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忠

作品数:120 被引量:53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对虾
  • 31篇卵形鲳鲹
  • 27篇饲料
  • 20篇抗氧化
  • 17篇养殖
  • 15篇凡纳滨对虾
  • 13篇消化酶
  • 13篇斑节对虾
  • 12篇幼鱼
  • 12篇免疫
  • 12篇抗氧化能力
  • 10篇盐度
  • 10篇网箱
  • 9篇鱼类
  • 9篇石斑
  • 9篇石斑鱼
  • 9篇消化酶活性
  • 9篇斑鱼
  • 8篇蛋白
  • 8篇营养

机构

  • 116篇中国水产科学...
  • 48篇中国水产科学...
  • 25篇上海海洋大学
  • 18篇广州大学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广东省水产技...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建明工业(珠...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襄阳维恩生物...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广东越群海洋...
  • 1篇三亚热带水产...
  • 1篇广东白鹤生物...
  • 1篇深圳深水网箱...

作者

  • 120篇黄忠
  • 95篇林黑着
  • 53篇黄小林
  • 50篇虞为
  • 41篇李涛
  • 40篇杨育凯
  • 30篇周传朋
  • 30篇王芸
  • 24篇牛津
  • 24篇王珺
  • 12篇吕国敏
  • 10篇舒琥
  • 10篇张加润
  • 9篇陈旭
  • 8篇江世贵
  • 8篇黄建华
  • 8篇陈利雄
  • 7篇刘付永忠
  • 7篇陈义方
  • 7篇蔡云川

