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
- 作品数:66 被引量:3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OCT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中的应用
- 目的: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中卵黄样物质积聚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还是 RPE 下一直存在争议;其黄斑部病变为1/2到3个 PD 大小,但70%的患者视力相对正常或仅轻度下降的现象也没有很好的解释。通过 OCT 在...
- 欧阳艳玲张勇进徐格致钱江黄欣姜春晖刘卫江睿黎蕾
- 文献传递
- 间接检眼镜下激光光凝治疗青少年型Coats病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间接检眼镜下激光光凝治疗青少年型Coats病的效果和预后。方法临床检查确诊为青少年型Coats病患儿19例19只眼纳入研究。首诊年龄27.O~146.0个月,平均年龄73.5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0.1者7只眼;0.01~O.09者8只眼;数指3只眼;光感1只眼。所有患眼渗出均累及黄斑。黄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黄斑下纤维化4只眼;黄斑轻度萎缩1只眼。渗出范围大于2个象限17只眼;小于2个象限2只眼。所有患眼均可见不规则扩张、纤曲、纽结的异常血管。其中,异常血管位于正上方或鼻上方2只眼;位于颞侧或颞下方17只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3只眼。其中,未累及黄斑10只眼;累及黄斑3只眼。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输出系统对异常的视网膜血管及伴明显渗漏的视网膜进行激光光凝。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范围广、脱离高度高者合并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mg3只眼。治疗后6~51个月内随访视力、视网膜异常血管消退、视网膜下渗出吸收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的情况。结果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mg治疗的3只眼,异常血管明显消退、渗出明显减少,但因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手术1只眼;出现黄斑前增生膜,行前膜剥除术1只跟。随访期末,所有患眼异常血管均消退。黄斑外渗出完全吸收8只眼,其中黄斑渗出完全吸收4只眼;渗出明显减少9只眼;渗出无明显改变2只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13只眼中,视网膜复位8只眼;脱离范围减少3只眼;无明显改变2只眼。渗出未完全吸收15只眼;黄斑下纤维化9只眼;黄斑轻度萎缩3只眼;后期病变区视网膜萎缩伴色素沉着,血管可闭塞成白线状。BCVA≥0.1者6只眼;0.01~0.09者11只眼;数指1只眼;光感1只眼。BCVA无变化15只眼;提高2只眼;下降2只眼。治疗结束时,患眼和对
- 阮露黄欣江睿常青
- 关键词:激光凝固术检眼镜检查
- 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激光和冷冻治疗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评价激光和(或)冷冻治疗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30日至2005年1月13日期间通过ROP筛查发现并施行视网膜激光和(或)冷冻治疗的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ROP共15例(29只眼),随访比较治疗前后的ROP病变情况,记录任何有关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结果激光和(或)冷冻治疗的29只眼中,19只眼(65.5%)病变完全退化,7只眼(24.1%)残存牵引状视网膜,3只眼(10.3%)进展为视网膜脱离。初次治疗病变即完全退化者12只眼(41.4%),再次治疗后完全退化者7只眼(24.1%)。治疗中2只眼出现一过性角膜混浊,1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1只眼黄斑区误光凝1处。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全身并发症。结论对阈值前病变1型和阈值期ROP进行及时的激光和(或)冷冻治疗具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 赵培泉单海冬程朝晖黄欣
- 关键词:激光手术冷冻疗法
- 一种羊膜剪裁环钻
- 本申请提供一种羊膜剪裁环钻,包括:环钻本体,环钻本体的内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注液内腔,环钻本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以将羊膜剪裁成预设形状的剪裁部,环钻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用以供手指抓握的指扶部,环钻本体的后端设有用以连接注射器接口的...
