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妍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胚胎
  • 9篇受精
  • 9篇体外
  • 8篇体外受精
  • 7篇胚胎移植
  • 4篇精子
  • 3篇体外受精-胚...
  • 3篇周期
  • 3篇卵巢
  • 2篇单精子
  • 2篇单精子注射
  • 2篇性激素
  • 2篇性激素水平
  • 2篇益气
  • 2篇益气血
  • 2篇受精方式
  • 2篇受精率
  • 2篇瘦素
  • 2篇体外受精-胚...
  • 2篇同病

机构

  • 16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于妍
  • 15篇张金玉
  • 13篇郭新宇
  • 11篇葛明晓
  • 10篇林德伟
  • 8篇谢素嫣
  • 4篇李海霞
  • 4篇袁启龙
  • 4篇邓伟民
  • 3篇谢妍
  • 3篇李文玲
  • 3篇熊露
  • 3篇余梦娇
  • 1篇李晓昊
  • 1篇郭智勇
  • 1篇姚元庆
  • 1篇张艳玲
  • 1篇赵彦鹏
  • 1篇夏正明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受精方式的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非男性因素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受精情况及临床结局,探讨这类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获卵数≤4个周期共103个,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46周期)与ICSI组(57周期),分析比较两组间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受精失败发生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IVF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8.8%、72.6%和95.1%,ICSI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2.0%、66.4%和9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受精失败发生率为15.6%,高于ICSI组的1.8%(P<0.05);IVF组获卵周期妊娠率为27.3%,移植周期妊娠率为33.3%,均高于ICSI组的9.1%与11.1%(P<0.05)。结论对于无明确男性因素的卵巢低反应IVF周期,行IC-SI并不能提高其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
郭新宇张金玉林德伟于妍葛明晓谢素嫣余梦娇
关键词:IVF-ET卵巢反应不良受精方式
益气血补肝肾法对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加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行周期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01例)和对照组(106例),中药组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降调节时加用促黄体颗粒1周,于应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时加用经后增殖颗粒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后继续给予促黄体颗粒1周。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不加用中药。主要观察2组一般资料、HCG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不孕因素构成比例、平均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黄体酮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组平均Gn天数和Gn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0.47)U/L和(1.06±0.53)U/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种植率和双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血补肝肾中药能适当提高垂体降调节后HCG日的LH水平,减少Gn用量和使用天数,增加胚胎种植率。
葛明晓赵彦鹏张金玉林德伟于妍李海霞袁启龙邓伟民
关键词:促黄体生成素
血清及卵泡液瘦素水平与IVF-ET中卵巢反应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血清与卵泡液瘦素(leptin)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反应性的关系。方法行IVF-ET患者30周期,在进入周期前早卵泡期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控制性超排卵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经阴道取卵时留取卵泡液检测瘦素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早卵泡期促卵泡生成素(FSH)值、基础窦卵泡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直径大于14mm卵泡数、直径小于14mm卵泡数,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进入周期前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平均为(15.12±2.23)μg/L,与早卵泡期血清FSH水平呈正相关,与卵巢内基础窦状卵泡数无明显相关性。hCG注射日血清瘦素水平为(17.32±3.14)μg/L,与卵泡液中瘦素水平相似(16.79±2.87)μg/L,二者均与hCG注射日血清E2值呈负相关,与Gn用量、直径大于14mm卵泡数呈正相关,直径小于14mm卵泡数无明显相关性,并与获得成熟卵母细胞数呈负相关。结论瘦素水平与卵巢储备窦泡数无明显相关性,但瘦素水平高,Gn用量多,成熟卵母细胞少,卵巢反应性降低。提示瘦素可作为卵巢对促排卵反应性的指标之一。
郭新宇张金玉郭智勇李文玲葛明晓张艳玲于妍谢素嫣
关键词:瘦素卵巢卵泡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无明确原因原发性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受精方式的选择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1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1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1VF妊娠率(50.0%,P<0.05)。结论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郭新宇张金玉林德伟于妍姚元庆
关键词:原发性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精方式
