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小春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护理体会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1篇滴药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心理问题及护...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治疗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控制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卫生
  • 1篇肾病
  • 1篇肾病综合征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 1篇肾穿刺活检

机构

  • 7篇高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龚小春
  • 1篇温建清
  • 1篇周红烨
  • 1篇张玉萍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2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2例经过1次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后皮肤瘙痒缓解,10例经过2次治疗皮肤瘙痒缓解,2例经过4次治疗皮肤瘙痒缓解,治疗全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并发症。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显著,结合科学的护理可以达到强化疗效的目的。
龚小春
关键词:血液透析灌流尿毒症皮肤瘙痒
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28例护理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03~2005年住院的SLE患者28例62次PE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结果:PE治疗常见并发症有低血压、过敏反应、出血及感染。结论:针对相关因素有预见性地及时正确地采取护理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
龚小春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置换并发症护理
首次血液透析360例的护理
2005年
目的 总结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观察首次血液透析36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病情,加强透析前心理护理、透析中血管通路的护理,做好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100%的患者愿意接受治疗,95%的患者在首次透析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98%的患者未因血管通路原因而中断治疗。急性肾衰患者愿意继续透析至肾功能恢复,慢性肾衰者均愿意进入维持性血透。结论 加强对首次血透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是患者是否愿意继续接受治疗的关键。
龚小春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病例研究
Orem自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龚小春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腹膜透析饮食卫生血压控制腹膜炎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调查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96例诊断为NS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通过问卷调查,评定病人心理状态,对4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另外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NS患者SAS评分:实验组(48.04±1.45),对照组(47.25±1.82),与国内常模(29.78±0.46)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1);实验组心理护理后,SAS评分(35.10±1.69)与心理护理前(48.04±1.45)比较,P〈0.05,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后SAS评分(41.89±1.56)比较,P〈0.05。结论:NS患者存在焦虑恐惧、自尊疑虑、害怕孤独、悲观抑郁、自悲依赖、担心医疗费用难以支付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障碍,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治疗状态。
龚小春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心理问题护理
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108例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接受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108例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穿刺成功106例(98.15%),出现肉眼血尿4例(3.7%),不同程度腰痛15例(13.9%),感染1例(0.93%)。结论:手术前后行精心护理是预防和减少穿刺并发症、提高穿刺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龚小春
关键词:B超肾穿刺活检术护理
微泵持续湿化气道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比较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与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组25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湿化气道;对照组24例用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湿化气道,2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间断气管内滴药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温建清周红烨张玉萍龚小春
关键词:气管内滴药气道湿化气管切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