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靖颖霞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心脏
  • 4篇脑损伤
  • 3篇心脏骤
  • 3篇心脏骤停
  • 3篇鼠模型
  • 3篇骤停
  • 3篇大鼠模型
  • 2篇后脑
  • 2篇后脑损伤
  • 2篇ICU
  • 1篇低钾
  • 1篇低钾血症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病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湖南省人民医...
  • 5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马王堆...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靖颖霞
  • 3篇李湘民
  • 2篇彭敏
  • 2篇郭春林
  • 1篇刘轶群
  • 1篇张义雄
  • 1篇黄明君
  • 1篇刘婷
  • 1篇曹彦
  • 1篇李敏
  • 1篇周芝文
  • 1篇陈攀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临床特征及死亡风险因素——单中心经验
2024年
目的:探讨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的临床特征及死亡风险因素,为此临床技术提供参考。方法:经过严格纳排标准后,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ECPR技术辅助治疗的111例难治性心脏骤停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47例,42.3%)和死亡组(64例,57.7%),对其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脏骤停场所主要在重症监护室(38例,34.2%),且不同心脏骤停场所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不同角色的心脏骤停目击者在临床结局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死亡组在ECMO运行时间(P=0.013)、ICU时长(P<0.001)及住院时长(P<0.001)均少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在神经系统并发症(P<0.001)、CRRT使用(P=0.002)、肢体并发症(P=0.025)及心脏并发症(P<0.001)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肢体并发症增加了3.9倍,而心脏并发症增加了6.8倍。结论:ECPR患者的选择应基于心脏骤停场所、是否有目击者、目击者是否CPR、无血流和低血流状态的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可逆病因等因素。防治ECPR并发症如肢体并发症和心脏并发症,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靖颖霞尹礼义黄明君胡聪龙徐宝珠曹彦
关键词:成人
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效果及脑损伤程度的研究
目的:对比三种不同方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的效果,并测定复苏成功后不同时间点(3小时、6小时、12小时)大脑皮层组织的ICAM-1、VCAM-1的表达,从而判断复苏后的脑损伤情况,为临床心肺脑复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靖颖霞
关键词:心脏骤停脑损伤ICAM-1表达VCAM-1表达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分为两组,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夹闭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给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0.02 mg/kg,小剂量组;0.2 mg/kg,大剂量组),记录心率、血压的变化,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1 h和6 h存活率.[结果]造模后约1~2 min所有大鼠均出现心脏骤停,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69%和74%,ROSC时间分别为(155±78)s、(85±25)s,1 h存活率分别为89%和86%,6 h存活率分别为44%和57%.两组复苏成功率,6 h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 h存活率,ROSC时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2 mg/kg肾上腺素用于大鼠心肺复苏较0.02 mg/kg可明显减少心脏按压时间,缩短ROSC时间,但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和6 h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反而会降低1 h存活率.
靖颖霞李湘民刘婷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再通率94.1%(32/34),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溶栓再通率82.4%(28/34),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瑞替普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高的安全性,较少的不良反应,同时具有起效快、给药方便等优点,临床可广泛应用。
陈攀郭春林靖颖霞熊选政
关键词:瑞替普酶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率
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方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从而判断复苏后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利用窒息、3千克重物压迫胸部、夹闭心底血管丛三种方法制造大鼠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分别在复苏成功后3、...
靖颖霞李湘民
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不同方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PR)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从而判断复苏后的脑损伤情况。方法利用窒息、3妇重物压迫胸部、夹闭心底血管丛三种方法制造雄性清洁级SD大鼠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分别在复苏成功后3、6、12h处死,取大脑皮层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组各相应时间点的ICAM-1和VCAM-1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但各实验组之间ICAM-1和VCAM-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kg重物组6h和12h脑组织ICAM-1和VCAM-1含量较3h高(P〈0.05),夹血管组6h和12hICAM-1表达较3h高(P〈0.05)。结论三种不同方法所致的大鼠脑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三种模型均可用于今后的CPR后脑损伤的研究。
靖颖霞李湘民
关键词:脑损伤
一种ICU可变性呼吸机面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CU可变性呼吸机面罩,包括呼吸机面罩本体,所述呼吸机面罩本体顶部固定有头部固定带,底部固定有下颚固定带,头部固定带和下颚固定带上均安装有背带长短调节扣;所述呼吸机面罩本体两侧均固定有密封气囊,密封气...
刘轶群靖颖霞肖莎莎刘欣彭敏
文献传递
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探析
2021年
目的:分析针对急救设备应用专管共用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社区卫生部门人员50名,在此期间对社区卫生部门的急救设备采用专管共用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卫生部门人员的应急能力掌握情况及急救设备利用率。结果:实施后,社区卫生部门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评分及实践技能应用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面对突发事件时急救设备使用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急救设备专管共用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卫生部门人员应急能力的提升,同时可有效提升急救设备使用率。
靖颖霞
关键词:急救设备
三种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心肺复苏效果及脑损伤程序的研究
靖颖霞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MicroRNA-17-5p调控Spry1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miR-17-5p通过靶向Spry1调控PI3K/Akt介导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模型氧化应激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以阐明脑缺氧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OGD/R处理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7-5p和Spry1 mRNA表达;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预测miR-17-5p和Spry1的互补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分析两者的结合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Spry1、p-PI3K、PI3K、p-Akt、Akt蛋白相对表达量;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GD/R处理导致miR-17-5p表达降低(P<0.05),Spry1水平升高(P<0.05),细胞活力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ROS相对荧光强度和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TNF-α、IL-1β和IL-6升高(P<0.05),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OGD/R组相比转染miR-17-5p mimics或者Spry1敲降载体后,细胞活力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ROS相对荧光强度和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0.05),TNF-α、IL-1β和IL-6降低(P<0.05),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7-5p和Spry1存在互补结合;同时转染miR-17-5p mimics和Spry1过表达载体后与OGD/R组相比,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7-5p通过靶向Spry1调控PI3K/Akt介导OGD/R细胞模型氧化应激及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任翔靖颖霞周芝文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氧化应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