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宏
- 作品数:38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型增效震裂射孔串联装药
-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增效震裂射孔串联装药,解决了现有增效射孔装置由于药柱是同时整体爆燃,产生的气体量和压力都很大而损坏油井和射孔枪管等问题。该串联装药包括内设射孔弹、外套装药药柱的射孔枪管,装药药柱上均匀设有若干隔爆垫,隔爆...
- 刘天生张晋红刘迎彬李如江王凤英高永宏胡晓艳陶志龙
- 文献传递
- 在大直径管内壁制备耐磨防锈涂层的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为一种在大直径管内壁制备耐磨防锈涂层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外部套装能量吸收管的待喷基体管,待喷基体管内设有内衬管,内衬管外表面环绕环形炸药装药层,环形炸药装药层表面刻锥形槽并装填有待喷涂粉体,待喷涂粉体是由70-80重...
- 李如江周鹏刘晓红刘迎彬高永宏胡晓艳
- 文献传递
- 某传爆药的组分测定
- 该文主要根据传爆药主体炸药HMX的特性,联合运用重量法和溶剂萃取法对其组分进行分离测定,先后利用重量法分离了HMX,汽油和氯仿分离了汽油或氯仿可溶物,之后利用二甲基甲酰胺分离了氯仿萃取后残渣中的HMX,得出如下结论,重量...
- 高永宏黄民荣王凤英顾晓辉
- 关键词:分析化学传爆药HMX重量法萃取法
- 文献传递
- 聚能射流侵彻装甲钢的计算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该文以研究聚能射流侵彻装甲钢的过程为目标,借助ATOS-M模型计算了聚能射流侵彻靶体的过程及其靶内的运行轨迹,并得出相应的曲线图;通过对某装药结构侵彻装甲钢的模拟仿真,得出了射流侵彻靶体的过程曲线;通过切割分析试验后靶板内入孔的剖面形状,得出了射流在靶体内的运行轨迹曲线。结果表明:ATOS-M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模拟仿真及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ATOS-M模型可有效预测射流侵彻装甲钢的过程。
- 高永宏刘天生顾晓辉宋志伟
- 关键词:聚能射流数值模拟
- 伸出式侵彻体攻角侵彻靶板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LS-DYNA3D软件,对有攻角条件下伸出式侵彻体侵彻单层靶板及等厚度双层间隔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靶后动能和靶板破坏程度的角度对比了伸出体与同质量、同外径的基准杆侵彻单/双层靶板的能力。得出了侵彻体动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了侵彻过程中攻角、速度及靶板分层3个重要因素对侵彻体侵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攻角小或速度大时,伸出式侵彻体相对基准杆有较明显的优势;当双层靶板的间隔与基准杆长度相等时,靶板的分层对伸出体的侵彻性能几乎无影响,而对基准杆有较大影响,说明伸出体侵彻多层间隔防护结构的能力明显优于基准杆。
- 李长顺刘天生王凤英高永宏
- 关键词:侵彻数值模拟攻角
- 一种精密药型罩软膜整形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密药型罩软膜整形装置,特别适用于冲压和旋压工艺成型后药型罩精密加工制造。该装置包括聚氨酯软模组、在线顶出装置、精密整形底模等,利用纯机械结构可靠性、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原理,通过聚氨酯软模压力作用使药型罩...
- 刘迎彬陈瑶郭传祥胡晓艳郭志军高永宏吴琪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探讨被引量:11
- 2006年
- 就风险管理的概念、项目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的方法和风险管理的实践等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和研讨,阐述了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和工作程序。并将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分类,探讨了项目风险的产生及其特性,提出全过程、全方位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思想,并对风险管理的监控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归纳。
- 朱智钊高永宏
-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 粉末药型罩孔隙度对聚能射流侵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为研究粉末药型罩的侵彻性能,借助Herrman状态方程分析并计算了空隙度对聚能射流的影响,通过28 mm口径聚能装药对603钢的侵彻试验,测出了空隙度为12.2%和10.3%的铜粉药型罩聚能射流的炸高-穿深曲线。结果表明,合适的空隙度可以延长射流的断裂时间,提高侵彻深度。
- 高永宏王凤英李如江
- 关键词:聚能射流空隙度粉末药型罩侵彻
- 某传爆药的组分测定
- 该文主要根据传爆药主体炸药HMX的特性,联合运用重量法和溶剂萃取法对其组分进行分离测定,先后利用重量法分离了HMX,汽油和氯仿分离了汽油或氯仿可溶物,之后利用二甲基甲酰胺分离了氯仿萃取后残渣中的HMX,得出如下结论,重量...
- 高永宏黄民荣王凤英顾晓辉
- 关键词:分析化学传爆药HMX重量法萃取法
- 文献传递
- 混凝土复合靶结构参数对侵彻过载的影响
- 2010年
- 混凝土复合靶基体靶板的层数和中间粘结层厚度是复合靶能否模拟单一靶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AUTODYN2D仿真软件,重点研究了这两个因素对弹体侵彻过载的影响.首先通过已有的实验和理论公式验证了初始仿真模型和材料参数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基体靶板的层数和中间粘结层厚度建立了多组侵彻复合靶的仿真算例.通过弹体侵彻速度、过载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全尺寸深侵彻过载实验中复合靶能够代替单一靶,但复合靶中间粘结层的厚度不要大于1/2弹头部长度;当中间粘结层厚度超过弹头部长度1/2时,弹体侵彻复合靶过载与侵彻单一靶的偏离程度随基体靶板层数的增加而增大,上述结论可为实验中构建混凝土复合靶提供参考.
- 黄民荣顾晓辉高永宏
- 关键词:混凝土过载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