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彦文

作品数:78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专利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抗体
  • 33篇细胞
  • 28篇人源
  • 28篇人源化
  • 26篇人源化抗体
  • 22篇肿瘤
  • 22篇肿瘤细胞
  • 20篇肿瘤细胞生长
  • 20篇细胞生长
  • 20篇瘤细胞生长
  • 20篇活性
  • 18篇疫苗
  • 18篇结合活性
  • 18篇可变区
  • 16篇抗CD20
  • 16篇抗原
  • 16篇编码基因
  • 14篇嵌合
  • 14篇嵌合抗体
  • 10篇轻链

机构

  • 6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6篇安徽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8篇靳彦文
  • 72篇曹诚
  • 26篇戴维·威孚
  • 24篇米歇尔·瑞奇...
  • 22篇马清钧
  • 18篇李平
  • 14篇张部昌
  • 13篇刘萱
  • 10篇朱林
  • 10篇戴维·威孚
  • 9篇贾茹
  • 7篇黄维
  • 6篇胥全彬
  • 6篇米歇尔·瑞奇...
  • 4篇张艳红
  • 4篇李晓荣
  • 3篇黄焰
  • 3篇刘晓静
  • 3篇李楚芳
  • 3篇韩小伟

传媒

  • 1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抗uPAR人源化抗体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uPAR人源化抗体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该抗体,其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其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实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抗体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亲和力为1.74×10 <...
戴维·威孚米歇尔·瑞奇韦兹曹诚靳彦文
一种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抗体,其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其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实验结果证实,本发明抗体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亲和力为5.09×10<Sup>-10</...
戴维·威孚米歇尔·瑞奇韦兹曹诚靳彦文
家族性乳腺癌和健康遗传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和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的BRCA1/2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2月~2014年10月于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外科确诊的54例汉族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及24例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应用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全编码外显子基因序列。结果:54例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共发现8例致病性突变,突变类型均为单个碱基置换,BRCA1和BRCA2的总突变率为14.8%,BRCA1突变率为11.1%,BRCA2突变率为3.7%;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BRCA总突变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突变率(28.6%vs 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共发现2例致病性突变,均为BRCA1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3%。结论:用BRCA1/2突变检测"金标准"的一代测序法再次发现在中国汉族女性家族性乳腺癌中存在的BRCA1/2突变,与三阴性乳腺癌有关,并发现碱基置换突变也是重要的突变类型;在健康遗传性高危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BRCA1突变,值得关注。
栗辰靳彦文刘晓静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郝晓鹏曹诚黄焰
关键词:BRCA1基因BRCA2基因DNA序列测定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9年
杂交瘤技术使鼠源单克隆抗体(鼠单抗)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建立了治疗性抗体的第一个里程碑。但随后出现的人抗鼠抗体等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鼠单抗的临床应用。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应用DNA重组技术和抗体库技术对鼠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先后出现了嵌合抗体、改型抗体和全人抗体,同时也涌现了各种单抗衍生物,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鼠单抗临床应用的不足,未人类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我们就上述治疗性抗体人源化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孙思凡张部昌靳彦文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治疗性抗体
7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致病突变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在早发性乳腺癌(确诊年龄≤35岁)患者中突变情况,分析致病突变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就诊于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74例,采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分析,对纳入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的49个外显子序列及拼接区序列进行检测分析,并将患者按临床特征分组,X^2检验比较BRCA1和BRCA2致病突变在各组的分布。结果在74例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到15例(20.27%)BRCA1/2致病突变,包括5例(6.76%)BRCA1致病突变,10例(13.51%)BRCA2致病突变。其中11例为新发现致病突变,检测到1例患者携带相对高频致病基因突变BRCA1∶c.5470_5477delTGCCCAAT。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组携带致病突变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组(40.91%vs 11.54%,X^2=6.534,P=0.011)。结论 BRCA1/2致病突变对早发性乳腺癌意义重大,尤其是伴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早发性乳腺癌。新发现的致病突变可能为中国人群特有突变。BRCA1∶c.5470_5477delTGCCCAAT可能成为中国人群的始祖突变。
杨柳春刘晓静靳彦文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李建鹏孟迪左思公彦栋曹诚黄焰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突变
