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如

作品数:6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颅脑
  • 3篇颅脑创伤
  • 3篇脑创伤
  • 3篇创伤
  • 2篇预后
  • 2篇伤患者
  • 2篇缺血
  • 2篇祖细胞
  • 2篇颅脑创伤患者
  • 2篇脑创伤患者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2篇创伤患者
  • 1篇短期预后
  • 1篇血管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内
  • 1篇血性
  • 1篇亚低温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龚如
  • 5篇江基尧
  • 2篇高国一
  • 2篇惠纪元
  • 2篇毛青
  • 1篇包映晖
  • 1篇冯军峰
  • 1篇梁玉敏
  • 1篇万杰清
  • 1篇樊翊凌
  • 1篇江淦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近年来,成人外周血中鉴定出一类具有前体内皮细胞特性的细胞,称之为内皮祖细胞(EPC)。对于这种细胞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干细胞特性,参与了神经再生和再血管化,在脑血管疾病中发挥正性作用,能够帮助缺血性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段单一且疗效不确切,内皮祖细胞的修复潜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讨论了目前关于内皮祖细胞特性的研究进展,以及它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龚如江基尧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再血管化神经再生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和慢性脑缺血患者周围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EPC表面标记CD34、CD133和激酶插入嵌合受体(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用于鉴定循环EPC数.分别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30例)发病24h内和慢性脑缺血患者(缺血组,20例)和无脑缺血症状患者(对照组,10例)采集外周静脉血4 ml.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各组循环EPC数,以及各组患者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等指标. 结果 梗死组CD34细胞数、CD34/CD133细胞数、CD34/KDR细胞数分别为(14.2±8.1)‰、(7.1±4.1)‰、(5.0±3.7)‰,缺血组分别为(28.5±9.9)‰、(15.2±3.7)‰、(6.8±2.0)‰,对照组分别为(44.8±9.5)‰、(22.1±6.6)‰、(16.7±6.9)‰;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缺血组循环EPC水平明显下降(P<0.05);梗死组循环EPC较缺血组更少(P<0.05).梗死组循环EPC水平与收缩压、TC、TG和LDL-C呈中度负相关(P<0.05),与HDL-C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急性脑梗死循环EPC数量降低可能是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EPC对于急性脑梗死的预测、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龚如万杰清樊翊凌江基尧
关键词:脑缺血内皮祖细胞
高热和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12年
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破坏是导致患者脑水肿和颅高压的最重要病理基础,也是导致颅脑创伤患者死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高热可能会进一步破坏BBB结构和功能,加重继发性脑损害。亚低温则具有BBB保护作用。笔者概述高热和亚低温对颅脑创伤后BBB的影响及其主要机制,为临床提高颅脑创伤救治成功率提供客观依据。
江淦龚如江基尧
关键词:颅脑创伤后血脑屏障亚低温高热颅脑创伤患者继发性脑损害
中国颅脑创伤数据库:短期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0
2014年
目的建立我国颅脑创伤资料库,并分析影响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47家医院11937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评分、ICP和脑疝对患者病死率及不良预后率(死亡、植物生存、重残)的影响。结果除男性与女性病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外,患者年龄、致伤原因、GCS评分和颅内压值与病死率和预后不良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我国颅脑创伤资料库的建立为客观了解我国颅脑创伤治疗现状、提高我国颅脑创伤救治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惠纪元龚如梁玉敏高国一包映晖江基尧
关键词:颅脑创伤预后因素
脑室外引流闭管试验中颅内压相关参数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闭管试验中的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EVD并脑室型ICP探头置入术治疗的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死亡、是否合并脑积水行分流手术、是否持续植物状态,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1例)与预后良好组(47例)。在EVD闭管试验期间每隔1 h记录1次ICP值,持续24 h,计算平均ICP变化率(ΔICP)及ICP累积负荷值。比较两组患者的ICP相关参数,并分别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闭管前,两组患者平均IC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管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ICP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ICP变化率和ICP累积负荷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平均ICP变化率和ICP累积负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95%CI:0.554~0.819,P=0.0146)和0.727(95%CI:0.580~0.874,P=0.0029);两条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95和25.185。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并置入脑室型ICP探头的患者进行EVD拔管前闭管试验时的ICP相关参数(平均ICP变化率与ICP累积负荷值),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陈星兆顾嘉程龚如章素芳曹轲毛青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颅内压监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早期发生阵发性交感兴奋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伤后早期并发阵发性交感兴奋发作(PSH)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1日—2022年1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及颅脑创伤中心收治的121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SH量表评分进行诊断,统计诊断PSH的患者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以α2受体激动剂为基础药物治疗,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其它用药包括苯二氮卓5例,溴隐亭2例,阿片类3例,统计患者治疗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伤后早期并发PSH的危险因素。结果121例患者中,共19例患者诊断为PSH,发病时间平均为伤后第29天。19例发生PSH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率加快17例,高热14例,血压升高14例,呼吸急促13例,大汗淋漓12例,肢体肌肉强直12例。经药物治疗17例患者控制良好,2例症状明显缓解,偶有轻微发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伤因,脑积水,入院血小板及血糖水平是影响患者伤后早期并发PSH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0,95%CI:0.880~0.982,P=0.009),脑积水(OR=105.561,95%CI:9.155~1217.106,P<0.001)是并发PS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轻及合并脑积水的sTBI患者伤后早期更容易并发PSH。
惠纪元何征晖龚如龚如毛青冯军峰江基尧
关键词:颅脑创伤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