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耀明

作品数:178 被引量:2,017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8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水利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青藏
  • 69篇青藏高原
  • 61篇地表
  • 27篇遥感
  • 18篇卫星遥感
  • 18篇藏北高原
  • 17篇边界层
  • 13篇值模拟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夏季
  • 11篇土壤
  • 11篇气候
  • 11篇热通量
  • 11篇近地
  • 10篇下垫面
  • 10篇降水
  • 10篇大气边界层
  • 9篇通量
  • 9篇近地层
  • 7篇地表特征

机构

  • 177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兰州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成都信息工程...
  • 7篇日本京都大学
  • 7篇三峡大学
  • 6篇教育部
  • 6篇中国科学院西...
  • 4篇中国气象局成...
  • 3篇冈山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局兰...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京都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78篇马耀明
  • 58篇马伟强
  • 45篇李茂善
  • 43篇王介民
  • 30篇胡泽勇
  • 22篇仲雷
  • 20篇孙方林
  • 11篇吕世华
  • 10篇王永杰
  • 9篇文军
  • 8篇田辉
  • 8篇王宾宾
  • 7篇姚檀栋
  • 7篇石川裕彦
  • 7篇董晓华
  • 7篇韩存博
  • 6篇胡晓
  • 6篇吕雅琼
  • 5篇左洪超
  • 5篇薄会娟

