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尼尔
- 作品数:22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民间野菜资源调查被引量:13
- 2005年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民间作蔬菜利用的野生植物共有23种。记录了植物的学名、汉名、食用部位、食用方法,分析讨论了鄂温克族民间利用野菜的特色和意义。
- 乌尼尔哈斯巴根
- 关键词:鄂温克族野菜
- 文化对撞与空间争夺——内蒙古H苏木蒙汉牧民之间的资源占有现象解析
- 2018年
- 关于内蒙古的牧区和'牧民'群体,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研究者,都极少对其成员结构进行分类剖析,因此形成比较固化的印象—一'牧民都是蒙古族'。事实上在近现代历史各个时段,内蒙古牧区都有汉族人口进入并定居下来。在呼伦贝尔牧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次移民高潮,但内地汉族人口进入该牧区最多的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直至此时,在这一地区一直并不明显的文化对撞与空间争夺方突显出来。进入纯牧区的汉族人口最终选择了从事放牧畜牧业,成为了牧民,但他们与蒙古族原住牧民的看似'同行竞争',其背后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对撞。文化的冲突、资源占有的矛盾,以及双方所采取的对策,对牧区社会和草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生态人类学领域的学者应该予以关注的。
- 乌尼尔
- 思维导图在高一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必要途径。然而对于很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高一化学的实验知识琐碎繁杂、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从而导致学生...
- 乌尼尔
-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一化学实验教学
- 文献传递
- 与草原共存——哈日干图草原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 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发展到今天,从表象、符号到哲学内涵已经无所不包,但始终延续着对文化的“传统性”和“独特性”的偏好。生态人类学作为专门研究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人类学分支,也继承了同样的传统,体现在对封闭环境中的文...
- 乌尼尔
- 关键词:生态人类学草原生态文化融合
- 从牧业人口减少的现状看牧民职能转变
- 一、内蒙古牧业人口历史生育水平与现状本文中谈及的"牧区"均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并侧重阐述在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获得的调查数据。在全国少数民族中,蒙古族长期处于较低生育水平。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起始基数小,新中国成立初又曾面临...
- 乌尼尔
- 关键词:内蒙古牧区
- 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论文综述
- 2015年6月25~26日,以"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内蒙古蒙医药协会...
- 乌尼尔
-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主题论坛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民间药用植物调查被引量:10
- 2008年
- 通过民间调查和植物采集,总结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民间药用植物共18种,编录了各药用植物的名称、药用部位、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并分析讨论了鄂温克族的植物药用的特点。
- 乌尼尔春亮哈斯巴根
- 关键词:药用植物
- 鄂温克族民间药用植物及其与蒙古医药的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本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的民间植物药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蒙古族植物药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调查表明,呼伦贝尔鄂温克民间药用植物共18种,隶属12个科、17个属。鄂温克族的植物药物利用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相对于蒙古族医药知识,植物药功能主治的描述单一、笼统,还没有形成医药理论体系。相对于蒙古医药,对东北岩高兰(Empetrum nigrum L.var.japonicum)和白山蒿(Artemisia lagocephal)的医药利用,是其鄂温克族医药文化的特色之处。
- 乌尼尔春亮哈斯巴根
- 关键词:药用植物民族植物学
- 当代语境下的草原文化传承和保护——以牧区蒙古族文化为个案
- 2012年
- 蒙古族牧民是蒙古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和发展的奠基人、践行者和主要的守护者。在"发展"和"改革"大语境带来的社会诸方面的变迁现实下,蒙古族牧民对社会资源的拥有量明显缩减,对社会资源的支配和控制力急剧减弱,这种面对现实境遇的无力感让这部分蒙古文化最重要主体对未来的期望度走低。蒙古文化仍然是一种保有巨大能量和活力的文化,对于她的保护不在于指引她的未来,而更需要致力于保证其根基不受太多的侵扰,让文化的主体能够有空间、有机会自行雕琢。
- 乌尼尔
- 关键词:草原文化文化保护
- 草原政策与牧民应对策略——呼伦贝尔两个嘎查的生态人类学比较研究
- 2010年
- 近年来,内蒙古天然草原退化、沙化面积呈急速扩大趋势,在其诸多诱因之中,草原所有权和牧民的应对策略是影响草原生态环境的最重要的人为因素。目前内蒙古草原环境个案研究多集中在中部典型草原地区,而东部草原地区资源管理方式和文化的关系研究非常少,更鲜有深入研究的文章。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了呼伦贝尔两个生态环境相同的嘎查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这样的两个案例,一方面,试图揭示在草原生态环境中实行农区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从两个嘎查对"双权一制"政策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说明,对于任何新的资源利用政策,都不能盲目采取不适宜当地状况的激进措施,而应充分注意尽可能以传统知识去进行积极的适应。
- 乌尼尔谭晓霞
- 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