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生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Ca^(2+)拮抗剂的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后Bcl-2、Bax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Ca2+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鼠HIBD动物模型,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缺氧缺血和Ca2+拮抗剂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基因Bcl-2、Bax的变化。【结果】缺氧缺血组随时间延长脑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增加,Bcl-2/Bax的比值下降,同时凋亡细胞数增加,表明Bcl-2、Bax两者比值的降低促进凋亡的发生。Ca2+拮抗剂干预组Bcl-2表达增加显著,降低了Bax的表达,凋亡细胞减少。【结论】Ca2+拮抗剂可能通过改变凋亡基因的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 刘华濮海平于晓燕郭萍
- 关键词:CA^2+拮抗剂脑缺氧BCL-2基因
- 新生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神经节苷脂的保护作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和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建立新生大鼠的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GM1,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进行细胞凋亡染色,测定血清内皮素水平和NO水平。【结果】假手术偶见神经细胞凋亡,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大量的神经细胞凋亡现象,GM1治疗组新生大鼠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GM1治疗组新生大鼠血浆的内皮素含量(ng/L)分别为:41.6±4.06,63.45±6.91和50.67±5.20;NO2-/NO3-含量分别是44.67±8.6、63.65±9.9和47.7±9.8.【结论】GM1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和NO的生成,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 刘华濮海平郭萍于晓燕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内皮素
- 鼻用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中-重度变应性鼻炎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7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3例、B组32例和C组32例。A组单纯给予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次每鼻孔1揿,每日早晚各1次。B组单纯给予孟鲁司特5 mg口服,每晚1次。C组为A组联合B组治疗,剂量、用法相同。观察4周,比较各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比较各组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C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A、B组,复发率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中-重度AR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杨子妮朱秀美于晓燕
- 关键词:孟鲁司特儿童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115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误诊原因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的效果。结果:115例CVA误诊时间为6周~15个月,误诊为支气管炎45例(39.1%),上呼吸道感染27例(23.5%),咽炎22例(19.1%),扁桃体炎13例(11.3%),支原体肺炎5例(4.3%),百日咳、原发性肺结核、支气管异物各1例(分别约占6.9%)。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1~8周咳嗽停止。结论: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对慢性咳嗽患儿应详细了解病史及掌握其诊断要点,避免误诊或漏诊。
- 杨子妮于晓燕吴玲玲
- 关键词:误诊
- 微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微波辅助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微波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抗病毒、应用肠黏膜保护剂和肠道益生菌),微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连续治疗3 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微波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5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急性病毒性肠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疗效显著,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子妮于晓燕吴玲玲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6
- 2012年
-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7例CVA随机分为A组43例、B组42例和C组42例。A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早晚各1次;B组:每晚睡前口服孟鲁司特5 mg 1次;C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剂量同A、B组)。观察各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8周后肺功能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C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A、B组(P<0.05),治疗8周后3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C组改善情况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CVA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
- 杨子妮朱秀美于晓燕
- 关键词: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吸入咳嗽变异性哮喘
-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凋亡基因的变化及神经节苷酯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abraindamage,HIBD)后Bcl-2、Bax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神经节苷酯(gangliosldes,GM1)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新生鼠HIBD动物模型,用TUEL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缺氧缺血和GM1l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基因Bcl一2、Bax的变化。【结果】缺氧缺血组随时间延长脑组织中Bcl一2、Bax的表达增加,Bcl一2/Bax的比值下降,同时凋亡细胞数增加,表明Bcl一2、Bax两者比值的降低促进凋亡的发生。GM1干预组Bcl-2表达增加显著,降低了Bax的表达,凋亡细胞减少。【结论】GM1可能通过改变凋亡基因的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
- 刘华郭萍濮海平于晓燕
- 关键词:脑缺氧脑缺血BCL-2基因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