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展岳
- 作品数:24 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云梦秦律简论被引量:14
- 1980年
- 前言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秦简一千一百多枚,内有秦法律令六百多枚。云梦秦简整理小组把这批秦法律令分为五种:《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封诊式》。我们认为,五种律令其实是三类。整理小组刊布的一、二、三种皆有律名,实为一类,可定名为《秦律二十九种》,或简称《秦律》;第四种是解释刑律的,按《唐律》有答问例,可改为《秦刑律问答》,为便于读者查核,本文仍以《法律答问》称之;第五种简书,自题曰"封诊式",可不改。三类法律令的成书时代早晚不同,《法律答问》中的律文多半是秦孝公时商鞅所立,其它大部分是秦昭王至始皇初年所修订。始皇统一六国后和二世时所更订的法律不包括在内。
- 黄展岳
- 关键词:秦律法律保护官府奴隶云梦秦简司寇
- 论两广出土的先秦青铜器被引量:52
- 1986年
- 先秦时代,我国东南沿海和岭南一带,曾经是古代越人活动的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统称为"百越"。《汉书·地理志》颜注引臣瓒曰:"自交阯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考古发现证实,这说法大体上是可以信从的。百越地区,统属于考古学上的几何印纹陶系统;因地域辽阔,支系众多,历史发展不平衡,文化面貌也有差异。依照习惯的说法,当时居住在今两湖地区的称扬越;居住在今皖南、苏南、浙北一带的称吴越;居住在浙南的叫东越(东瓯);在今福建的叫闽越;在今江西的叫干(于)越;居住在岭南地区。
- 黄展岳
- 关键词:出土青铜文化战国秦汉时期文化系统百越
- 关于贵县罗泊湾汉墓的墓主问题
- 1990年
- 两广的汉初南越国墓葬,截至目前为止,已发掘三百多座。其中以1983年在广州发掘的南越王墓为最大,其次是1976年和1979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先后发掘的一号墓、二号墓。广州南越王墓内发现帝号印和名章,墓主身份姓名明确,而罗泊湾一、二号墓的出土物中,缺乏直接判断墓主的依据。有些同志曾对这两座墓的墓主身份和族属问题作了探讨。
- 黄展岳
- 关键词:墓主汉墓南越王墓南越国出土物赵佗
- 关于武威雷台汉墓的墓主问题
- 黄展岳
- 汉代人的饮食生活被引量:26
- 1982年
- 汉代人盛行厚葬,日常吃的、用的,以及一切可以显示豪华生活的东西(有的制成模型明器),都要埋入坟墓。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盐铁论·散不足》)是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很浪费,又很愚昧的举动;但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它留给我们以研究当时的埋葬制度以及所反映的社会诸问题,却是一件大好事。经历二千年沧桑,能够保存下来的汉墓都是很宝贵的。但是,现存的汉墓多半被盗掘;
- 黄展岳
- 关键词:饮食生活汉代遣策马王堆一号汉墓考古学马王堆汉墓
- 关于伏虎形器和“虎子”的问题被引量:9
- 1999年
- 一两汉至隋唐墓中,常见一种有提梁的伏虎形器和一种有提梁的圆体形器,考古报告通称之为“虎子”,认为是男性用的溺器。对后一种“虎子”的定性,大家无异议,但对前一种“虎子”,则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伏虎形器常与饮食器同出,应是水器、酒器或食器、茶具;也有人认为“虎子”因器形不同,用途亦异,有提梁的伏虎形器是水器或酒器,有提梁的圆体形器才是溺器。50年代时,文物考古刊物上曾为这个问题发生过一场辩论,然因此物难登“大雅之堂”,又不合时宜,几篇文章过后便沉寂下去了。70年代以来。
- 黄展岳
- 关键词:东汉时期东汉墓文物考古酒器体形
- 释“隐官”被引量:1
- 2010年
- '隐官'一名仅见于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张家山汉初简,共八条。据简文综合诠释,隐官应是官府专门安置原被判刑,后被赎免或获平反的原有残疾或因受刑致残的一般庶民或隶臣妾的收容所。被收容在隐官收容所里的人就叫'隐官工',省称'隐官'。张家山《二年律令》可能是萧何九章律的摘录或照抄。《二年律令·户律》中提到按爵位授土地和住所的政策,基本上可信。
- 黄展岳
- 音容宛在 情谊长存——忆挚友英豪
- 2017年
- 麦英豪和我分居两地,离别多,见面少,相交六十多年,长期保持联系,主要靠写信,近年有时打长途。在他辞世前几天,我们还通电话。我在电话中祝愿他早日康复出院,他仍侃侃而谈:'恐怕不容易出院,听天由命吧.'旷达自若,对病情毫不介意。孰料几天后,遽然西归.噩耗传来,我一时不知所措,心情沉痛,思绪紊乱,原想写点字悼念,不知从何处下笔……。值《广州文博》开辟'怀念麦英豪先生'专栏征文,逼使我强打精神,想起从相识到相知到挚友的大致历程,写成这篇芜杂文字,聊以寄托缅怀不尽之情谊。
- 黄展岳
- 关键词:南越王墓
- 唐初泉州乃今之福州
- 2004年
- 读贵刊2004年第3期晏新志《张臣合墓唐俑品鉴》,文中据张臣合墓志“龙朔三年(663)授泉州刺史”,断“泉州为今福建泉州”,实误。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梁克家《三山志》以及清代编修的《福建通志》、《福州府志》、《泉州府志》等史料,福建在唐初只有泉州、丰州、建州三州,其后增置漳州、
- 黄展岳
- 关键词:唐初
-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考古》的历程--纪念《考古》创刊60周年笔谈被引量:1
- 2015年
- 今年是《考古》创刊60周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作为主编,我的心情十分激动。60年来,《考古》由一个主要报道考古工作信息的通讯类刊物,发展成为现在的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顶级专业杂志,期间经历了一次次社会动荡,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酸甜苦辣,艰辛磨难,只有亲历者才会有切身的体会。60年来,《考古》共出刊579期,刊发文稿总字数大约8500多万。
- 王巍仇士华卢兆荫白云翔朱乃诚朱凤瀚任式楠刘庆柱许宏杜金鹏杜德兰李学勤张长寿陈星灿杨泓赵辉施劲松宫本一夫袁靖高星黄展岳梅建军
-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