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璞

作品数:51 被引量:35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高效液相
  • 9篇液相色谱
  • 9篇液相色谱法
  • 9篇用药
  • 9篇色谱
  • 9篇色谱法
  • 9篇相色谱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血药
  • 7篇血药浓度
  • 7篇药浓度
  • 7篇人血浆
  • 6篇血压
  • 6篇药品
  • 6篇液相
  • 6篇注射
  • 6篇注射液
  • 6篇高血压
  • 5篇药品不良反应

机构

  • 4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广州市惠爱医...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咸宁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脑科医...

作者

  • 49篇黄璞
  • 14篇赵瑛
  • 11篇华小黎
  • 10篇郑思维
  • 8篇刘伟忠
  • 8篇史琛
  • 7篇伍三兰
  • 7篇陈清霞
  • 7篇温预关
  • 7篇陈东生
  • 4篇韩勇
  • 4篇游如旭
  • 3篇于丽秀
  • 3篇徐楚鸿
  • 3篇刘力强
  • 3篇陈晨
  • 3篇陈华庭
  • 3篇朱军
  • 3篇张江兰
  • 2篇胡琪

传媒

  • 2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0篇医药导报
  • 6篇药物流行病学...
  • 5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家庭用药
  • 1篇中华医学会临...

年份

  • 2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真实世界的奥硝唑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
2016年
目的:对奥硝唑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完善使用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5年7月1日~10月31日入院并使用奥硝唑注射液的住院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对患者的人群特征、药品临床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监测期内使用奥硝唑注射液的住院患者1450例,以中老年女性居多,主要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1023例,76.51%)、腹部感染(105例,7.85%)及盆腔感染治疗(95例,7.67%)。临床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在用药次数不正确、滴速过快和使用疗程过长。监测期内共收集3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程度为“轻度”。结论:我院奥硝唑注射液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建议生产厂家进行滴速和联合用药相关研究,规范临床用药;集中监测能更全面收集药物使用的风险信号,反映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赵瑛黄璞华小黎郑思维钱君怡陈相龙史琛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上市后再评价药品不良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阿立哌唑浓度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阿立哌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30mmol·L-1醋酸铵-甲醇(23∶77);流速0.8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nm。以醋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氯氮平在20.0~1280.0μg·L-1、阿立哌唑在25.0~1600.0μg.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氯氮平、阿立哌唑的高、中、低3种浓度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98.47%,100.15%和98.86%,97.25%,101.16%,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9.25%,77.31%,74.28%和80.63%,78.51%,73.02%;日内、日间RSD均低于9%(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10.0μg·L-1;氯氮平线性方程:Y=1.526X+1.73,r=0.9991(n=7);阿立哌唑线性方程:Y=0.689X-2.12,r=0.9994(n=7)。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黄璞陈清霞黄伟侨刘伟忠温预关
关键词:氯氮平阿立哌唑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如何选购保健食品
2017年
选购保健食品三原则 理性购买保健食品的基本属性是食品。需要明确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只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只具有调节身体机体功能的作用,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
黄璞华小黎
关键词:保健食品选购替代药品机体功能
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与奥氮平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Val66Met(rs6265)的多态性与奥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体质量增加是否相关联。方法:18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92例,女89例)接受奥氮平单药治疗12周,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血脂、血糖和三酰甘油指标值,计算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值;采用PCR-RFLP对患者BDNF基因rs6265位点分型,分析不同基因型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1)181例患者治疗后平均体质量增加(4.33±4.15)kg或基础体质量的(7.1±6.3)%,体质量变化范围为0~22kg或0%~38%;平均BMI变化值为(1.52±1.48)kg.m-2;平均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变化值分别(0.45±1.12)mmol.L-1,(0.68±1.03)mmol.L-1和(0.63±0.73)mmol.L-1。(2)92例男性患者突变型纯合子频率为18.5%,杂合子频率为61.9%;89例女性患者突变型纯合子频率为14.6%,杂合子频率为52.8%。没有发现rs6265多态性在体质量增加≥7%和体质量增加<7%的患者组分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0.49,P=0.79)。结论:BDNF基因Val66Met(rs6265)多态性可能与奥氮平治疗导致患者体质量的增加并无关联。
刘伟忠何红波何震宇黄惜妮张敏玲张杰梅尚英刘文宪黄璞
关键词:奥氮平体质量增加BDNF基因多态性
