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晓荣

作品数:89 被引量:5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水利工程
  • 21篇天文地球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5篇水资源
  • 13篇径流
  • 10篇需水
  • 10篇流域
  • 9篇灌区
  • 8篇都江堰灌区
  • 8篇水文
  • 7篇水量
  • 7篇气候
  • 6篇需水量
  • 6篇生态需水
  • 6篇气候变化
  • 5篇地下水
  • 5篇云模型
  • 5篇生态
  • 5篇资产
  • 5篇资产负债
  • 5篇资产负债表
  • 5篇黄河
  • 5篇降水

机构

  • 87篇四川大学
  • 15篇中国水利水电...
  • 9篇黄河勘测规划...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淮河水利委员...
  • 1篇成都勘测设计...
  • 1篇吉林省水文水...
  • 1篇四川省水利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9篇黄晓荣
  • 12篇梁川
  • 10篇马凯
  • 8篇杜军凯
  • 7篇蒋红霞
  • 7篇杨鹏鹏
  • 7篇张新海
  • 7篇裴源生
  • 7篇李晶晶
  • 4篇李文华
  • 4篇李煜刚
  • 4篇邹用民
  • 4篇赵静薇
  • 4篇周星宇
  • 3篇杨立彬
  • 3篇殷彤
  • 3篇付强
  • 3篇张海涛
  • 3篇赵洪彬
  • 3篇李俊

