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文婷

作品数:35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1篇成矿
  • 20篇矿床
  • 14篇斑岩
  • 13篇矿田
  • 12篇锆石
  • 8篇多金属
  • 8篇岩体
  • 8篇铜矿
  • 7篇同位素
  • 7篇钼矿
  • 7篇成矿分析
  • 6篇紫金山
  • 6篇锆石LA-I...
  • 6篇金属矿
  • 6篇U-PB年龄
  • 5篇多金属矿
  • 5篇铜矿床
  • 5篇铜钼矿
  • 5篇紫金山矿田
  • 4篇岩浆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广西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钦州学院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紫金矿业集团...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35篇黄文婷
  • 33篇梁华英
  • 17篇伍静
  • 13篇张健
  • 10篇林书平
  • 10篇邹银桥
  • 9篇王春龙
  • 7篇王秀璋
  • 5篇胡春杰
  • 4篇包志伟
  • 4篇李晶
  • 3篇孙卫东
  • 3篇王广强
  • 2篇何国朝
  • 2篇许继峰
  • 2篇陈衍景
  • 2篇张玉泉
  • 2篇刘莎
  • 1篇王翠芝
  • 1篇孙亚莉

传媒

  • 8篇大地构造与成...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岩石学报
  • 5篇矿物学报
  • 2篇第五届全国成...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中酸性岩黑云母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Cu和Sn在中酸性岩浆作用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明显不同,少见2种类型矿床与同一岩浆作用共生。滇东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矿床和燕山期岩浆岩联系紧密, Sn-Cu共生,都达超大规模,国内外罕见。目前对个旧矿田Sn-Cu共生控制因素探讨不多。本研究通过矿区二长岩、似斑状花岗岩及其中暗色包体和等粒状花岗岩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探讨区内岩浆氧逸度及挥发相组成特征,分析其与区内形成Sn-Cu组合矿床的关系。二长岩和似斑状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中的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等粒状花岗岩中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似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岩浆氧逸度较高,位于HM缓冲线附近,具较高Cl/F值;等粒状花岗岩浆氧逸度低,分布在NNO缓冲线附近,具较低Cl/F值,表明个旧矿田既发育高氧化及高Cl/F值岩浆,也发育还原及低Cl/F值岩浆。高氧化、高Cl/F值岩浆演化及出溶流体有利于形成Cu矿床,而还原、富F岩浆岩的形成与演化则更有利于形成Sn矿床。因此,个旧矿田Sn-Cu共生可能与区内发育2套性质不同的岩浆系统有关。
解世雄陈喜连黄文婷张健张健欧阳柳芸梁华英
关键词:黑云母
广西五圩矿田箭猪坡铅锌锑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特富矿体形成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箭猪坡矿床是广西丹池成矿带南段五圩矿田中最大的Pb-Zn-Sb多金属矿床。矿床主要由早阶段特富大脉状闪锌矿-脆硫锑铅矿矿化和晚阶段脆硫锑铅矿-闪锌矿-碳酸盐-石英脉状矿化组成。本文分析了箭猪坡矿床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石英、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及盐度,探讨特富矿体形成的控制因素。两种矿化类型包裹体主要由含CO_2包裹体和水溶液包裹体组成。早阶段特富大脉状矿化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0~290℃,集中在220~290℃之间,盐度为3.6%~13.6%。晚阶段脉状矿化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350℃,集中在240~310℃之间,盐度为1.4%~12.0%。富CO_2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有机质中低温热降解、有机质还原、岩浆出溶及夕卡岩化。