传媒

  • 30篇南方水产科学
  • 7篇广东农业科学
  • 7篇动物营养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海洋渔业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水产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渔业质量...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营养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1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1993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对尖吻鲈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富含天然虾青素等活性物质,为评价其在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饲料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雨生红球藻添加量分别为0(C)、0.2%(H1)、0.4%(H2)、0.6%(H3)、0.8%(H4)和1.0%(H5)的6组饲料,投喂尖吻鲈56 d。结果表明,H2、H3、H4和H5组尖吻鲈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其中H3、H4和H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2、H3、H4和H5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2、H3、H4和H5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的丙二醛(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3、H4和H5组实验鱼红细胞数(RBC)和血红蛋白(H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2、H3、H4和H5组的总胆固醇(TCHO)和甘油三酯(TG)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3、H4和H5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2、H3、H4和H5组的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3、H4和H5组的补体4(C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以增重率为目标,尖吻鲈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的最适添加量为0.66%。
虞为陈雪晴杨育凯杨育凯黄小林黄忠黄小林马振华黄忠于刚李涛林黑着
关键词:雨生红球藻尖吻鲈免疫应答
丁香酚对花鲈幼鱼的麻醉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为研究丁香酚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的麻醉效果。采用静水方法在水温(27±1)℃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20、25、30、40、50、60、80 mg/L和100 mg/L)对规格为(21.6±2.75)cm长和(110.3±30.67)g重的花鲈麻醉效果和呼吸频率的影响。25~100 mg/L质量浓度的丁香酚均能使花鲈进入深度麻醉期,且麻醉浓度与平均入麻时间呈负相关,与平均复苏时间成正相关;丁香酚质量浓度为50 mg/L时,麻醉效果较好。低浓度丁香酚20 mg/L对花鲈呼吸频率影响不明显。在质量浓度达到40~100 mg/L时,鱼体由麻醉期(A3)进入深度麻醉期(A4),呼吸频率迅速降低。以50 mg/L丁香酚将花鲈麻醉后再在空气中进行暴露,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暴露时间在2~30 min范围内的复苏率为100%。当时间增加至35、40和45 min时,复苏率降低至66%,33%和0。且暴露时间大于20 min花鲈只能进入恢复期3期(R3)。因此,50 m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花鲈幼鱼的理想麻醉浓度。
虞为吴进喜林黑着林黑着曹煜成文国樑黄忠曹煜成李涛黄小林
关键词:丁香酚幼鱼麻醉
饲料盐藻水平对卵形鲳鲹体色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以初始体质量为(13.88±0.28)g的卵形鲳鲹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盐藻添加量(0.0%、0.1%、0.2%、0.4%、0.8%、1.6%)饲料对其体色和生长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20尾鱼,每日饱食投喂2次(8:00;17:00),试验周期为56d。结果显示,盐藻添加量为0.1%~1.6%时,随着饲料中盐藻水平的提高,卵形鲳鲹背部和腹部黄色值(b*)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饲料中添加盐藻可明显改善卵形鲳鲹体色;与此同时,卵形鲳鲹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盐藻水平的上升呈下降趋势(P>0.05),未添加盐藻的对照组具有最高蛋白质效率和最低饲料系数,且与盐藻添加量为0.4%的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盐藻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饲料盐藻水平对卵形鲳鲹体成分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
杨育凯陈效儒林黑着黄小林黄忠周传朋
关键词:盐藻卵形鲳鲹体色
饲料蛋白中添加虾蛋白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两种蛋白水平下添加虾蛋白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设计6种饲料,以440、480 g/kg两种饲料蛋白与0、10和20 g/kg 3种虾蛋白肽添加量配制。结果显示,相同蛋白水平下,石斑鱼的终末均重和增重率均随着虾蛋白肽水平的上升而先上升后下降,10 g/kg虾蛋白肽组显著高于0、20 g/kg虾蛋白肽组;虾蛋白肽添加量相同时,480 g/kg饲料蛋白组显著高于440 g/kg饲料蛋白组。蛋白质效率、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血清AST和ALT活力、肝脏CAT和T-AOC活力的变化规律与增重率类似。饵料系数、血糖含量和肝脏MDA含量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中添加虾蛋白肽均能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并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但添加量过高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虾蛋白肽适宜添加量为10 g/kg。
黄忠赵书燕林黑着杨小立廖经球周传朋戚常乐
关键词:蛋白水平抗氧化指标
饲料中海洋红酵母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研究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及免疫酶活性的影响,配制6组饲料,分别为对照组、添加1 g·kg^(-1)、2 g·kg^(-1)、3 g·kg^(-1)、4 g·kg^(-1)和5 g·kg^(-1)的海洋红酵母组,投喂初始均质量为(5.22±0.01)g的尼罗罗非鱼,实验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 g·kg^(-1)和4 g·kg^(-1)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1 g·kg^(-1)、3 g·kg^(-1)和5 g·kg^(-1)组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 g·kg^(-1)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1 g·kg^(-1)和2 g·kg^(-1)组(P<0.05),1 g·kg^(-1)、3 g·kg^(-1)和5 g·kg^(-1)组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 g·kg^(-1)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3 g·kg^(-1)、4 g·kg^(-1)和5 g·kg^(-1)组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2 g·kg^(-1)和3 g·kg^(-1)组前肠和中肠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肝脏溶菌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尼罗罗非鱼幼鱼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海洋红酵母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建议添加量为2~3 g·kg^(-1)。
