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风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270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口腔
  • 9篇肿瘤
  • 8篇缺损
  • 8篇颌面
  • 7篇淋巴
  • 7篇口腔颌
  • 7篇口腔颌面
  • 6篇舌癌
  • 5篇组织瓣
  • 4篇蛋白微球
  • 4篇颌面部
  • 4篇微球
  • 4篇疗法
  • 4篇面部
  • 4篇颈淋巴
  • 4篇口腔癌
  • 4篇口腔颌面部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4篇白蛋白微球

机构

  • 16篇华西医科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7...

作者

  • 33篇付风华
  • 25篇温玉明
  • 22篇王昌美
  • 13篇李龙江
  • 8篇王晓毅
  • 8篇唐休发
  • 4篇王晓毅
  • 4篇华成舸
  • 4篇佟猛
  • 4篇高庆红
  • 3篇谢春
  • 3篇潘剑
  • 2篇郑根建
  • 2篇廖小宜
  • 2篇陈亚多
  • 2篇廖湘凌
  • 2篇于大海
  • 2篇邱存平
  • 2篇刘松筠
  • 2篇李华

传媒

  • 9篇华西口腔医学...
  • 5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第一届全国口...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纵横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8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1
  • 2篇199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颊脂垫瓣在口腔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颊脂垫瓣在修复口腔内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以来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口腔缺损25例。20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最小21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7岁。上颌结节区缺损9例,其中囊肿刮治导致口腔上颌窦瘘3例,硬腭...
唐休发付风华
关键词:颊脂垫瓣口腔缺损
文献传递
小腿外侧复合组织瓣血管吻合移植修复口腔颌面器官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小腿外侧复合组织瓣血管吻合移植修复口腔颌面器官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9 例患者应用小腿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器官缺损。手术采用血管吻合、双叶皮瓣、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口腔颌面缺损器官的形态及完...
谢春李龙江温玉明佟猛付风华
关键词:复合组织瓣肿瘤
文献传递
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探讨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例具有完整病历记录的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表现特征及诊断和治疗。结果 :病变区牙移位和龈沟内自发性出血是其常见症状 ,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能明确病变位置、范围及营养血管。 19例患者中 4例行下颌骨部分切除术 ,10例行血管瘤刮除术 ,2例行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 ,3例未治。 1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 ,除 1例因术中大出血后发生 DIC死亡外 ,其余 13例均得到根治 ,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血管瘤刮除术可作为儿童下颌骨中央性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先结扎下齿槽动脉能大大减少出血量。
王晓毅王昌美付风华高庆红
关键词:下颌骨肿瘤
全文增补中
口腔恶性肿瘤的二次放疗
2001年
目的 对无手术条件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大剂量二次放疗作回顾性分析 ,并对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估。方法 对 118例无手术条件但未发生转移 ,已经过首次放疗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第二次照射。采用单纯放疗患者 18例 ,2GY× 30天 ;放化疗结合 76例 ,2GY× 30天 ;2 4例化疗与分次放疗结合 ,2× 1.5GY× 2 0天。结果 采用大剂量二次放疗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化疗者。放疗晚期并发症包括颈部瘢痕 36 % ,粘膜坏死 19% ,放射性骨坏死 18% ,张口受限 14%。二次放疗的体积是与死亡危险度相关的唯一因素 ,相关度为1.75。结论 对没有手术指征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大剂量放疗与化疗手段相结合是可行的。虽然后期并发症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第一次放疗相比明显增加 。
陈绍维潘剑夏朝红廖湘凌付风华温玉明
关键词:口腔肿瘤放射疗法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653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5
2001年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方法 :对 195 3~ 2 0 0 0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经病理确诊的 6 5 3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8 7岁 ;男女之比为 2 31∶1;口腔、颌骨、涎腺分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原发部位前 3位 ;从组织来源分析 ,上皮源性肿瘤最多 ,有 5 86 9例 (89 75 % ) ,其次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间叶源性肿瘤等。从病理分型看 ,鳞状细胞癌 4177例 (6 3 88% ) ,病例数较多者还有恶性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等。结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 ,发病平均年龄有升高 ,男女比例逐渐下降 。
温玉明代晓明王昌美李龙江付风华王晓毅唐休发刘华华成舸潘剑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分析病理
脂质体-阿霉素系统治疗舌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通过观察聚乙烯已二醇包被脂质体 阿霉素药物系统 (pegylatedliposmaldoxorubicin ,PLD)对舌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治疗效果 ,探讨PLD治疗口腔肿瘤的价值。方法 建立舌癌淋巴转移模型的金黄地鼠 70只 ,分别观察体重、肿瘤体积、脏器转移、外周血药浓度和淋巴结内药物浓度。结果 PLD组的抑癌能力及有效药物浓度、全身反应明显优于阿霉素组。结论 PLD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系统 ,在控制口腔癌转移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陈绍维潘剑廖湘凌付风华王昌美温玉明
关键词:鳞状细胞药物疗法淋巴转移舌癌
小腿外侧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肿瘤切除后的缺损
目的:评价小腿外侧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肿瘤切除后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2002年12月,对2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小腿外侧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其骨及软组织缺损。手术采用血管吻合、单叶...
李龙江谢春温玉明佟猛付风华
关键词:口腔颌面肿瘤复合组织瓣移植组织缺损
文献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高表达与裸鼠舌癌移植瘤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
Objective: The present research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
华成舸温玉明潘剑王昌美李龙江付风华
关键词:淋巴转移癌细胞株移植瘤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过氧化苯甲酰在诱发金黄地鼠舌癌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证实在癌变过程中 ,促癌剂和诱癌剂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方法 :本实验通过二甲基苯并蒽 (DMBA)涂抹金黄地鼠舌粘膜 ,并用 2 0 %过氧化苯甲酰局部涂抹同一部位 ,每周 2次 ,共 2 0周。同样方法分别涂布DMBA(对照组 )和 2 0 %过氧化苯甲酰 (阴性对照组 )。结果 :对照组成瘤率 90 % (2 7/30 ) ,而实验组为 10 0 % (30 /30 ) ,2组动物均经历了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及转移癌几个阶段 ,但实验组在每一阶段较对照组平均短 2~ 3周左右 ,且有3只金黄地鼠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阴性对照组无肿瘤形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大体标本和组织学上无差异 ,镜下呈高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表现。结论 :过氧化苯甲酰能促进DMBA诱发金黄地鼠舌癌形成。对流行病学调查、癌变发生和预防应同时考虑诱癌剂和促癌剂的作用。
邱存平付风华高庆红王昌美温玉明
关键词:过氧化苯甲酰舌癌DMBA金黄地鼠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被引量:49
2000年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总结采用平阳霉素瘤腔内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12 82例的情况。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疗效最好 ,有效率分别为 93 87%、84 90 % ,葡萄酒色斑最差。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可作为海绵状、草莓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王昌美高庆红付风华温玉明代晓明龚浩陆笑
关键词: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