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蕾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wsp基因的叶螨体内Wolbachia株系的多样性与重组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胞内共生菌Wolbachia能对多种叶螨产生生殖调控作用。为更好地筛选有潜在应用价值的Wolbachia株系,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自然种群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二斑叶螨T.urticae、神泽叶螨T.kanzawai和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体内的Wolbachia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对Wolbachia的ws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重组检测。结果表明,叶螨中的Wolbachia株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截形叶螨感染两种分化较大的株系。不同叶螨感染特有的Wolbachia株系说明Wolbachia与其宿主存在一定的协同进化关系。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感染同一株系的Wolbachia,可能由于水平传播造成。同时,不同株系Wolbachia的wsp基因间普遍存在着基因重组现象。
- 丁秀蕾张艳凯荣霞张开军赵冬晓洪晓月
- 关键词:叶螨多样性基因重组
- 白背飞虱中的Wolbachia和Cardinium双重感染特性
- 2012年
- 为了明确自然种群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中Wolbachia和Cardinium的感染情况以及Wolbachia与其特有的WO噬菌体之间的关系,以采自中国7个省区9个地点的白背飞虱为研究材料,运用PCR检测的方法调查了Wolbachia,Cardinium以及WO噬菌体在各飞虱种群中的感染率和组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广泛双重感染Wolbachia和Cardinium,并且都表现出很高的感染率。白背飞虱各种群Cardinium的感染率几乎均为100%;Wolbachia的感染率也较高,但雌雄虫感染率差异较大,雌虫的感染率几乎均为100%,而雄虫的感染率从22.2%~95.0%不等。另外,通过不同DNA聚合酶、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揭示了DNA粗提样品在基于PCR技术的胞内共生菌检测中的不足之处。对白背飞虱头部、胸部、腹部、足和翅5个不同部位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不仅在含有生殖组织的腹部有这两类共生菌的感染,在其他非生殖组织中同样也感染了这两类共生菌;虽然Wolbachia和Cardinium在寄主的各个组织中均有分布,但是两者在白背飞虱成虫(尤其是雄虫)阶段的动态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对Wolbachia宿主特异性WO噬菌体的检测结果表明,自然种群雄虫中Wolbachia的感染率与不感染个体中WO噬菌体的比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因此推测,雄虫中Wolbachia感染率相对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Wolbachia基因组中溶原性的WO噬菌体受到某种因素的诱导已转化为裂解性噬菌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Wolbachia和Cardinium双重感染条件下对寄主的生殖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垂直传播规律、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进一步的应用研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张开军朱文超刘静丁秀蕾荣霞洪晓月
- 关键词:白背飞虱WOLBACHIACARDINIUM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