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包头市第四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诊疗效果观察 2010年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美吡达片治疗,5mg餐前30min口服3次/d,15d为一疗程,共服2个疗程,糖尿病饮食。治疗组63例采用益气养阴化瘀生津中药,诸药加水500ml,浓煎200ml,口服2次/d,连服15d。同时亦按糖尿病饮食每日调摄。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高建刚关键词:糖尿病 瑞芬太尼围麻醉期对肾功能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应用靶控连续输注瑞芬太尼3h以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无合并症的外科和骨科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身高、体重无显著差异。A组单纯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吸入异氟醚1mac,瑞芬太尼4ng/ml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h、2h、3h及患者清醒拔管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BUN和Cr浓度,β2-微球蛋白。结果两组血清BUN和Cr浓度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A、B两组患者麻醉后1,2,3h及患者清醒拔管后抽取静脉血测定β2-微球蛋白无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时间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李建国 高建刚关键词:瑞芬太尼 Β2-微球蛋白 连续硬膜外麻醉致脊麻一例 2002年 患者,女,28岁.拟在连硬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入室后BP14/10 kPa,HR102次/分.左侧卧位,于L1~2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指征明确后置入较硬半透明导管(因存放时间较长老化变硬)3cm. 高建刚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 副作用 脊麻 聚明胶肽扩容对术中血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聚明胶肽作为一种胶体扩容液体对麻醉病人内环境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无合并症的脊柱或关节择期手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明胶肽注射液输注,选取输液前、输液量为10 m L/kg时、20 m L/kg时和30 m L/kg时为4个时间点:T1、T2、T3和T4,分别测定患者各时间点血糖、血钾、血钠浓度和酸碱度,将以上指标进行各时间点的自身比较。结果:患者的血糖、血钾、血钠浓度和酸碱度,在各时间点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手术中输注聚明胶肽,对机体内环境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高建刚 詹丽春关键词:聚明胶肽 血糖 电解质 酸碱度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014年我院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仅给予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2 h、24 h时点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詹丽春 高建刚关键词:地佐辛 舒芬太尼 上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三点穿刺PCEA用于晚期癌症镇痛1例报告 2001年 患者,女,62岁,34.5kg。诊断为胰腺癌,曾做胰腺癌根治术。半年后左上腹、左后腰部疼痛,开始时口服美菲康,肌注哌替啶尚可止痛。后剂量逐渐增大,在一次性肌注哌替啶200mg,疼痛剧烈仍不能缓解,VAS评分9.6分情况下,患者接受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而入院。于T_(9~10) 徐铭军 杨文清 詹丽春 高建刚关键词:癌性疼痛 PCEA 穿刺 应用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临床探讨 2002年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对器官本身产生自体消化所引起的炎症,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腹痛,血与(或)尿淀粉酶升高,重症者可出现休克、呼吸及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目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在不少医院已进入“个体化治疗”阶段,治愈率可达80%左右[1]。本文就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结合本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王春雷 高建刚 徐恩胜 吴志忠关键词:盐酸纳络酮 急性重症胰腺炎 术后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2012年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纯u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消失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将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高建刚 韩娓娜关键词:瑞芬太尼 无痛人流 不良反应发生率 镇痛作用 镇痛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44例给予聚肌胞4ml肌肉注射隔天1次,扑尔敏4mg/次、西咪替丁200mg/次、阿昔洛韦0.2g/次,3次/日,疼痛剧烈者给予达宁1片,2次/日口服。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三黄散",局部外用。两组1个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46例显效3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44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9.1%。两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皮疹干涸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病程明显缩短,后遗症少。 高建刚关键词:带状疱疹 疗效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