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强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凋亡
  • 1篇多烯紫杉醇
  • 1篇抑制基因
  • 1篇肾癌
  • 1篇肾癌根治
  • 1篇肾癌根治术
  • 1篇肾切除
  • 1篇肾切除术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肾肿瘤
  • 1篇手术
  • 1篇透明细胞
  • 1篇透明细胞癌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抑制
  • 1篇肿瘤抑制基因
  • 1篇紫杉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马强
  • 3篇赵修民
  • 3篇王德林
  • 2篇杨军
  • 1篇陈志朋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7
2012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后腹腔镜组66例(LRN组)与同期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手术组68例(ORN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0月,4例远处转移:2例接受免疫治疗加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病情稳定;2例接受免疫治疗,其中1例进展,1例死亡。结论:后LRN治疗局限性肾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肿瘤控制效果相近似,但具有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复发转移者应首选索拉非尼等靶向治疗。
杨军陈志朋马强赵修民王德林
关键词:腹腔镜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开放手术
Yes-相关蛋白和大肿瘤抑制基因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Yes一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和大肿瘤抑制基因1(1arge tumor suppressor gene 1,LATSl)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RCCC标本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63岁。Ⅰ~Ⅱ期17例,Ⅲ~Ⅳ期13例。高分化8例,中分化13例,低分化9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RCCC组织及相应正常肾组织中YAP、LATSl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RCCC组织中YAP mRNA表达量为0.569±0.066,正常肾组织为0.515±0.0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LATSl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544-0.115、0.5144-0.0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YA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和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LATSl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和7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高、中、低分化组织中YA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61.5%、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LATSl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53.8%、1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Ⅰ~Ⅱ、Ⅲ~Ⅳ期组织中YA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1%、8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LATSl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23.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YAP与LATSl在RCC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RCCC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赵修民王德林马强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化
姜黄素联合多烯紫杉醇诱导PC-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多烯紫杉醇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PC-3细胞分为对照组(仅加培养基)、姜黄素组(5.0μmol/L姜黄素处理)、多烯紫杉醇组(2.5nmol/L多烯紫杉醇处理)及联合组(5.0μmol/L姜黄素与2.5nmol/L多烯紫杉醇联合处理),作用24h。用流式细胞仪分析PC-3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Bcl-2及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和多烯紫杉醇均可诱导PC-3细胞凋亡,二者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姜黄素和多烯紫杉醇都可明显下调Bcl-2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而上调Bax mRNA和蛋白表达率,且联合组细胞Bax与Bcl-2表达的改变更明显。结论姜黄素和多烯紫杉醇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的表达协同诱导PC-3细胞的凋亡。
马强王德林赵修民杨军
关键词:细胞凋亡姜黄素多烯紫杉醇BCL-2BAX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