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斌

作品数:69 被引量:73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文化科学
  • 2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9篇教育
  • 18篇人力资本
  • 18篇资本
  • 13篇劳动力
  • 12篇实证
  • 11篇实证研究
  • 10篇农村
  • 9篇义务教育
  • 8篇义务
  • 8篇教育收益
  • 8篇扩招
  • 8篇高校
  • 8篇高校扩招
  • 8篇财政
  • 7篇收入差距
  • 6篇学业
  • 6篇学业成绩
  • 6篇教育收益率
  • 6篇扩招政策
  • 6篇回报

机构

  • 68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中央教育科学...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悉尼大学
  • 1篇切斯特大学

作者

  • 69篇黄斌
  • 37篇方超
  • 6篇汪栋
  • 4篇徐彩群
  • 2篇高蒙蒙
  • 2篇苗晶晶
  • 2篇钟晓琳
  • 2篇钟宇平
  • 2篇曾迪洋
  • 2篇姜晓燕
  • 2篇金俊
  • 1篇王静
  • 1篇查晨婷
  • 1篇罗英姿
  • 1篇郝秀宁
  • 1篇孔繁盛
  • 1篇苏尚锋
  • 1篇钟景迅
  • 1篇董云霞
  • 1篇吴美华

传媒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教育与经济
  • 5篇教育经济评论
  • 4篇全球教育展望
  • 3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宏观质量研究
  • 2篇开放教育研究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教育科学
  • 2篇教育研究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经济评论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年份

  • 3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评述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的数据样本、估计方法与我国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估计水平总体偏低及其各种解释回顾,分析以往估计结果在地区、教育层级、性别、年龄与行业之间的差异特征。同时,探讨教育在促进农民劳动迁移和收入来源多样化,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钟晓琳黄斌
关键词:个人教育收益率
现实与政策意图之间的偏差——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革的历史与展望被引量:9
2010年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变革过程。本文基于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先回顾了1978-200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再就现实偏离政策意图之原因与后果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2000年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之变革内容,并提出了未来三个重要的制度变革方向,即制度的独立化、决策的民主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技术化。
黄斌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政策意图历史变革
城镇化进程中教育人力资本收敛性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理论假说与现实证据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经济收敛假说,检验教育人力资本的收敛特征,利用面板门槛回归与空间计量的方法,探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长期增长趋势,利用变异系数法测得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离差在样本期内呈下降趋势,省域教育发展满足a收敛条件;初期教育投入与后期增长的反向运动趋势,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在落后省域的后期增长率更高,并在样本期内不断逼近发达省域,从而满足绝对与条件B收敛的特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相对中部地区更为离散,东、中、西三大区域并不具备组内差距缩小而组间差距扩大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城镇化对教育人力资本的非线性影响仅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人口城镇化率越过0.845的拐点后,区域劳动力转移对教育收敛的促进作用可达91.5%。人力资本收敛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态势显著,但局域自相关性却存在显著差异,教育人力资本收敛对邻近省域的空间辐射效应则高于静态收敛。
方超黄斌
关键词:人力资本城镇化门槛效应
义务教育财政成本:因素甑别与指标构建——基于江苏省1999-2007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化方法和成本函数法,甄别义务教育成本影响因素,构建并测算了江苏省各市县义务教育成本指标。研究发现:生均自有财政收入、学生人数、地区类别变量、教育财政程度与生均教育事业费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成本调整之后的生均教育事业费在各市县之间差异缩小,说明考虑义务教育财政成本指标对地方教育支出需求的影响,并将其纳入财政转移支付设计之中,将有助于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吴美华张慧王静黄斌
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
教育扩张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基于分位数处理效应的异质性估计被引量:14
2020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检验了经济转型时期两次教育扩张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教育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改革更有利于提高女性收入,而高校扩招则对男性具有更强的个体增收效应;进一步通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基础教育能够提高低收入男性与高收入女性的非农收入,高校扩招对于缩小男性工资差距具有"公平效应",但对女性却存在"马太效应";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则发现,教育扩张能够缩小因人力资本因素引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对于推动不同群体非农收入的平等化具有积极意义。据此,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女性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或许能够更好地释放教育在减贫中的分配性功能。
方超黄斌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教育扩张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
从经济增长到索罗残差:教育人力资本与省域技术效率的变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我国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法(SFA),探讨了教育人力资本与省域技术效率变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在样本期内不断递增致使省域差距呈收敛态势;经济增长表现出对物质资本较强的依赖性,致使教育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分样本回归表明物质资本与教育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升,并未表现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经济落后省域的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可通过"追赶效应"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实现对经济发达省域的赶超。
方超黄斌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技术进步
中国农村初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12年
本文利用2010年浙江、安徽、陕西三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倾向于毕业后接受普通高中教育,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意愿较低。多项逻辑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初中学生的分流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选择主要受制于个人的学业成绩,而家庭经济状况则对学生在直接就业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选择影响甚大。是否知晓国家对农村中职学生的助学金政策不会改变学生的选择意愿。本文认为,中央政府未来应考虑逐步取消普通高中学生与中等职业学生"1︰1"的招生计划,调整对农村中等职业学生助学金的资助标准,并对"一刀切"式的资助模式进行改革。
黄斌徐彩群姜晓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意愿助学金政策
关于中国地方小学教育财政支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基于2001年县级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化方法,对中国地方小学财政支出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包括:(1)中国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行为符合"财政幻想"假说,一般性和专项财政资助对于地方小学事业支出同时具有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对于税收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其对于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2)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用上级政府的财政资助(而非自有财政收入)来支付小学教育的事业开支;(3)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资助对于地方小学事业支出具有冲减性或几近于完全替代性的影响;(4)财政分权化对于地方小学事业支出具有负面影响,但该负面影响会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减弱。
黄斌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小学教育财政支出
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的收入差距——兼论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机制被引量:14
2018年
利用我国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造双对数模型,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生教育扩展、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有着积极影响,研究生教育的静态减贫效应明显;教育扩展、教育分配与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同导致了人力资本积累的辐射效应扩大了临近地区的收入差距,但空间效应显示出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1%,对临近地区收入差距缩小的辐射效应可达2.6%。
方超罗英姿黄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人力资本收入差距
“近朱者赤”:良好的同伴会产生正向影响吗?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探讨了同伴效应对学生个体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同伴效应对学生个体的英语成绩影响最大,同班同学成绩每提高10分,学生个体成绩将会提高4.62分。其次,加入同伴成绩的平方项和方差以探讨同伴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同伴效应中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同班同学成绩的方差对学生个体成绩产生负向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有可能存在班级学生能力的异质性不利于提高个体学业成绩的情况。再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同伴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匹配前还是匹配后,拥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伴群体的学生个体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学习成绩,再次证明同伴效应的存在。最后,进一步筛选出同伴在相同班级的样本,结果显示拥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同伴群体的学生个体的成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学习成绩。
杨洲黄斌
关键词:学业成绩匹配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