杨铿林黑着夏冬梅周传朋杨莺莺黄忠虞为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消化酶活性免疫酶活性
亚麻酸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探讨了饲料中不同水平的亚麻酸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0.38±0.10)g的卵形鲳鲹幼鱼随机分配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配制6种亚麻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13%、0.59%、1.10%、1.60%、2.10%和2.50%的实验饲料饲喂卵形鲳鲹,每天饲喂2次,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喂含0.59%和1.10%亚麻酸饲料的实验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2.1%组和2.5%组。亚麻酸水平显著影响了实验鱼的肝体比、脏体比、腹脂率、肥满度及其成活率。0.59%组实验鱼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0.13%组和2.50%组。1.10%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饲料中亚麻酸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出卵形鲳鲹幼鱼对亚麻酸的最适需求量为饲料干质量的1.04%。
戚常乐林黑着黄忠周传朋杨育凯虞为赵书燕
关键词:卵形鲳鲹亚麻酸消化酶抗氧化能力
全文增补中
20种石斑鱼属鱼类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应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方法对20种石斑鱼属鱼类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各石斑鱼间的核型进化距离。结果表明:六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xfasciatus)和东大西洋石斑鱼(E.marginatus)核型似近系数最大(0.9986),核型进化距离最小(0.0014),亲缘关系最近;蜂巢石斑鱼(E.merra)和巨石斑鱼(E.tauvina)核型似近系数最小(0.8289),核型进化距离最大(0.1877),亲缘关系最远;20种石斑鱼属鱼类的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表明,具有复杂核型的物种与简单核型物种间表现出较远的遗传距离;本结果将为石斑鱼属鱼类系统演化、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吕国敏黄小林李涛刘付永忠蔡云川马志洲黄忠
关键词:石斑鱼属核型似近系数进化距离聚类分析
丁香酚对黄斑篮子鱼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该研究在水温为(29.3±1.1)℃的自然海水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丁香酚对体质量为(4.83±1.30)g的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在30~8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的入麻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在浅麻时略微上升,深麻时快速下降,直至麻醉过度呼吸停止。研究发现,丁香酚质量浓度在30~100 mg·L^–1时,黄斑篮子鱼幼鱼均能在3 min内进入4期麻醉,4 min内完全复苏,成活率100%。入麻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少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大于8 min时,复苏时间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延长,且复苏率逐渐下降。结果表明,丁香酚对黄斑篮子鱼幼鱼具有入麻快、复苏时间短、复苏率高等优点,是其理想的麻醉剂;建议生产上使用的质量浓度为30 mg·L^–1,且入麻后人工操作不宜超过6 min,若追求更快麻醉,丁香酚质量浓度也不宜超过80 mg·L^–1。
曹晓聪黄小林黄小林林黑着舒琥林黑着黄忠
关键词:丁香酚麻醉
饲料中添加螺旋藻对花鲈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9
2019年
采用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T1)、2%(T2)、3%(T3)、4%(T4)和5%(T5)的6组实验饲料,养殖均质量为(25.49±0.20) 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8周,研究其对花鲈生长、消化酶、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螺旋藻可显著提高花鲈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螺旋藻可以提高花鲈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T3、T4和T5组的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T4和T5组的红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4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T4和T5组的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T4和T5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花鲈饲料中螺旋藻的适宜添加量为4%~5%。
虞为杨育凯杨育凯林黑着黄小林林黑着杨铿黄小林黄忠周传朋杨铿曹煜成黄忠荀鹏伟马振华李涛
关键词:螺旋藻消化酶活性血液学指标抗氧化能力
不同消毒剂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该研究使用碘(I_(2))、二氧化氯(ClO_(2))、甲醛溶液(HCHO)和漂白粉[Ca(ClO)2]4种常用消毒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海水处理后,研究了不同发育期育苗水体总菌和弧菌数量、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幼体成活率以及水体和幼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甲醛组水体的总菌数较低,且弧菌数量最低;2)4种消毒剂组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漂白粉组最低;3)甲醛组幼体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消毒剂改变了育苗水体和幼体的菌群结构和优势菌丰度,育苗水体菌群组成比幼体更为复杂,且早期阶段比后期复杂。其中,无节幼体(N_(6))—溞状幼体(Z_(1))阶段水体优势菌属主要为OM43_clade、食烷菌属(Alcanivorax)、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黄杆菌属(Tenacibaculum)、水栖菌属(Enhydrobacter)、泥滩微菌属(Gilvibacter)等,糠虾幼体(M1)—仔虾(P1)阶段水体中优势菌属有东吉科拉属(Donghicola)、黏着杆菌属(Cohaesibacter)、Phaeodactylibacter、念珠菌属(Candidatus-Cquiluna)和鲁杰氏菌属(Ruegeria),而幼体中的优势菌属有弧菌属(Vibrio)、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微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嗜甲基菌属(Methylophaga)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张文伟黄忠段亚飞段亚飞林黑着黄建华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消毒剂成活率菌群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