箭猪坡矿化产于泥盆系破碎带中,晚于华南地区变质作用;矿床成矿温度(220~310℃)远大于有机物热降解释放大量CO_2的温度(约150℃);矿床深部发育Sn矿化,表明成矿流体具还原性,不太可能含有大量而区内非夕卡岩化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热液只含有少量CO_2。因此,初步认为箭猪坡矿床富CO_2流体主要与深部夕卡岩化作用有关,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含少量甲烷、沥青质等有机质,表明成矿过程有盆地卤水混入。早阶段特富矿体成矿流体在温度–盐度图上显示中高温中高盐度和低温低盐度流体混合特征,而晚阶段脉状矿化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分布较为分散,暗示晚阶段脉状矿化成矿过程主要经历了冷却降温,流体混合较弱。这表明成矿流体大规模混合是形成特富矿体的关键控制因素。依据富CO_2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夕卡岩化作用,初步推测五圩矿田深部有寻找夕卡岩型矿床良好前景。
张健黄文婷黄文婷梁华英梁华英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闪锌矿
桂东北苗儿山-越城岭东北部界牌钨铜矿成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华南加里东成矿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南岭地区发育众多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钨锡等矿床,是世界稀有稀土矿床重要基地。近年来南岭成矿带在印支期的成矿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梁华英等,2011;伍静等,2012),而对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则相对关注不多。目前对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是否成矿或具有成矿潜力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认为其成矿概率较小(华仁民等,2013;陈顺波等,2013)。苗儿山-越城岭是南岭西段出露最大的复式岩体,多数观点认为其主体形成于加里东期(周新民,2007),
林书平伍静黄文婷邹银桥张健张健
关键词:桂东北成矿潜力印支期
藏东-三江带新生代钾质岩浆斑岩成矿关键制约条件分析被引量:1
2025年
三江带在新生代印亚陆陆碰撞过程中形成了一条近南北向展布长度超过1500km的钾质岩浆岩带,并在北段形成了玉龙超大型斑岩成矿带,在中段、南段也形成零星分布的斑岩型矿床。本文选取三江岩浆岩带中段、南段3个新生代贫矿钾质岩体中未发生蜕晶化的岩浆锆石进行SIMS水含量和氧同位素、LA-ICP-MS微量元素及Lu-Hf同位素分析,对比玉龙带同期的钾质成矿斑岩,综合分析控制钾质岩浆大规模斑岩成矿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矿岩体锆石ε_(Hf)(t)值为-6.00~2.70,平均-2.94,显著低于玉龙带内多个成矿斑岩体的锆石(-3.37~6.63,平均2.68),表明贫矿的岩浆源区含有更多古老地壳物质,而北段的玉龙成矿带斑岩含更多新生下地壳物质。3个贫矿岩体锆石水含量及OH-含量较高(平均(734±184)×10^(-6)和(14±4)apfu×1000),与北段玉龙带中超大型斑岩矿床的锆石水含量相似(平均(640±213)×10^(-6)和(12±5)apfu×1000),且显著高于中型斑岩矿床的锆石水含量(平均(335±181)×10^(-6)和(5.3±3)apfu×1000),表明三江带中段、南段的区域挤压应力作用相比北段的更强、贫矿岩浆储存深度更深,锆石结晶时的压力更高。贫矿岩体的锆石中未见原生流体包裹体,表明高压抑制了岩浆早期出溶流体,不利于萃取金属与成矿。我们提出富含新生下地壳物质的岩浆源区、挤压-伸展转换的构造应力背景、岩浆富水且在演化早期出溶流体是控制三江带北段新生代钾质岩浆形成大规模斑岩成矿带的重要因素;而三江带中段、南段的岩浆源区含更多古老地壳物质,处于挤压应力背景,可零星成矿,但难以形成斑岩矿床成矿带。此外,我们的研究还表明锆石水含量受结晶时岩浆水含量、岩浆储存深度与区域应力场控制,由于不同构造背景的区域应力条件不同,锆石水在不同构造背景岩浆水含量对比的应用需谨慎。
黄文婷黄文婷夏小平夏小平洛桑尖措杨洋朱吉涛梁华英
闽西南紫金山矿田英安玢岩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
福建紫金山矿田英安玢岩,四方岩体和萝卜岭岩体岩体都是华南中生代区域伸展作用体制下的产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钙碱性岩系;英安玢岩与四方岩体和萝卜岭岩体存在同源岩浆演化关系,岩体从早到晚岩浆的氧逸度逐渐增高,岩浆在形成演化过程...