传媒

  • 5篇中国农村水利...
  • 5篇水电能源科学
  • 5篇人民长江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人民黄河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3篇水利水电技术...
  • 3篇第六届中国水...
  • 2篇水力发电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西北水电
  • 2篇四川水利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中国水论坛第...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水利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沙江上游近60年径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13
2019年
利用金沙江上游1954年~2013年的径流资料及相应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回归、5a滑动平均、M-K突变分析、累积距平等方法探究了金沙江上游径流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当地气候之间的联系。分析表明,1954年~2013年间上游年径流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而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年降雨量与年平均气温在分析时段内均无突变点;年降雨与径流呈显著正相关,而气温对径流量的影响比较小。气候变化对该区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
魏晓玥黄晓荣潘荦张浪
关键词:径流变化气候金沙江
典型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论证范围划定的研究
在平原区地下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论证范围大小的合理划分和确定是顺利进行论证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因素。由于平原区特有的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势,单纯以完整和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来划分论证范围,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工作...
蒋红霞黄晓荣杜军凯
关键词:平原区地下水
文献传递
长距离输水跨界损失分摊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加强用水统计管理、提高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或区域长距离输水工程众多,输水损失在各个行政单元如何分摊一直是用水总量统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用水统计又是其中主要和关键的内容。针对我国南方灌区现状渠系复杂、农业用水供用耗排监测设施不足以支撑区域用水统计问题,为了规范用水统计口径、提高灌区用水统计精度,探索大型长距离输水工程中跨界损失分摊问题,以成都市郫都区和德阳市中江县为例,立足水循环过程,建立三个尺度的水量平衡方程,从用水端反推行政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并借助较高的非农用水监测精度推求区域用水量。根据不同行政区域到引水渠首的距离长短合理分配跨界损失系数,进而计算分析跨界损失分摊水量。结果表明,若考虑长距离跨界输水损失分摊,2019年郫都区总用水量与红线接近,而中江县因距离引水渠首较远,跨界损失较大,总用水量会超过红线;为实现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平衡,都江堰灌区在考虑长距离输水损失分摊时应考虑各县(市、区)的实际差异,对各地区红线进行动态管理。研究成果可为全国有关跨流域或区域长距离调水工程计算跨界输水损失分摊提供技术参考。
王延珺张海涛杜军凯黄晓荣
关键词:农业用水都江堰灌区水资源地下水
基于玉米生育期灌溉需水量的都江堰灌区水资源调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都江堰灌区玉米各生育期灌溉需水量,进行合理的都江堰灌区水资源调控。【方法】收集2000—2015年都江堰灌区8种气象因子,计算2000—2015年玉米生育期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水分盈亏指数和灌溉需水量;利用月灌溉用水量模型,将灌溉用水量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分配,使各分灌区玉米产量最大,确定各分灌区各生育期玉米灌溉用水量。【结果】都江堰灌区玉米多年平均需水量为376 mm,多年平均有效降水量为368mm,多年平均水分盈亏指数为-0.24,灌区玉米全生育期总灌溉用水量为4.2亿m^(3),其中外江灌区为0.3亿m^(3),毗河灌区为0.44亿m^(3),通济堰灌区为0.19亿m^(3),黑龙滩灌区为0.44亿m^(3),人民渠一处灌区为0.96亿m^(3),人民渠二处灌区为1.12亿m^(3),东风渠灌区为0.75亿m^(3)。【结论】都江堰灌区玉米生育期需水量变化不明显。在拔节期、抽雄期、乳雄期,灌溉需水量较大,需要及时补水。部分灌区出现幼苗脱水,需要实行平原丘陵灌区错峰调度,平原直灌区向丘陵灌区输水,丘陵灌区囤蓄水量。
周子钰叶春姬辰王延珺潘若云黄晓荣
关键词:都江堰灌区玉米灌溉需水量水资源调控
基于综合赋权法的岷江水量分配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为提升岷江水资源分配效益及合理性,从水资源管理及考核成效角度入手,建立包括取用水监管率、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下泄流量预警等指标在内的水量分配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定量计算各取水城市取水量,并分析各指标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取水量分配结果与实际分水结果在排序上总体一致,岷江中游成都、眉山等城市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可为岷江水资源调度与水权交易提供依据;取用水监管率与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率在6个新指标中权重较大,对推动构建新的水量分配指标体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分水结果兼顾了河流健康与水环境要求,同时将水资源管理效益与分水直接挂钩,可为实际分水提供参考,并促使各地区有侧重地持续做好水资源管理及考核相关工作。
任文辉黄晓荣崔萌张敏崔强
关键词:水量分配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
变化环境下岷江上游开发利用红线研究
本文基于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方法,结合都江堰上游规划新建电站调度和气候变化对都江堰来水量的综合影响,估算出三个水平年都江堰的来水量,再扣除岷江干流生态流量和不可能利用水量,得出合理的可引用水量作为都江堰的用水总量控制红线...
赵静薇黄晓荣李文华
关键词:用水总量气候变化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基于四川盆地内8个雨量站1954—2010年的月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度、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法、距平百分率、Kendall秩次相关法、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滑动t检验法,对四川盆地降水量年内分配情况、年和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周期及突变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降水量年内分配呈季节性变化;年及四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年和秋季降水量减少趋势在95%置信区间内显著;年、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变化周期较短,均小于10 a;春季和冬季降水量不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年和秋季降水量突变开始的时间分别为1985年和1997年,夏季存在2次突变,突变点分别为1979年和1997年。
奚圆圆黄晓荣李晶晶高蔺云马凯
关键词:四川盆地降水量周期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与受水区年径流量丰、枯相关性集对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区与受水区年径流量丰、枯相关性集对分析,用同、异、反代表丰、平、枯来定量描述不同年径流量序列之间的关系,结果清晰显示集合之间的关系结构。受水区与调水区年径流丰、枯具有一定同步性,但不完全一致,存在着10年以上和3年准周期,调水区和受水区各自区内水文站丰、枯同步性较好。为了做到水资源合理调丰补欠以及减少由于调水后对调水区下游段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受水区及调水区下游段适当位置应设置调节性水库。实证研究表明集对分析是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殷彤黄晓荣文雯
关键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集对分析
灌区水循环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灌区水循环研究的特殊性、典型性和重要性,概括灌区的天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特点,指出人工取用水-蒸散发-引用水回归成为灌区重要的水文过程,总结灌区水循环模拟的关键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灌区水循环模拟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
黄晓荣
关键词:水循环分布式水文模型灌区
改进的TOPSIS模型及其在黄河置换水量分配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6年
为了科学的将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置换黄河下游引黄地区的水量重新分配给上、中游地区,在分析TOP-SIS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它存在距离理想解近的方案也可能距离负理想解近的问题,引入“垂直距离”来代替欧氏距离,对TOPSIS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应用。通过计算黄河上、中游各地区分水指标与理想解的垂直距离来反映需水程度,从而可以得到各地区的再分配水量比例和大小,为黄河上、中游地区水权分配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张先起梁川刘慧卿黄晓荣
关键词:TOPSIS均方差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