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国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丰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ISP生化分析仪不吸样故障排除一例
- 1992年
- 故障表现:按样品键时只能吸入约150μl样品(编程容量为450μl),清洗时每次可吸入约500μl蒸镏水(正常时为1500μl)。
- 雷国华
- 关键词:吸入生化分析仪ISP
- 加替沙星与高血糖
- 目的:加替沙星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该药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头痛、眩晕、腹泻等,偶见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腹痛、便秘及消化不良等,罕见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思维异常、烦躁不安、抑郁、关节痛、肌痛及伪膜性肠炎等.
...
- 雷国华雷招宝
- 关键词:加替沙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血糖联合用药
- 去白细胞技术在某院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研究去白红细胞悬液前后白细胞含量变化,输注普通血液和去白血液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发热不良反应率比较。
- 钟清兰雷国华熊永萍
- 关键词:去白细胞输血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配血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我院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各临床科室送输血科标本,其中血型鉴定标本1354份,配血标本972例,标本为枸橼酸钠抗凝血.供血者为宜春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对当日送检标本血样.用微柱凝胶凝集免疫检测法按使用说明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在1354例血型鉴定标本中RhD阴性4例.在972例交叉配血中3例配血不合。
- 雷国华钟清兰熊永萍吴婷唐小珍熊凤英钟爱华
- 关键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无偿献血者RHD阴性
-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中的应用
- :使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筛选等相关检查,传统方法难以开展的项目变得简单、准确,达到更安全输血. 方法: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鉴定(AB0及RhD)、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 结果...
- 熊永萍雷国华钟清兰
- 关键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
- 大量输血产生免疫性抗体引起输血困难一例
- 2008年
- 本例输血发现的问题:患者袁某血型AB型因门脉大出血第二次入院进行输血与AB型血做血交叉配血时出现主管凝集现象。按常理AB型受血者因血中无抗A抗B抗体不与任何红细胞发生凝聚反应。
- 雷国华熊永萍钟清兰吴婷
- 关键词:大量输血免疫性抗体AB型血凝集现象交叉配血抗B抗体
- 自制美国PLUS—Nakcl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样品擦拭器
- 1997年
- 雷国华
- 关键词:医疗仪器
- 品管圈在输血科血型鉴定管理中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输血科血型鉴定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活动小组,通过PDCA循环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血型鉴定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⑴构建了QCC活动小组,QCC质量管理工具分析结果显示:血型鉴定错误原因包括人、料、制度和环节因素;⑵QCC实施后血型鉴定错误率由0.0732%下降至0.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相应设定目标达成率为128.6%,进步率为81.8%,且无形成果结果明显提高。结论 QCC活动在临床血型鉴定各环节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血型鉴定准确率,保障了患者输血安全。
- 熊永萍余孝梅黄韬雷国华李晒文
- 关键词:品管圈PDCA循环质量管理血型鉴定
- 加替沙星与高血糖被引量:1
- 2011年
-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以下简称本品)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典规定本品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五种感染,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窦等。
- 雷国华雷招宝
- 关键词:加替沙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血糖药品不良反应
- 药物对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药物常常改变实验室检测结果。据报告,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药物达4万多种[1]。1971年Munzenberger等[2]报告了门诊患者中药物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发现患者使用1种、2种、3或4种和≥5种药物时分别使7%、16.7%、66.7%和100%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受到干扰。
- 雷国华雷招宝唐小珍
- 关键词:药物甲状腺门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