胸腺素α原作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佐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胸腺素α原(ProTα)作为佐剂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小鼠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影响。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免疫对象,分组情况为:①HBsAg组(1μgHBsAg);②0.1μgProTα+1μgHBsAg组;③0.5μgProTα+1μgHBsAg组;④1μgProTα+1μgHBsAg组;⑤铝佐剂组(1μgVacon疫苗);⑥1μgPro-Tα+1μgVacon疫苗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于0、2周各肌肉注射免疫1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滴度(即IgG亚类IgG1和IgG2a)。结果:与单独注射HBsAg组相比,1μgProTα+1μgHBsAg组抗-HBs总抗体滴度明显增高(P<0.05),抗体持续时间更长,且ProTα可以平衡Th1和Th2免疫反应;2组间IgG1/IgG2a差异显著(P<0.05)。与铝佐剂相比,ProTα增强了小鼠对HBsAg的反应性,提高抗-HBs阳转率。结论:ProTα在增强小鼠抗-HBs产生的同时,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提示ProT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HBsAg佐剂。
靳彦文陈婷李平马清钧曹诚
关键词:胸腺素Α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佐剂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18/33/58亚型L1蛋白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33/58亚型的主要衣壳蛋白L1。方法:克隆了HPV16/18/33/58亚型的L1蛋白基因,并采用密码子优化策略进行改造(记为HPV16/18/33/58亚型mL1),将优化基因片段插入pFastBac Dual载体获得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得到重组Bacmid,转染昆虫Sf9细胞,Western印迹和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了表达HPV16/18/33/58亚型mL1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Western印迹和SDS-PAGE分析表明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Sf9细胞后表达mL1蛋白,且mL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中;优化了蛋白表达时间和感染复数,获得目的蛋白mL1的高效表达。结论:多个亚型HPV L1蛋白的克隆表达,为中国优势血清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江为靳彦文刘萱曹诚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核孔蛋白p62促进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进入细胞核
2005年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广泛表达于各组织细胞中,其序列高度保守,它的亚细胞定位与其功能密切相关。c-Abl借助其C端的3个核定位信号(NLS)和1个核输出信号(NES)完成细胞核-细胞质间的穿梭过程。关于c-Abl核-质穿梭的详细机制还不清楚。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类Ib型c-Abl作为诱饵蛋白进行HeLa细胞cDNA文库的筛选,获得了可能在c-Abl核-质穿梭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核孔蛋白p62。核孔复合物(NPC)是大分子物质进行核-质运输的惟一通道,p62是NPC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中央通道内侧,在许多物质的核-质穿梭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免疫共沉淀和体外结合实验证实,c-Abl和p62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c-Abl的SH3结构域与p62的P299位点之间的结合实现的;p62可被c-Abl部分磷酸化。此外,在293和DKO细胞株中共转染c-Abl和p62,发现核内的c-Abl分布增多。以上结果表明,p62具有促进c-Abl进入细胞核的作用。
黄维刘萱李平靳彦文李晓荣刘传暄马清钧曹诚
关键词:C-ABL
140例中国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索中国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研究,按照纳入标准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诊解放军307医院乳腺外科的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140例,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35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105例),运用二代测序对入组患者BRCA1和BRCA2的49个外显子及其邻近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检测,对检测到的致病突变与乳腺癌信息中心(BIC)、ClinVar数据库中进行对照确定是否为新发现致病突变。采用χ~2检验分析致病突变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BRCA1/2致病突变率为21.4%(30/140),其中BRCA1致病突变率为7.9%(11/140),BRCA2致病突变率为13.6%(19/140)。20个突变位点(BRCA1基因上的17_18delAA,1535_1536insATGA,2013_2014insGT,3266delT,3458delT。BRCA2基因上的1527delA,2059_2063delGATTA,2440delC,3919G>T,5461dup A,6304delG,6368dup A,6446_6447insTA,6552delG,8016dup A,8800C>T,8942_8943delAA,8899delA,9070_9073delAACA,9274_9277delTATT)在BIC、ClinVar数据库均未见报道,并发现1例患者携带BRCA1 c.5470_5477delTGCCCAAT。三阴性遗传高风险性乳腺癌患者携带BRCA1/2致病突变率为34.3%(12/35),高于非三阴性者的17.1%(18/105)(χ2=4.582,P=0.032)。三阴性乳腺癌组中BRCA1致病突变率31.4%(11/35),非三阴性组为0(0/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04,P<0.001);三阴性乳腺癌组中BRCA2致病突变为2.9%(1/35),非三阴性组为17.1%(18/105),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3.430,P=0.064)。结论新发现的20个突变位点可能为中国人特有,丰富了中国人群BRCA1和BRCA2突变谱。BRCA1 c.5470_5477delTGCCCAAT有可能成为中国人的始祖突变,但仍需后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情况值得关注,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三阴性遗传高风险乳腺癌患者BRCA1致病突变率较高。
杨柳春刘晓静靳彦文进淑娟韩小伟庞汉民李建鹏孟迪左思公彦栋曹诚黄焰姜军
关键词:基因BRCAL基因BRCA2突变
抗CD20抗原的抗体L3H3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CD20抗原的抗体L3H3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抗CD20抗原,命名为L3H3抗体,是一种IgG,由轻链和重链组成;所述轻链中的轻链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1自N末端第6...
张部昌朱林戴维·威孚曹诚靳彦文于庆卓汪苏曼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