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国兰

作品数:65 被引量:691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污染
  • 12篇丁基锡
  • 12篇化合物
  • 10篇降解
  • 9篇水体
  • 8篇藻类
  • 8篇污染物
  • 8篇表面微层
  • 7篇毒性
  • 7篇色谱
  • 7篇壬基酚
  • 7篇锡化合物
  • 6篇丁基
  • 6篇三丁基锡
  • 6篇相色谱
  • 6篇固定化
  • 5篇丁基锡化合物
  • 5篇有机污染
  • 5篇有机污染物
  • 5篇壬基酚聚氧乙...

机构

  • 63篇南开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山东轻工业学...
  • 2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神经病...

作者

  • 63篇黄国兰
  • 22篇孙红文
  • 16篇戴树桂
  • 5篇薛嵘
  • 5篇庄源益
  • 5篇金朝晖
  • 4篇迟杰
  • 4篇汪磊
  • 4篇李红亮
  • 3篇陈勇生
  • 3篇杨颖
  • 3篇毛宇翔
  • 3篇黄玉明
  • 3篇雷红霞
  • 3篇陈春江
  • 3篇熊振湖
  • 2篇宋志慧
  • 2篇刘英华
  • 2篇朱瑞芝
  • 2篇浦佩玉

传媒

  • 10篇环境化学
  • 7篇环境科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第一届全国环...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上海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南开大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进展
  • 2篇天津市第四次...
  • 2篇天津市色谱研...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色谱
  • 1篇天津城市建设...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8篇1999
  • 7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 2篇1985
  • 2篇1982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代谢物在水环境多介质的行为研究
孙红文黄国兰朱琳刘英华侯绍刚汪磊杨颖翟洪艳高媛陈旭
本研究旨在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稳定中间降解产物,小分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壬基酚在水环境多介质的归趋及生态效应,做了以下研究(1)灵敏分析方法建立及其在典型水环境污染状况调查;(2)在特殊微小介质表面微层...
关键词: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固定化藻类的生理特征和对染料的脱色能力研究被引量:34
2000年
:利用海藻酸钙对蛋白核小球藻进行了固定 ,比较了固定化藻和悬浮态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 ,优化了固定条件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藻的形态及其在固定化载体中的分布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降解染料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 .固定化提高了藻的生长和合成代谢活性 .选择藻珠粒径为 2 .5mm ,藻初始密度为 2 0 0× 10 4 cell/mL ,通入含 2 %CO2 的空气为最佳条件 .没通CO2 气体的藻在载体中的分裂生长受到限制 ,藻细胞个体增大 ,藻在载体中分布不均 ;通入CO2 气体的藻生长和代谢均大大提高 ,且个体大小恢复正常 ,藻在载体中分布均匀 ,对固定化藻降解染料的初步研究表明 ,固定化藻比悬浮态藻对染料有更佳的降解脱色能力 ,而通入CO2 气体更有利于提高对染料的脱色率 .
黄国兰孙红文宋志慧丛丽莉张清敏
关键词:固定化藻类染料脱色生理特征
三丁基锡在鱼脑中的吸收与沿轴突传递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为证实水中三丁基锡是否与Hg2+,Cd2+与Mn2+等离子相类似,即由鱼的感觉器官进入神经系统,再经过轴突传递进入大脑。笔者将一组虹鳟鱼暴露在含有113Sn-TBT(4 2kBq L)的水中;另一组经静脉注射113Sn-TBT。用全身放射自显影方式给出113Sn-TBT在鱼体中的分布。结果表明,113Sn-TBT可以通过鱼感觉器官,例如隆起颗粒进入鱼脑,并大量累积。静脉给药组的鱼大脑中也出现了放射性标记,表明TBT能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由此得出结论:TBT可由水→鳃→血流→血脑屏障→大脑的传递过程在鱼的大脑中累积,但TBT也能经过水暴露敏感神经的端点被鱼体吸收,再由轴突传递直接输送到大脑。
熊振湖黄国兰
关键词:三丁基锡
颗粒物上多环芳烃的光转化作用被引量:10
1997年
本文介绍了沉积在砂粒、粘土粒和煤渣上的Bap、荧蒽、晕苯及在阳光或氙灯光照射下的光转化半衰期.结果表明影响光转化速率的因素是颗粒物种类、光源和照度.
黄国兰庄源益戴树桂
关键词:颗粒物多环芳烃环境污染污染物
三丁基锡在河口微宇宙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首次建立了实验室河口微宇宙研究三丁基锡 ( TBT)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行为。结果表明 ,进入水体的 TBT将在表面微层 ( SM)、水体、底泥、藻等构成的悬浮物及鱼之间分配。经一定时间后该体系达稳态 ,此时鱼体富集大量 TBT;藻等构成的悬浮物对TBT有显著吸附 ;底泥也是 TBT归趋的重要场所 ;而在 SM中 TBT存在一定富集。同时 ,在各介质中 TBT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解 ,在生物体和 SM中其降解较快 ,而在底泥中降解较慢 ,降解的主要产物为二丁基锡 ( DBT)。
