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虎甲

作品数:43 被引量:323H指数:13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植被
  • 7篇植物
  • 7篇土壤
  • 6篇群落
  • 5篇水土
  • 5篇水土保持
  • 5篇种群
  • 5篇枸杞
  • 5篇荒漠
  • 5篇干旱
  • 5篇干旱区
  • 4篇油蒿
  • 4篇植被恢复
  • 4篇石羊河下游
  • 4篇物种
  • 4篇干旱荒漠
  • 3篇演替
  • 3篇遥感监测
  • 3篇整治
  • 3篇生活型

机构

  • 24篇甘肃省治沙研...
  • 1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篇甘肃省荒漠化...
  • 6篇甘肃省水利厅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甘肃省审计厅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甘肃广播电视...

作者

  • 43篇靳虎甲
  • 32篇马全林
  • 19篇刘有军
  • 19篇张德魁
  • 11篇孙涛
  • 9篇王继和
  • 8篇陈芳
  • 7篇魏怀东
  • 7篇袁宏波
  • 6篇郑庆钟
  • 6篇丁峰
  • 6篇张锦春
  • 5篇李银科
  • 5篇王耀琳
  • 4篇朱国庆
  • 4篇樊宝丽
  • 3篇孙栋元
  • 3篇张德奎
  • 3篇宋德伟
  • 3篇陈彩苹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5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草原与草坪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水利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甘肃草原生态...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文水资源分布调查用水文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观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文水资源分布调查用水文观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矩形块,固定块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滑动槽为矩形槽,两个滑动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活...
孙栋元杨俊兰立军王兴繁武兰珍靳虎甲崔艳强马亚丽崔秀婵徐裕陈彩苹
河西走廊东端荒漠植被的快速恢复研究
马全林张德魁陈芳刘有军靳虎甲樊宝丽徐丽恒王继和郑庆钟杨会奎鱼泳
该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与甘肃省科技厅共同资助的“西部之光”项目。项目以河西走廊东端的腾格里沙漠南缘沙化土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荒漠植被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研究。在大尺度上,选用遥感影像资料研究来看河西走廊东端沙化土地,19...
关键词:
一种河流洪水收集利用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流洪水收集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主河道、多个主蓄水池以及分别主河道和多个主蓄水池进行连通的流通道,流通道内架设有过滤箱,过滤箱内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一侧且位于过滤箱内壁上对称轴向转动设置有过滤滚轮。该...
孙栋元兰立军杨俊惠磊武兰珍马亚丽靳虎甲崔艳强王兴繁盛彩虹张发荣陈彩苹徐宝山
河西地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实践
2022年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甘肃省河西地区成为公路建设项目集中开展的区域,而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阐述了河西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总结了一些典型经验,分析了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推动河西地区乃至全省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
靳虎甲陈天林徐裕
关键词: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河西走廊监督管理
乌兰布和沙漠植被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被引量:15
2019年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建立植物群落与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因子间的对应关系,以明确乌兰布和沙漠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群落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天然植被由51科161属318种植物组成,可划分为30个群落类型。海拔、降水量以及土壤水分、粒度和养分是影响沙漠植被物种组成及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等主要植物群落生境对应较高沙粒含量,分布范围广;盐爪爪(Kalidium spp.)、马蔺(Iris lactea)、柽柳(Tamarix spp.)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土壤水分、盐分和粘粒含量,属于小生境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群落生境对应较高的降水量,分布于沙漠东部。因此,在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与固沙植被建设中,应加强对土壤生境的保护,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境特点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及其恢复管理措施。
马全林张德奎张德奎郑庆钟袁宏波张锦春郑庆钟靳虎甲丁峰孙涛张锦春
关键词:沙漠植被排序环境因子
甘肃省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效与思考
2021年
甘肃省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排查认定的违法违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推进各项水土保持法定义务有效履行。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期间,将大批遗留的陈年积案“去存量”,强化了地方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水土保持社会监管格局逐步形成。在专项整治工作中,也暴露了部分地区监督与执法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旨在进一步提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