10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行部分ICSI受精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对10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行部分ICSI受精情况的分析,探讨对于潜在受精障碍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行部分ICSI的成熟卵母细胞共1850个,按可能存在受精障碍的原因分为5组:A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共17个周期;B组少弱精患者,受精前前向运动精子密度(35)×106/ml,共28个周期;C组畸精症患者,畸形精子百分率大于95%,共8个周期;D组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共31个周期;E组无明确病因继发不孕患者,共25个周期。比较各组中IVF与ICSI受精方式受精率的差异。结果 A组与D组ICSI受精率分别为(72.2±34.1)%和(82.7±21.4)%,均高于相应的IVF受精率[分别为(53.1±38.8)%,(58.8±31.6)%](P〈0.05);B组、C组与E组ICSI与IVF受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D组与E组ICSI正常受精率均高于IVF(P〈0.05),C组ICSI与IVF正常受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与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部分ICSI可改善IVF受精率,而少弱精、畸精症及无明确病因继发不孕患者行部分ICSI未能改善IVF受精率,提示对于以上患者行ICSI受精是否必要。
郭新宇张金玉林德伟于妍葛明晓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受精率
不同病因患者睾丸取精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治疗的临床结局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病因患者睾丸穿刺取精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trocytoplasmic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生殖中心睾丸穿刺取精行ICSI患者的治疗情况,将50个睾丸穿刺取精周期分为:A组(精子参数严重异常组)、B组(射精功能障碍组:药物治疗无效的逆行射精、不射精或临时取精困难患者)和C组(无精子症组),比较3组ICSI治疗周期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等指标。结果 3组在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和C组的临床妊娠率(36.4%和46.2%)及胚胎种植率(26.1%和34.0%)高于B组(15.4%和12.0%);3组优质胚胎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67.1%和65.4%)明显高于A组(44.8%)。结论睾丸取精行ICSI助孕是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不同病因患者睾丸穿刺取精后ICSI治疗的临床指标有差异,在比较不同来源精子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时,注意各病因患者的构成比。
袁启龙张金玉郭新宇葛明晓李海霞林德伟于妍余梦娇谢素嫣
关键词:精子病因
男性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主要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男性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中相关实验室参数及临床结局是否存有影响。方法筛选出本生殖中心2012年1月至5月56个IVF治疗周期,根据男方精浆弹性蛋白酶含量分为正常组(弹性蛋白酶〈290ng/ml)、隐性感染组(弹性蛋白酶290~1000ng/m1)和感染组(弹性蛋白酶〉1000ng/ml),比较IVF治疗周期中3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卵子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等指标之间有无差异。结果3组IVF治疗周期在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生化及临床妊娠率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方法;正常组胚胎种植率(35.9%)高于隐性感染组(27.6%)和感染组(26.8%),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优质胚胎率方面,正常组(48.8%)高于隐性感染组(34.3%)和感染组(35.2%),两组感染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隐性感染组和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方法。结论弹性蛋白酶是反映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的监测指标之一,与IVF治疗周期中某些参数存有相关性,其对男性生殖能力或许存有潜在影响。
袁启龙郭新宇葛明晓李海霞林德伟于妍夏正明张金玉
关键词:弹性蛋白酶体外受精胚胎不育
继发性不孕患者行部分卵子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139周期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继发不孕患者行部分卵子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half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half-ICSI)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不孕患者行部分卵子单精子卵泡浆内显微注射共139个周期,按体外授精(IVF)受精率≤50%和>50%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情况;分析IVF受精失败12周期的相关情况。结果 IVF受精率≤50%组的女方年龄较大,男方因素比例高,ICSI受精率低,获卵数及冷冻胚胎均少于受精率>50%组(P<0.05)。IVF受精失败的12周期与IVF受精率>50%组比较也得出相似结果。结论对于继发不孕患者,女方年龄大,男方精液为临界值,若为原发不育者,行half-ICSI可能帮助其减少受精失败的概率。
熊露林德伟谢妍于妍郭新宇张金玉
关键词:继发性不孕受精率IVF/ICSI
常规促排卵与GnRHα降调节促排卵后IVF-E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育龄期女性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病率为6%-10%,在无排卵性不孕中占50%-70%。目前临床治疗PCOS不孕症主要用药物促排卵。枸橼酸克罗米酚是促排卵的首选药,但近年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其产生耐药,尿促性腺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PCOS。由于PCOS患者对药物易出现无反应或高反应,为治疗PCOS带来困难。
张金玉葛明晓郭新宇李文玲于妍谢素嫣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受精体外胚胎移植
补肾壮骨颗粒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讨补肾壮骨颗粒与黄体酮胶囊合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将68例黄体功能不会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黄体酮胶囊(A组)、补肾壮骨颗粒度黄体酮肢囊(B组)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情况、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变化,对比两组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月经失调治愈率达70.58%,有效率97.06%;而A组治愈率为38.24%,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与补肾壮骨颗粒合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失调有较好疗效。
于妍李晓昊邓伟民
关键词:黄体功能不全月经失调补肾壮骨颗粒黄体酮胶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