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冲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可通过SIRT3-ROS-NF-KB信号通路减轻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SIRT3表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可能信号通路。方法:雄性SD大鼠、L6细胞、SIRT3、NF-κB p65、JNK1、SOD2一抗及二抗等。高...
- 宋玉萍韩冲吴莹史婧丽邹俊杰刘志民
- 文献传递
- 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8
- 2012年
-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发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津力达药物(0.75、1.5、3.0 g/kg)组、α-硫辛酸组、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根据分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胰岛素组采用皮下注射,其余药物均灌胃给药。给药2个月后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白介素(IL)-1β、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并取胰尾组织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他各组FBG、HbA1c等均降低(P<0.05,P<0.01);津力达高剂量(3.0 g/kg)组SOD、GSH活性升高(P<0.01),IL-1β、TNF-α、MDA含量降低(P<0.01),胰岛素免疫阳性染色的面积增加。结论津力达颗粒对受损的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史婧丽吴莹宋玉萍韩冲刘志民
- 关键词:津力达颗粒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氧化性应激
- 重视泌乳素腺瘤的药物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垂体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15%,而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常发生于20 ~50岁女性,在女性25 ~ 34岁发病率最高,每年约为23.9/10万.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泌乳素瘤占垂体腺瘤的一半左右.泌乳素瘤常导致女性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育和溢乳,男性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不育、乳腺发育和少见的溢乳.目前泌乳素瘤的诊断除依靠临床症状外,主要依靠影像学和内分泌检查;高分辨率的增强MRI,能发现70%的微腺瘤,包括直径仅为3 mm的肿瘤,诊断相对简单.
- 韩冲潘源丁学华刘志民
- 关键词:泌乳素瘤溴隐亭多巴胺激动剂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SIRT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二甲双胍干预4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肌肉组织SIRT3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明显下降(P〈0.05),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0.05), 骨骼肌SIRT3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SOD、GSH、SIRT3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 丙二醛水平下降(P〈0.05)。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骨骼肌SIRT3的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宋玉萍韩冲史婧丽吴莹刘志民
-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
- ADAM10表达和垂体腺瘤海绵窦侵袭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检测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海绵窦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腺瘤的ADAM10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组织的转录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ADAM10阳性率在侵袭性垂体瘤中高于非侵袭组(P<0.05),ADAM10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腺瘤内分泌类型及肿瘤直径无相关性(P>0.05);ADAM10 mRNA水平在侵袭性垂体瘤组中高于非侵袭组(P<0.05),与腺瘤内分泌类型无关(P>0.05)。结论 ADAM10的表达与腺瘤海绵窦侵袭性密切相关,侵袭性腺瘤中ADAM10表达高。为寻找侵袭性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新方向,以调控ADAM10的表达为靶目标,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有望成为垂体腺瘤治疗的新策略。
- 潘源韩冲陈高明骆纯胡国汉丁学华
- 关键词:垂体腺瘤ADAM10免疫组织化学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AMPKα2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表达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血糖、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2)、糖尿病模型组(DM,n=10)、二甲双胍治疗组(MT,n=10);后两组高脂饮食1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MT组给予二甲双胍50 mg/(kg.d)灌胃,NC组、DM组给予同剂量0.5%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测定大鼠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并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单胺氧化酶(MAO)、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计算大鼠脂体比、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以半定量RT-PCR检测脂肪组织AMPKα2 mRNA的表达。结果与DM组比较,MT组脂肪组织AMPKα2 mRNA的表达及血清GSH、SOD、ISI、HDL增高,FINS、FBG、NAG、MDA、MPO、MAO、TC、TG、LD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氧化应激可能与脂肪组织AMPKα2的表达增加有关。
- 宋玉萍韩冲史婧丽吴莹刘志民
- 关键词:二甲双胍氧化性应激2型糖尿病
- 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肾及心血管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JLG)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心脏和腹主动脉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探讨JLG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及心血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CON组)10只。CON组喂以普通饲料;糖尿病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用30mg/kg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成糖尿病津力达治疗组[DM+JLG组:JLG 3g/(kg.d)灌胃]和糖尿病未治疗组(DM组),每组10只。8周后取肾、心脏及腹主动脉,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织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双肾质量/体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血糖、24h尿蛋白增加(P<0.05),体质量减少(P<0.05),肾脏、心室肌和腹主动脉组织AngⅠ、AngⅡ、AT1R、AT2R水平升高(P<0.05)。与DM组相比,DM+JLG组大鼠双肾质量/体质量、血糖、24h尿蛋白降低(P<0.05),体质量增加(P<0.05),肾脏、心室肌和腹主动脉组织AngⅠ、AngⅡ、AT1R、AT2R水平降低(P<0.05)。结论 JLG能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心脏及腹主动脉组织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水平,有利于保护肾脏及心血管系统。
- 吴史婧丽宋玉萍韩冲梁翠刘志民
- 关键词:糖尿病津力达颗粒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心血管系统
- 重视泌乳素腺瘤的药物治疗被引量:2
- 2013年
- 1前言
垂体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0%~15%,而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垂体腺瘤的40%,常发生于20—50岁女性,25~34岁女性每年发病率最高约23.9/10万。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泌乳素瘤占垂体腺瘤的一半左右。
- 韩冲潘源丁学华刘志民
- 关键词: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泌乳素瘤颅内肿瘤年发病率垂体瘤
- 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0年收治的74例儿童和青少年垂体腺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74例患者中46例(62.2%)发病于青春后期,平均发病年龄17.7岁;男女比例1∶1.85;肿瘤直径0.4~6.0cm;海绵窦侵袭性肿瘤24例(2.4%);泌乳素瘤、无功能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及生长激素腺瘤分别为43例(58.1%)、16例(21.6%)、10例(13.5%)和5例(6.8%)。24例海绵窦侵袭肿瘤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43例泌乳素瘤患者男性9例,女性34例。74例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症状和视力障碍。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仅9例患者曾接受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术后部分患者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和放疗,49例获随访,6例患者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32例视力障碍患者中有29例术后恢复正常或改善。结论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患者好发于青春后期,各类型肿瘤中男女发病比例不同。在儿童和青少年垂体瘤患者中需普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手术及必要时予以放疗可使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韩冲潘源陈高明丁学华刘志民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