靳虎甲靳峰兰立军
关键词:黄河流域监督执法
景电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地枸杞林的土壤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为评价种植枸杞对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效果,实现次生盐渍化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次生盐渍化土地不同利用方式的弃耕地、不同种植年限枸杞地和小麦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弃耕地相比,枸杞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水溶性盐离子除HCO3-显著增加、Ca2+降低不明显外,K+、Na+、Mg2+、Cl-、SO42-、全盐量、电导率均显著降低,离子组成中Na+降幅最大,达70.1%~82.9%,全盐量降低70.9%~82.8%;砂砾含量降低、粉粒和粘粒含量升高,CaCO3含量升高,pH值降低,容重先降低后升高,孔隙度先升高后降低。枸杞地Na+和全盐量比小麦地分别高118.1%~282.3%和84.0%~211.5%,其他土壤理化指标和小麦地没有差异。这些说明种植枸杞改善了次生盐渍化土壤质量,除占盐分主导地位的Na+含量明显较高外,其他土壤性状恢复至与盐渍化程度低的传统农耕地相当。种植枸杞的前4年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迅速变化,之后变化速度很缓慢。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次生盐渍化土壤性状具有重要影响。
李银科马全林王耀琳孙涛靳虎甲宋德伟朱国庆杜娟
关键词:次生盐渍化土壤枸杞种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状
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植被演替过程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被引量:41
2015年
土壤种子库是反映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指示器,也是荒漠植被更新与恢复的基础。典型荒漠白刺灌丛植被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绿洲边缘地带,对保护绿洲免受风沙危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仍未见研究报道。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石羊河下游白刺灌丛植被演替的初始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与严重衰退阶段样地,研究了白刺灌丛植被演替过程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时空分布和数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白刺灌丛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共出现9科18种植物,其中草本植物占到55%—80%,是白刺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的主体。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密度以稳定阶段最高,达到660.7粒/m2,是初始阶段、衰退阶段和严重衰退阶段的5.6、14.5倍和6.2倍。不同沙堆部位,土壤种子库密度以迎风坡中部与背风坡中部最高,分别达到329粒/m2和309粒/m2;沙堆土壤种子库密度是堆间地的1.9倍,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于灌丛沙堆上。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6以下,除稳定阶段外,其他阶段间均属于中等相似水平;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5以上,达到中等相似或极相似水平。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灌丛沙堆和土壤种子库在白刺灌丛植被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人为干扰损害了白刺灌丛地下潜在植被及其恢复潜力。因此,需要开展人工种子库或人工植被建设以控制干旱荒漠白刺灌丛沙堆活化,并实现退化白刺灌丛植被恢复。
马全林卢琦魏林源靳虎甲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灌丛沙堆土壤种子库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绿洲-荒漠过渡带作为绿洲与荒漠的连接区域,在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与恢复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为例,在47个植物群落调查样地的基础上,应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对研究区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并讨论了影响植物群落类型及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植物种以旱生耐盐植物为主。(2)TWINSPAN分类将研究区的植物群落划分为11个群丛类型,即白刺+盐生草群丛、白刺+芦苇群丛、白刺+盐爪爪群丛、盐爪爪+黑果枸杞群丛等,分类结果在空间上反映了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趋势。(3)DCA排序结果验证了TWINSPAN分类结果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制约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类型及空间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地下水埋深和地貌形态。
赵鹏徐先英金红喜张进虎唐卫东柴成武靳虎甲董志玲
关键词:双向指示种分析除趋势对应分析环境梯度
腾格里沙漠南缘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08年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了流动沙丘、封育5 a、封育15 a和封育25 a样地的恢复演替序列,代表沙漠化逆转的不同阶段,研究了干旱区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沙漠化逆转过程中,0-300 cm土壤pH、电导率、速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但均值持续增大;各阶段表层土壤pH逐步减小,而电导率和代表土壤肥力状况的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在封育恢复过程中均持续增大,且各阶段表层土壤化学性质总体差异显著。研究认为,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沙漠化逆转过程,是土壤化学性质逐步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的过程,是土壤的形成与改良过程。
靳虎甲王继和李毅马全林张德魁刘有军陈芳徐丽恒
关键词:干旱区沙漠化封育土壤化学性质植被恢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