%)。因此,本试验中相同S基因型的授粉组合其坐果率较低,不同S基因型的授粉组合其坐果率较高,授粉试验支持S基因型鉴定结果。
丁体玉吴萌萌张瑞萍阎振立闫亚茹陈迪新张恒涛高启明
关键词:苹果自交不亲和性S基因型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激发教育被引量:1
2016年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施行激发教育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锤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菊平陈双臣陈迪新
关键词:园艺专业激发教育实践教学
草莓抗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综述了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对草莓生产的危害、主要防治措施,重点论述了育种技术对草莓病毒病及蚜虫防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早期的传统育种技术以及近期结合传统杂交育种进行的抗蚜虫和相关病毒病的生物技术育种。最后,对草莓抗蚜虫及相关蚜传病毒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迪新张绍铃
关键词:草莓蚜虫病毒病育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