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医院集中监测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临床上应用丹红注射液的具体情况,为规范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集中监测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使用丹红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从用药开始至用药结束15 d进行全程跟踪,填写评价筛选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使用丹红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中,54.69%的患者主要诊断或其他诊断符合丹红注射液说明书上的适应证;用药剂量超过说明书规定的范围的占8.2%;用药疗程过长或过短占10.35%和27.34%;选用溶媒不当的占13.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使用中药注射液欠规范,应加强管理。
史琛赵瑛郑思维黄璞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
4396例奥硝唑注射剂上市后医院集中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奥硝唑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集中监测,探讨其上市后在广泛人群使用中的真实世界情况,为规范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完善使用说明书和使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的方法,选取湖北省省内5家哨点医院,观察2015年7月1日~2015年10月31日入院并使用奥硝唑注射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药品使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观察病例4396份,用药人群以中老年女性居多,主要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腹部感染及盆腔感染治疗。临床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在给药频次不合理、滴速过快和使用疗程过长。监测期内共收集11例发生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0min内发生。结论奥硝唑注射液的使用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生产厂家应进行滴速和质量标准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说明书信息、规范临床使用。
赵瑛黄璞史琛
关键词:医院集中监测上市后再评价
应用Markov模型对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长期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引入Markov模型对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价高血压病安全有效、具有经济性的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立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Markov模型,分别对缬沙坦与氨氯地平两种药...
游如旭赵瑛伍三兰郑思维黄璞
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收集到的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8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香菇多糖注射液与吉西他滨+铂类(GP方案)、紫杉醇+铂类(TP方案)联用的总有效率[RR=1.39,95%CI(1.13,1.73),P=0.002;RR=1.39,95%CI(1.03,1.88),P=0.03]、生存质量改善率[RR=1.91,95%CI(1.49,2.45),P<0.000;RR=1.98,95%CI(1.33,2.94),P<0.000]、中重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RR=0.55,95%CI(0.43,0.71),P<0.000;RR=0.40,95%CI(0.18,0.87),P=0.02]、中重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69,95%CI(0.54,0.88),P=0.003;RR=0.44,95%CI(0.25,0.78),P=0.005]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香菇多糖注射液与长春瑞滨+铂类(NP方案)联用除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RR=1.79,95%CI(1.31,2.45),P<0.000]外,其余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游如旭王凯平黄璞周洪波张玉
关键词:香菇多糖注射液非小细胞肺癌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循证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创建至2013年6月)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试验、提取资料、评价方法学质量,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有效性部分纳入27个研究,对研究进行合并分析,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总有效率高于依那普利[OR=1.54(95%CI,1.23~1.92),P<0.01];厄贝沙坦降低收缩压效果优于依那普利[MD=-3.08(95%CI,-5.91^-0.25),P<0.05];厄贝沙坦降低舒张压效果优于依那普利[MD=-2.76(95%CI,-5.06~0.46),P<0.05]。2安全性部分纳入26个研究,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依那普利[OR=0.33(95%CI,0.26~0.43),P<0.01]。3经济性部分纳入2篇成本-效果分析文献,对其进行综述发现厄贝沙坦的经济性优于依那普利。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均优于依那普利,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好的用药选择。
赵瑛黄璞华小黎陈相龙游如旭郑思维陈晨李明明伍三兰
关键词: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
湖北省5家哨点医院奥硝唑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奥硝唑注射液的使用规律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湖北省纳入5家哨点医院,对观察期内(2015年7-10月)所有使用奥硝唑注射剂的住院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并对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诊断、药物用法用量、疗程、溶媒、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纳入的4 396份病例中,发生ADR 11例,发生率为0.25%。其中18-50岁患者占91.24%,ADR多发生在5-30 min内(54.55%),程度为"轻度",以用药部位损伤最为常见(63.64%),主要联合用药为头孢菌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剂型、不同原患疾病的患者AD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过敏史的患者ADR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奥硝唑注射液时,应减慢滴速;与头孢菌素联用时,应注意冲管;应密切观察患者,尤其是有过敏史患者的用药反应,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华小黎黄璞胡艳珂史琛赵瑛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