胡春杰黄文婷包志伟梁华英王春龙
关键词:同位素年代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含矿斑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藏东缘玉龙斑岩铜矿带是中国重要的产于碰撞造山环境下的斑岩铜矿带,其全长约300千米,主要由1个超大型、2个大型、2个中型斑岩铜矿床及一系列斑岩型矿床(点)组成。玉龙斑岩铜矿带大规模矿化主要位于矿带北段,南段矿化规模相对较小,目前发现的多为小型矿床(点)。为了深入了解玉龙斑岩铜矿带时空演化及南北段矿化规模差异的控制因素,本文分析了玉龙斑岩铜矿带南段色礼、马牧普和总郭这3个矿化点矿化斑岩体锆石LA-ICP-MSU-Pb年龄、地球化学组成及色礼矿化斑岩体锆石Hf同位素。色礼、马牧普和总郭含矿斑岩分别为二长花岗斑岩、正长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三者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别为39.4±0.2Ma(MSWD=1.10)、38.5±0.3Ma(MSWD=1.79)和39.4±0.2Ma(MSWD=1105)。矿化斑岩体为偏铝质,具有富碱、高钾(K2O/Na2O=1.2~2.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弱Eu负异常特征。3个矿化斑岩具有较高的Sr/Y比值,且都发育角闪石斑晶,呈现富水岩浆特征。色礼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εHf(t)为-2.7-2.8,平均值为-0.4,显示壳幔混合源区特征,并且其明显小于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体锆石εHf(f)值(4.2)。玉龙斑岩铜矿带南北段含矿斑岩体形成时代相近,都形成于碰撞造山走滑构造背景。玉龙超大型矿床矿化斑岩锆石εHf(t)值明显大于色礼矿化点斑岩体锆石εHf(t)的值,表明矿床规模和岩浆源区物质含幔源物质多少有关,更多亏损地幔物质或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更有利于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玉龙斑岩铜矿带南北段成矿规模差异可能为北段斑岩体含更多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所致。
陈喜连黄文婷邹银桥梁华英张健张玉泉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锆石年龄地球化学特征
滇西腾冲麻栗坝钼-铜-铅-锌矿床锆石LA-ICP-MS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麻栗坝钼铜铅锌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成矿带的西南端,赋矿岩体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于腾冲花岗岩带古永复式岩体小龙河序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8.6±1.2 Ma,属于燕山晚期,相当于晚白垩世;矿体中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78.5±3.7 Ma,略晚于成岩时间,为本区首次获得的精确成矿年龄.其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麻栗坝钼铜铅锌矿床成矿年龄、成矿岩体年龄接近,约为78 Ma,与小龙河岩体年龄(79~6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矿床的热液演化活动时间较短,矿化和成岩均发生在岩浆活动的早期阶段.它们同为燕山晚期,是在新特提斯洋渐次东向俯冲过程中地壳加厚重熔引发的岩浆活动与热液作用的产物.
王广强刘中华高小林伍静黄文婷邹银桥林书平梁华英
关键词:锆石LA-ICP-MSU-PB年龄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铜钼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成矿岩浆特征研究
本文在对罗卜岭赋矿斑岩体矿物组成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析了赋矿斑岩体时代、锆石Ce4+/Ce3+比值及氧逸度特征。这些工作对深入了解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田成矿系统...
黄文婷胡春杰李晶梁华英伍静王春龙包志伟陈衍景王秀璋
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流体
文献传递
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铜钼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成矿岩浆高氧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7
2013年
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是紫金山Cu-Au-Mo浅成低温-斑岩矿田内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本文在岩芯及光薄片系统观察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化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及锆石Ce4+/Ce3+比值。罗卜岭赋矿斑岩体可分为两期,早期为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及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晚期为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早期角闪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和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分别为103.7±1.2Ma,MSWD=0.33和103.0±0.9Ma,MSWD=1.00;晚期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97.6±2.1Ma,MSWD=6.00。罗卜岭成矿斑岩基质普遍发育硬石膏,两期成矿斑岩锆石都具较高的Ce4+/Ce3+平均值,在630~770之间,高于区内非成矿花岗岩锆石的Ce4+/Ce3+平均值(182~577),显示罗卜岭斑岩矿床成矿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征。据罗卜岭斑岩矿床的形成时代、高氧逸度岩浆特征,结合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背景,我们初步认为罗卜岭斑岩矿床的形成可能和中生代古太平洋向北西西方向俯冲有关。
黄文婷李晶梁华英王春龙林书平王秀璋
关键词:斑岩铜钼矿床花岗闪长斑岩
广西芒场矿田岩浆作用与锡成矿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广西丹池成矿带发育麻阳、芒场、大厂、北香和五圩等多个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过去对丹池成矿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厂矿田,而对矿带北段岩浆作用了解不多。芒场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北端,出露多条岩脉。芒场矿田热变质及矿化蚀变分带特征表明,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及下部隐伏细粒花岗岩与锡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与锡矿化关系密切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锆石U-Pb年龄以及锡多金属矿床中锡石U-Pb年龄,以探讨其成岩成矿时代及成锡花岗岩特征。芒场矿田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锆石U-Pb年龄为89.9±1.4 Ma,与锡多金属矿床锡石U-Pb年龄(88.4±1.3 Ma)基本一致,表明芒场矿田锡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主要发生在~89 Ma。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含S型花岗岩特征矿物白云母,具高的A/CNK值(远大于1.1),表明其为S型花岗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中含年龄为1350~799 Ma的继承/捕获锆石,结合其Rb、Sr、Ba等元素特征,表明其主要由元古宙富黏土质基底部分熔融形成。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的稀土元素具强烈的Eu负异常、呈现四分组效应,样品具有低的Nb/Ta和Zr/Hf值,表明岩浆发生高分异,有利于锡在岩浆中富集。细粒白云母花岗岩脉与深部细粒花岗岩相关,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利于锡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富集及形成锡矿床。
廖娟伍静黄文婷欧阳柳芸陈喜连解世雄梁华英
关键词:锡多金属矿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