- 张婷江睿钦苓黄欣常青徐格致
- 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并发症的疗效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合并玻璃体积血和 (或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 2 0 0 1年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合并玻璃体积血和 (或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 6 9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手术后 6个月~ 12年 ,平均随访时间 4 5个月。 结果 (1)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显著提高。 (2 ) 11只眼有手术中并发症 ,占 14 .3% ,其中医源性裂孔 7只眼 ,手术中出血 3只眼 ,晶状体损伤 1只眼。 (3)手术后 1个月内 2 0只眼有并发症 ,占2 6 .0 % ,其中玻璃体再积血 14只眼 ,一过性高眼压 6只眼 ,视网膜脱离 5只眼 ,前房出血 2只眼 ,前房机化膜形成 1只眼。 (4)远期并发症主要为白内障 (9只眼 )及黄斑病变 (6只眼 )。 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剥膜等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合并玻璃体积血和 (或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
- 黄欣王文吉汪浩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并发症玻璃体手术疗效
- 40例眼弓蛔虫病患者首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眼弓蛔虫病(0T)患者首诊时的临床特征。方法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OT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9例29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平均年龄(12.12±10.42)岁。发现临床症状至首诊时间为0.2~72.0个月。能配合检查的患者均行眼压、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前置镜、眼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行视力检查39例39只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29例29只眼。周边肉芽肿型、后极部肉芽肿型、眼内炎型、混合型分别为21、13、1、5只眼。回顾分析就诊原因、首诊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临床表现特征。结果40例患者中,因瞳孔区白色反光就诊4例;斜视2例;体检发现异常5例;视力下降29例;外院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脱离分别为1、1、2、2、2例。首诊时临床诊断OT15只眼,占37.5%。患眼BCVA无光感~0.7。晶状体混浊19只眼,视网膜脱离23只眼。B型超声检查,周边眼底前增厚或周边眼球壁前中强回声12只眼;后极部增厚18只眼。UBM检查结果提示睫状体平坦部中强回声伴增厚23只眼;周边视网膜脱离12只眼。25例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患者中IgE升高17例,占68.0%。结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晶状体混浊是OT患者首诊时常见临床表现;晶状体后灰白增生膜或机化条索、B型超声或UBM检查提示周边部中强回声团具有一定特征性。
- 李肖春常青江睿黄欣张艳琼陈倩颜赛梅
- 冷凝和巩膜外环扎治疗4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五例被引量:4
- 2005年
- 黄欣赵培泉单海冬程朝晖王文吉
- 关键词:冷冻疗法巩膜扣带术
- 间接眼底镜联合显微镜下行巩膜扣带手术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间接眼底镜联合显微镜行巩膜扣带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5年6月间对40例40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下行球结膜环形剪开、四直肌预置牵引线、巩膜外放液、巩膜缝线固定硅胶(或硅海绵)外加压块及环扎条带及缝合球结膜,在间接眼底镜下行视网膜裂孔定位及冷凝。手术后随访6m~12m。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38眼,1眼经补充光凝后视网膜复位,1眼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经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手术后视力提高33眼,不变6眼,下降1眼。结论间接眼底镜联合显微镜操作巩膜扣带术,精确、可靠、创伤小、手术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 黄欣赵培泉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 脉络膜骨瘤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脉络膜骨瘤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以及与视力的关联。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脉络膜骨瘤的14例18只眼的频域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直接和(或)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B型超声和(或)CT检查后确诊。频域OCT检查时,所有患眼通过黄斑中心凹的水平和垂直扫描以及瘤体的最大横径和垂直径扫描共4条扫描线进行扫描。对视网膜细微结构及脉络膜瘤体形态进行观察,观察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化和脉络膜骨瘤的频域OCT图像特征,分析脉络膜骨瘤的频域OCT图像特征与视力的相互关系。结果6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强反射,占33.3%;5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中反射,占27.8%;3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弱反射,占16.7%;4只患眼肿瘤病灶表现为混合反射,占22.2%。患眼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为50.2~245.1μm,平均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为(130.2±58.3)μm。肿瘤横径为5.6~15.8mm,平均横径为(7.8士2.9)mm;垂直径为4.6~12.8mm,平均垂直径为(6.5±2.5)mm。肿瘤的横径、垂直径、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与视力无相关性(r=0.262、0.229、0.137,P=0.284、0.294、0.362)。是否累及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0s)的完整性与视力相关(r=-3.838、-4.559,P=0.0015、0.0003)。是否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与视力无相关性(r=-0.144、0.411,P=0.684、0.687)。结论脉络膜骨瘤病灶的频域OCT图像可表现为强、中、弱及混合反射,以强、中反射为主。肿瘤的横径、垂直径、中心凹神经上皮厚度、是否合并CNV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与视力无相关性,是否累及中心凹、is/OS的完整性和视力相关。
- 薛康钱江张勇进黄欣黎蕾
- 关键词:脉络膜肿瘤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观察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平坦部玻璃体途径行RON治疗的CRV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患者手术前确诊为CRVO,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彩色超声多谱勒(CDI)血流扫描、电脑视野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3例患者因玻璃体积血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中确诊为CRVO所致。5例均有明显黄斑水肿。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底检查及手术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结果。手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除1例患者视力下降外,其余4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底照相和(或)FFA、OCT检查显示手术后1个月时黄斑水肿均明显消退,手术后2个月时眼底出血基本吸收,1例行视野检查者显示手术后视野改善。1例手术后出现玻璃体积血,2例手术中穿刺视盘时出血。结论RON可有助于CRVO患者改善患眼黄斑水肿,减少眼底出血,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并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视力,对治疗CRVO具有一定可行性及临床价值。但尚需要较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来进一步研究证实。
- 童晓维赵培泉黄欣王文吉
- 关键词: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切开术视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