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西明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俄科技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垃圾
  • 2篇絮凝
  • 2篇絮凝剂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物絮凝
  • 2篇生物絮凝剂
  • 2篇微生物絮凝
  • 2篇微生物絮凝剂
  • 2篇危险废物
  • 2篇零排放
  • 2篇垃圾渗滤
  • 2篇垃圾渗滤液
  • 2篇高效微生物
  • 2篇废物
  • 2篇NF
  • 2篇处置场
  • 2篇RDNA
  • 1篇絮凝剂产生菌
  • 1篇絮凝率

机构

  • 6篇中国市政工程...
  • 3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城市建设...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门捷列夫化工...
  • 1篇国内贸易工程...

作者

  • 9篇丁西明
  • 3篇夏四清
  • 3篇杜昱
  • 2篇常玉广
  • 2篇闵海华
  • 2篇靳俊平
  • 2篇孙月驰
  • 2篇张亚琳
  • 2篇汤萌萌
  • 2篇刘淑玲
  • 2篇宁雪
  • 2篇孙进
  • 2篇王红丽
  • 1篇王琦
  • 1篇赵建夫
  • 1篇陈冠益
  • 1篇李洪君
  • 1篇傅以钢
  • 1篇库兹涅佐夫
  • 1篇陈运启

传媒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污水来源及水质特点,将不同水质污水分开收集,分开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中规定的标准后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
王红丽丁西明
关键词:危险废物污水处理零排放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TJ-3的絮凝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TJ-3,经生理生化试验检测其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16S rDNA测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表明,TJ-3的生长稳定期较长,所产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良好。TJ-3产MBF对高岭土悬液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最佳条件下的絮凝率为98.2%。絮凝活性分布实验结果表明,TJ-3所产MBF的活性物质大部分存在于离心后的沉淀物中。处理100mL高岭土悬液,pH值8.5、1%(质量分数)CaCl2溶液投加量3.5mL、菌液投加量1.5mL时,絮凝效果最佳。
宁雪常玉广丁西明夏四清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率RDNA
枯草芽孢杆菌产高效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TJHJ1,通过生理生化试验、电镜扫描、16S rDNA相似性分析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考察了pH、Ca2+投量和发酵菌液量对该产絮菌絮凝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当pH值为8.5、1%的CaCl2加入量为3.5 mL和菌液加入量为2 mL时,TJHJ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达到97%;在培养了36 h后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培养54 h后进入内源代谢期。
夏四清丁西明常玉广宁雪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枯草芽孢杆菌RDNA
利用水泥生产中余热干燥生活垃圾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水泥生产中的余热利用,采用自行设计的固定床试验台,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塔内干燥过程可分为干燥段、过渡段和预热段;通过1个周期的干燥,干燥段产品含水率为14.3%,过渡段的含水率为35.3%,而预热段仅有少量失水;床层压力损失随料层变厚近似呈线性增加,最高可达1 370 Pa;冷凝水的COD和SS均较低,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
孙进刘淑玲王琦闵海华靳俊平丁西明张磊陈运启
关键词:生活垃圾固定床水泥余热利用
MBR+NF/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设计计算被引量:21
2015年
MBR+NF/RO工艺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流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及出水水质优等特点。但是目前国内没有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大多数设计单位及环保公司均按照各自的经验公式及设计参数进行计算,误差较大。为此,详细给出了该工艺设计中的具体计算公式和设计参数的选择范围,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丁西明李洪君李晓尚孙月驰张亚琳汤萌萌杜昱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MBR
关于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若干认识误区被引量:6
2017年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起步较晚,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也不完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渗滤液处理方案的确定,还是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许多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严重影响了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实施,许多工程浪费现象严重,处理技术不合理。认识并纠正这些误区,对我国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孙月驰丁西明张亚琳杜昱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蒸发离子交换回灌
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给排水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以国内某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为例,从给水、排水及污水处理零排放等方面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给排水设计进行介绍,并探讨了将不同水质污水分开收集,分开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中规定的标准后回用,实现污水处理零排放的可行性。
丁西明王红丽汤萌萌杜昱
关键词:危险废物给排水设计零排放
餐饮垃圾提油中试实验的加热釜参数选择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选择适宜的水蒸气直喷加热餐饮垃圾预处理提油工艺的加热温度,通过中试规模提油实验,研究了加热釜不同加热温度(60~120℃)下的提油量,以及加热釜的热能利用率。结果表明,加热釜加热温度为90℃时,每吨湿餐饮垃圾,提油量为(33±1)kg粗油脂,提纯出的粗油脂含水率小于3%,油脂回收率约为62.7%,且此时可获得较大利润,加热釜热能利用率约63.9%~78.6%。该中试实验研究为餐饮垃圾湿热提油工艺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持。
郑苇刘淑玲闵海华丁西明孙进陈冠益靳俊平
关键词:餐饮垃圾油脂提取
溶藻系统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从藻类消退期的河流中取水样,分别加入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小球藻、人工湖泊中的两种混合野生藻及氧化塘中的野生藻,平行培养1周,考察水样中的溶藻细菌对这些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水样中的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4.69%、95.41%、94.50%、89.19%、92.67%和95.63%。采用PCR-DGGE指纹分析技术初步研究了加入不同藻类水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加入藻类的水样与原始水样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加入不同藻类的水样之间的相似度较高。溶藻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包括未培养的细菌类、Bacillus sp.、Bacillus cere-us、Stenotrophomonas sp.等。
丁西明傅以钢夏四清赵建夫库兹涅佐夫
关键词:溶藻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