传媒

  • 63篇高原气象
  • 16篇地球科学进展
  • 9篇冰川冻土
  • 7篇大气科学
  • 7篇第一届青藏高...
  • 5篇第一届中国大...
  • 4篇气象学报
  • 3篇中国科学院院...
  • 3篇干旱气象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沙漠
  • 2篇遥感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热带海洋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三江源区生态...
  • 1篇人与生物圈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20篇2007
  • 22篇2006
  • 7篇2005
1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北高原地表参数特征观测与模拟分析
基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2007年7月-2007年8月的观测数据资料,同时借助于WRF模式模拟了该地区的地表通量,即通过设置4组敏感性试验(改变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度)来替代模式的初...
马伟强马耀明
关键词:WRF模式
青藏高原非均匀地表特征参数及能量通量卫星遥感参数化研究
马伟强马耀明
关键词:青藏高原特征参数能量通量
青藏高原六套陆面蒸散发产品的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鉴于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开发出的不同时空分辨率蒸散发(ET)产品在青藏高原(TP)仍存在不确定性,从而限制了这些产品在水文气象和气候评估方面的应用。本文基于涡动观测的ET对六种ET产品(PML、EB-ET_V2、GLEAM、GLDAS、ERA5_Land和MOD16)进行评估并比较各产品之间的差异,对TP区域ET产品不确定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值与对应像元ET值之间的年平均态和季节循环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一致性。GLEAM产品与观测值吻合度较高并拥有适用性;MOD16产品在大部分站点性能较差。(2)在季节性变化方面,春季ERA5_Land产品与观测的变化较为一致;夏季和冬季GLEAM产品与观测的变化更为接近,而EB-ET_V2产品在秋季表现更有优势。(3)在空间上,GLEAM、EB-ET_V2产品和GLDAS产品存在更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88)和一致性(一致性指数IOA>0.89);各产品季节时空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春季;相对其他产品,MOD16产品在大部分区域夏季低估且冬季高估。(4)除MOD16外的各产品年平均ET大小相差较大,多年平均的高原ET大小排序为ERA5_Land(401.46 mm a^(-1))>PML(334.37 mm a^(-1))>GLEAM(298.46 mm a^(-1))>EB-ET_V2(271.39 mm a^(-1))>GLDAS(249.67 mm a^(-1)),六套产品估算的青藏高原的总体年蒸发量为330.59 mm a^(-1)。青藏高原不同蒸发产品的比较有助于对高原蒸发的动态变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为青藏高原水资源评估和区域水管理提供参考。
袁令马耀明陈学龙王玉阳
关键词:青藏高原
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被引量:106
2000年
利用 GAME/Tibet 1998年IOP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的地面加热场、地表能量平衡、地面阻曳系数CD及感热通量整体输送系数CH等特征,得到了一些有关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结构的新认识。
马耀明塚本修吴晓鸣玉川一郎王介民石川裕彦胡泽勇高洪春
关键词:青藏高原微气象特征
雅砻江流域1961-2018年极端气候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研究极端气候的变化规律,能够预防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的伤害以及水资源分布的失衡。雅砻江拥有我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于雅砻江流域1961-2018年日降雨、日气温数据计算得到26个极端气候指数,利用线性拟合、Sen’s斜率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Pettitt检验法分析极端气候指数的趋势和突变;使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IDW)进行空间插值,分析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雅砻江流域极端高温、低温以及平均温差指数在空间上都是南高北低;流域北部气温偏寒,结冰和霜冻日数偏长,而南部气温偏暖,夏天日数和生长期长度偏长。极端降水指数除持续干期,其他指数在空间上也是南高北低,且在东南部达到最大值。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最高和最低气温极值温度上升,高温增长速率小于低温增长速率,从而温差逐渐缩小;结冰和霜冻日数减少,夏天日数、生长期长度和暖日持续日数增加,使得流域冬季变短夏季变长,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温度持续时间增长。极端降水指数除了持续干期,其余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增加幅度最大,强降水量增加幅度次之。说明1961-2018年雅砻江流域极端气温趋于变暖,年内偏暖日数增多,极端降水整体增加,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大,降水持续时间加长,还需对雅砻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增多加以防范。研究雅砻江流域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为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灾害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晨杨晨董晓华秦兴隔王雅琳马耀明
关键词:雅砻江流域
青藏高原降水中稳定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稳定氧同位素(δ18O)在冰芯研究中能够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青藏高原降水中δ18O为科学的解释冰芯中δ18O记录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分别介绍了青藏高原季风区、非季风区以及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余武生田立德马耀明尹常亮
关键词:青藏高原Δ18O降水冰芯
文献传递
Estimation of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trieved from EOS/MODIS in Naqu area over Tibetan Plateau被引量:17
2012年
地表温度是区域和全球尺度陆面过程研究中的一个关键参数,利用遥感卫星资料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数据在气象、水文和生态领域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改进后的针对MODIS数据的分裂窗口算法,对MODIS L1B卫星数据进行实用而简便的云检测处理,并根据青藏高原陆地、水体和冰雪等常见下垫面状况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反演得到了2007-01-03、04-18、06-12和10-02四日的无云下垫面地表温度。最后,将Sobrino结果在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与MODIS日地表温度产品及CAMP/Tibet观测站地表温度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地表温度结果与MODIS数据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地表温度结果与地面观测数据(去除可疑点后)的平均误差仅为1.435K。
王宾宾马耀明马耀明
关键词:遥感技术遥感方式遥感图像
澜沧江流域卫星产品降尺度与融合方法
2023年
卫星降水产品具有覆盖范围广、更适用于无资料区域的优势,但分辨率较低、精度不足,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降水数据,需对卫星产品进行降尺度,并与地面观测数据融合,以提高数据质量。以澜沧江流域为例,在综合考虑地形、地理和植被等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对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TRMM)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遥感降水估计-气候数据记录(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informa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climate data record,PERSIANN-CDR)产品进行空间降尺度,再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将地面气象站点经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插值后的数据作为融合算法观测值,对降尺度后的TRMM、PERSIANN-CDR数据进行融合,以进一步提高降水数据精度。结果表明:1)相比TRMM卫星降水产品,PERSIANN-CDR降水产品对澜沧江流域降水的捕捉能力更弱,但降尺度后两者卫星产品数据精度都有较显著的提升;且两类产品在旱季(11月至次年4月)的精度评估效果相较于雨季(5月至10月)更为明显,表明GWR方法能显著提升这两类卫星降水产品对旱季降水的监测效果。2)对比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对降尺度后的产品进一步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最终得到的融合结果极好,并改善了卫星产品高估降水的现象。综上所述,该研究所使用的降尺度与融合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数据空间分辨率与精度,最终得到与地面观测降水数据相关性极高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产品结果。
胡雪儿董晓华马耀明马耀明薄会娟郭东淏
关键词:澜沧江流域TRMM
珠穆朗玛峰北坡水文及其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站(下称珠峰站)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2008-2011年珠穆朗玛峰北坡气温、降水、水面蒸发和土壤温湿度等水文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并以2010年绒布河实测流量为例,分析了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2011年珠峰站的年平均气温为4.3℃,冬半年气温日较差大于夏半年;年降水量为203.4m且集中在7、8月,年际变化较大;水面蒸发为2 459mm,夏季高于冬季,6月最大;绒布河流量在整个消融期(4-10月)受气温影响显著,无降水日气温与流量之间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气温对冰川消融的影响;降水事件当日对应的径流减少,特别是10mm以下的降水量与当日流量呈负相关关系,这与冰川区降水常伴随降温,又主要为固态,进而对冰川消融和径流有抑制作用有关。
王忠彦马耀明刘景时韩存博
关键词:冰川气温降水径流量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及热源特征
2024年
地-气系统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类型的大气热机.对大气热机效率的准确定义、计算和解释是了解地-气系统能量传输与转化的关键.夏季青藏高原大气可以被视作一种正热机,对其热机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及其热力、动力过程,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对中国、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使用MOD08数据及ERA5再分析资料,计算了2000~2020年夏季(取5~9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和大气热源.结果表明:2000~2020年5~9月青藏高原平均大气热机效率在1.2%~1.5%之间,小于1.6%;5月与9月热机效率高于夏季三个月份(6月、7月、8月);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较高的区域,其次是青藏高原西部地区. 2000~2020年5~9月青藏高原平均地面热源为96.0W m^(-2);平均大气热源为90.7W m^(-2);降水凝结潜热释放是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最重要的分量. 5~9月青藏高原大气热机效率与地面热源呈强而显著的正相关;降水凝结潜热作为5~9月大气热源最重要的分量,其反映的降水过程是大气热机内部的重要耗散过程之一,使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大气热机效率呈强大且显著的负相关.
李瑜洁高晓清马耀明胡泽勇李振朝杨丽薇靳潇周惜荫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地-气系统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