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起
- 作品数:80 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MRI动态增强技术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技术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技术诊断,并于术后实施病理学诊断,将MRI分期结果同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肿瘤35例呈类圆形,15例呈不规则形;T1W1呈低信号11例,等信号39例;T2W1信号均较强;MRI显示率为100%,其中侵犯宫颈全层16例,侵犯部分间质18例,侵犯阴道16例;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4%。结论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实施分期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
- 林光耀黄文起
- 关键词:宫颈癌
- 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128层高速CT低剂量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采用128层Philips高速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128层Phillips高速CT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普通6排螺旋CT筛查。结果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128层Philips高速CT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样癌性病灶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 李玉舟郑吟诗李春荣李依明黄文起
-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男182例,女84例,年龄16~56岁,平均38岁。其中车祸损伤144例,运动损伤68例,其他54例。损伤类型,骨折31例,骨挫伤106例,软骨骨折11例,半月板损伤224例,韧带损伤198例,关节积液212例。结果:31例骨折表现为线状长T1长T2信号影;106例骨挫伤表现为斑片状等或长T1WI、等或长T2WI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边界不清;11例软骨骨折表现为软骨信号连续中断或凹陷,出现异常信号;224例半月板损伤表现为半月板低信号影内出现不同形状高信号灶;198例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增厚、扭曲,韧带移行区有长T2信号和(或)短T1信号;212例关节积液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血肿可见短T1高信号。结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黄文起单崴孙化
-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MRI诊断STIR序列软骨骨折短T1信号斑片状
- 256层CT容积扫描对不典型肾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256层CT容积扫描在不典型肾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肾癌的CT资料,并分析其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特征。结果 12例中,10例为单发(囊性肾癌9例,含脂肪肾癌1例),2例为浸润性肾癌。不典型肾癌有其特征性CT表现。结论 256层CT容积扫描可全面显示病变特征,在不典型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李春荣温琳峰陈思争郑吟诗黄文起李玉舟李依明
- 关键词:肾癌CT诊断多排螺旋CT
- 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患者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明确患者T、N、M三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20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为基准,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显示: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2.11%(35/38),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9.05%(29/42),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7.50%(39/40)。CT平扫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横断面可见直肠壁增厚明显(呈环形或半环形),官腔变窄,密度均匀;CT增强扫描图像中,动脉期显示横断面增厚,直肠壁明显强化,静脉期显示直肠管壁增厚且持续强化,延迟期显示增厚管壁呈持续强化并管壁水肿较为明显,肿块CT值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升高。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良好显示肝脏血管瘤的典型影像特征,能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李晋荣黄文起
- 关键词:直肠癌螺旋CT多期扫描
-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和MRI特征分析(附6例报告)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6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的临床及MRI特征,提高临床对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影像认识。方法选取6例经皮肤活检确诊的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6例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临床症状不一,但头颅MRI检查显示明显对称性脑白质病变,T_(2)WI和T_(2)flair序列出现对称性高信号,T_(1)WI低信号,DWI均可见皮质、髓质交界区高信号,以双侧额叶明显,DWI高信号在双侧额叶与顶叶交界区呈断崖样缺失;2例双侧基底节区出现斑片状T_(2)WI高信号;1例小脑半球中部蚓部旁(蚓旁区)出现T_(2)flair高信号;1例胼胝体区出现T_(2)flair高信号。结论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头颅MRI检查特别是DWI序列对成人型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生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侯效芳梅博惠赵福涛田一平黄文起
- 关键词:神经元磁共振成像
-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MRI诊断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磁共振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25例:单纯型11例、复杂型14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8例、合并室间隔缺损4例、房间隔缺损2例。全部病例MRI检查包括SE序列、CineMRA及对比增强MRA,所有患者均做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5例患者磁共振均可轻清晰显示病变范围、程度、类型,明显优于心脏超声诊断,与手术所见一致。磁共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准确率为100%,诊断主动脉并发畸形的准确率为78%。结论磁共振可清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类型、范围、程度及伴随畸形,基本可代替心血管造影,对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均有很大帮助。
- 李保灿黄文起高素花单威
-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磁共振成像
-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的统计学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366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366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有1726例伴有椎间盘退变,占72.95%(1726/2366)。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与性别、年龄、职业、外伤也有一定关系,本组病例男性占60.78%(1438/2366),女性占39.22%(928/2366),有明确外伤史者占60.40%(1429/2366)。本组病例共发现6个家族上下两代24人均患该病,占1%(24/2366)。结论:导致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因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生物学因素,又有力学因素,其中椎间盘退变与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
- 黄文起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统计学腰腿疼肌肉髓核
- 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征象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征象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其中5例为双侧乳腺癌,83例为单侧乳腺癌(左侧43例、右侧40例)共检查乳腺癌原发病灶93个。使用1.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配合专用线圈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记录肿块大小、表观扩散系数、时间-信号强度、肿块形状、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术中留取乳腺癌病灶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情况,以阳性表达细胞<10%为阴性,≥10%为阳性。结果93例乳腺癌原发病灶样本磁共振动态增强后的图像均表现为肿块样强化。肿块形状:卵圆形19例,不规则形74例;肿块边缘情况:毛刺34例,清晰14例,不规则45例;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不均质56例,均质6例,环形31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流出型48例,平台型40例,流入型5例。93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均经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非特殊癌;其中孕激素受体阳性67例(72.04%),阴性26例(27.96%);雌激素受体阳性71例(76.34%),阴性22例(23.66%);增殖细胞核抗原≤15%27例(29.03%),>15%66例(70.9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20例(21.51%),阴性73例(78.49%)。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孕激素受体呈负相关,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孕激素受体呈负相关(均P<0.05),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强化特点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呈负相关(均P<0.05);肿块大小、时间-信号强度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呈正相关(均P<0.05),肿块形状、肿块边缘情况、肿块内部
- 张潇黄文起田一平
-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免疫组化指标
- MRI常规序列结合DWI在诊断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究磁共振常规序列(T_(1)WI、T_(2)W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83例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转移者进行MR常规序列及DWI扫描,对照术后病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方面,常规序列联合DWI稍高于DWI,但二者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DWI假阳性率三者中最高,特异度低于常规序列及常规序列联合DWI。在假阴性率方面常规序列联合DWI表现最低。每两种方法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序列联合DWI诊断准确率更高,在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 董备黄文起林光耀
-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