陈志琼张斌黄国兰戴树桂
关键词:TBT三丁基锡环境行为海洋监测海洋污染
脑瘤的组胺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4年
报告36份脑瘤组织的组胺测定结果,其中包括低恶度及高恶度星形细胞瘤22份,不同亚型脑膜瘤14份;并以10份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发现脑瘤组织的组胺含量显著增高,其增高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明显相关;故认为脑瘤组织的组胺可以作为评估肿瘤恶性程度的生化标志物,而且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H_2受体阻断剂治疗脑瘤提供线索及实验依据.
李萍浦佩玉黄国兰
关键词:脑瘤组胺
污水中氯代酚类的测定
氯代酚类化合物具有恶臭、异味和高度的毒性,美国EPA已把它们列入114种环境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由于这类化合物在环境中存在的复杂性以及痕量水平,在分析前都要进行样品的富集,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加以分析。一般用树脂(XAD)吸...
黄国兰朱瑞芝于淑梅何平人
关键词:氯代酚毛细管柱
文献传递
河口水及藻类对三丁基锡的降解作用被引量:20
1997年
研究了海河河口水在不同条件下对三丁基锡(TBT)的降解作用。不同条件下TBT的降解半衰期为5.7天~84.5天。提高温度、光照和加入营养盐和腐殖酸均加快TBT的降解,说明TBT的降解与生物作用有关。为此,进一步研究了两种藻——淡水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生于河口地区的扁藻(Platymonassp.)及藻液中细菌群落对TBT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光降解是微乎其微的。细菌群落对TBT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栅藻、扁藻中的细菌群落对TBT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4.3天和20.2天。藻类对TBT的降解速度比细菌快很多,是TBT降解的主要因素,栅藻、扁藻对TBT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2天和1.7天。
戴树桂孙红文黄国兰刘红
关键词:三丁基锡降解藻类栅藻扁藻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行为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模拟日光灯和长波紫外灯(UVA-365nm)2种光源,对水溶液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的光降解动力学、降解过程中NPEO同系物成分的变化、以及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加入对光降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采用LC-MS对光降解的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实验周期内NPEOs在模拟日光和长波紫外光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光降解,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6.20×10-3μmol/(L.h)和1.18×10-2μmol/(L.h).在模拟日光下,在NPEOs降解过程中观察到短链的NPEO1,3分布比例的增加,而在长波紫外光下的降解过程中并没有发现NPEO成分分布的变化.过氧化氢的加入对NPEOs的光降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模拟日光下,0.01 mmol/L和1.00 mmol/L H2O2的加入使NPEOs的96h降解率由20.9%分别提高至44.4%和91.5%.通过LC-MS分析,初步认为壬基酚三乙氧基乙酸的烷基氧化产物(CA3-9PEC3)是溶液中NPEOs光降解的主要产物,并据此推断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汪磊辛颖孙红文黄国兰戴树桂
关键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光降解动力学过氧化氢
藻类对偶氮染料的降解及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研究被引量:60
1999年
通过研究普通小球藻( Chlorella vulgaris) 、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 pyrenoidosa) 、斜生栅藻( Scenedes m us obliquus) 对偶氮染料的降解作用,筛选出优势藻种并优化降解条件;对单偶氮染料进行了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相关关系( Q S B R) 研究.3 种藻均能利用偶氮染料为其生长的唯一 C、 N 源,使染料脱色,蛋白核小球藻具有更强的脱色能力;且藻在无 N 环境中的脱色率明显高于无 C 和正常环境;p H 值对染料脱色影响较大,最佳p H 值为中性;不同结构的单偶氮染料生物降解性相差很大,脱色率为9 .1 % (89 .8 % , Q S B R 研究表明, 偶氮键的最低未占据轨道能量是控制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而脱色率与染料的分子量无关.
孙红文黄国兰丛丽莉邵敏石静赖成明
关键词:偶氮染料绿藻生物降解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