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珊 作品数:7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深圳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更多>>
2-取代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的微波合成与表征 2010年 采用2-取代基苯并咪唑化合物、氯化铜为原料、丙酮或2-丁酮为溶剂,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2-苄基苯并咪唑(BIm_a)和1-(对甲氧基苄基)-2-(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BIm_b)的铜配合物,收率分别为80%和75%。测得BIm_a和BIm_b铜配合物熔点分别为144.7~145.8℃和224.5~226.0℃。应用摩尔电导率、XRD、紫外光谱、SEM和热分析测试对目标配合物进行表征,摩尔电导率、紫外和红外光谱解析表明,2-取代苯并咪唑配体与Cu(Ⅱ)发生了配合反应;XRD和SEM表征证明晶型为单斜晶系;热分析得出BIm_a、BIm_b和氯化铜的配位数分别为1和1/2。 邱琦 黄旭珊 吕维忠 曹慧群 王芳 罗仲宽关键词:微波 功能材料 PbTe微晶的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2010年 文章以Te粉和Pb(NO3)2为原料,在NaOH和KBH4的作用下通过水热法制备PbTe微晶,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PbTe样品进行了表征。以本方法合成的PbTe在碱性溶液中结晶良好。此外还讨论了PbTe微晶的形成机理。 李金玉 黄旭珊 陈炜灿 王小凤 吕维忠关键词:PBTE 微晶 水热法 纳米ITO/WPU复合隔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氧化铟锡(ITO)纳米粉体,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WPU),再以自制的WPU与ITO湿浆采用共混法制备纳米ITO/WPU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并对涂层的基本性能、光学性能、隔热性能等指标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ITO/WPU涂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了9.28MPa、268%;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和足够的可见光区透明度,可见光透射率达80%以上;红外线透过率小于25%。 吕维忠 翁文剑 黄旭珊 潘亚美 刘波 罗仲宽关键词:溶胶-凝胶 有机无机杂化 共混法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铋掺杂氧化锡 被引量:3 2011年 以SnCl4.5H2O和Bi(NO3)3.5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铋掺杂氧化锡(BTO)纳米粉体,考察了反应温度、滴定终点pH、铋掺杂量、煅烧温度和分散剂PEG-600对所得的纳米BTO粉体物相、晶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对粉末的前驱体进行综合热分析(TG-DTA),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得到共沉淀法制备纳米BTO粉体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60℃,滴定终点pH=3,煅烧温度600℃;该条件下制得BTO粉体的电阻率最小为3.48Ω.cm。 黄旭珊 吕维忠 罗仲宽 宋力昕关键词:纳米粉体 化学共沉淀法 晶体结构 电阻率 功能材料 影响纳米ITO透明隔热涂料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10 2010年 以纳米氧化铟锡(ITO)为隔热功能性材料,以丙烯酸树脂为成膜剂,采用共混法将无机ITO和有机丙烯酸进行复合得到纳米ITO透明隔热涂层材料。研究了ITO不同用量对涂层可见光透过率、红外线透过率、紫外线透过率以及热学、机械性能的影响,优化了ITO在纳米透明隔热涂层中的用量,比较了不同成膜剂用量对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ITO透明隔热涂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了9.28 MPa、268%。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可见光透过率达80%以上,红外线透过率小于10%。 黄旭珊 潘亚美 吕维忠 罗仲宽关键词:透明隔热涂料 光学性能 隔热效果 丙烯酸树脂 水热法合成PbTe微晶及其微观形貌表征 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PbTe微晶,研究水热法合成PbTe微晶工艺过程中碲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碱加入量、还原剂及表面活性剂等对PbTe微晶形貌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制备的PbTe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控制不同的合成工艺可制备得到立方体、花状和树突状等多种形貌的PbTe微晶. 吕维忠 李金玉 黄旭珊 王小凤 黄希 刘波 罗仲宽关键词:热电材料 微晶 晶体形貌 水热法制备纳米铋掺杂氧化锡粉末(英文) 被引量:1 2012年 以SnSO_4、Bi(NO_3)_3·5H2O和H_2O_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的合成了纳米铋掺杂氧化锡,并采用TG-DTA、XRD和SEM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物已结晶完整:Bi^(3+)取代了Sn^(4+)进入SnO_2晶格中,产物中没有铋的杂相:水热反应温度越高,晶粒尺寸越大:所得BTO纳米粉体的粒径为60~80 nm。 黄旭珊 黄希 谭艳 吕维忠 罗仲宽 宋力昕关键词:纳米粉体 水热法 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