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万龙 作品数:29 被引量:16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用影响半径划定建筑物保安煤柱的探讨 1989年 论文以地表移动预计变形分布规律将建筑物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使划定的煤柱更为合理。 孔昭璧 何万龙 张锦关键词:建筑物 保安煤柱 煤矿 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2 1992年 本文通过对大量现场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山区煤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文章首先应用叠加原理探讨了采动滑移与地形的关系,然后对采动滑移机理和滑移向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典型地貌等影响开采的滑移变形模型,讨论了非典型地貌和非等影响开采滑移变形的分布规律,最后建立了新的山区地表移动预计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本研究成果可用于山区地表移动预计及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设计。 何万龙 康建荣关键词:地表移动 山区地面建筑物保护煤柱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1 2002年 Analysis is given in the paper, on Design parameters of coal pillars left for protection at Mine area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subsidence resulted from coal mining under mountain mine area, combined with some information from observation of movement of ground surface at the area. The author has also made his own point of view on still partially imperfect points in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design of coal pillar under the mountain areas (Hu ,linshan). 胡晋山 康建荣 何万龙关键词:开采沉陷 保护煤柱设计 地表移动 采动程度 山区典型地貌表土层采动滑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8 2001年 山区采动滑移是在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及采矿条件下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结果 ,用有限元法从岩石力学角度出发研究采动地表和岩层内部的移动与变形的力学机制。选取了 4个山区典型地貌 ,在整个采动覆岩至地表的全断面上进行力学模拟分析 ,并与实测资料分析对比 ,着重研究了山区表土层采动滑移的特点 。 马超 康建荣 何万龙关键词:表土层 有限元法 数值模拟 开采影响下的山区地表移动 被引量:22 1981年 本文根据阳泉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资料,对山区近水平煤层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问题进行了探讨。 何万龙关键词:地表移动 地质采矿条件 近水平煤层 预计方法 山区采动滑移的应力—应变模型 被引量:5 1991年 作者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地表移动迭加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几何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山区典型地貌滑移应力—应变模型,并对非典型地貌的变异情况作了分析和研究。 1 山区采动滑移的特征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 何万龙 孔昭璧 康建荣关键词:采矿 地表 滑移 开采引起的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 被引量:12 1983年 为了推动山区“三下”采煤试验,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必须首先解决开采引起的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以下就近水平煤层开采,地面倾角小于30°的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问题作一些探讨。“开采影响下的山区地表移动” 何万龙关键词:盆地 曲率 地质构造 山区地表移动 煤矿地表塌陷与土地复垦 被引量:3 1995年 煤矿地表塌陷与土地复垦山西矿业学院何万龙,白绍武,赵灵芝1地表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意义1.1地表塌陷使耕地面积减少,综合治理势在必行据初步统计,我国生产万吨原煤的塌陷面积约为3~5亩,以平均万吨塌陷率4亩计算,到2000年全国煤矿年塌陷面积约为48万亩,... 何万龙 白绍武 赵灵芝关键词:煤矿 地表塌陷 土地复垦 万家寨引黄工程测量精度与投影方法的探讨 2001年 本文从学术讨论的角度出发,对万家寨引黄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以及投影面与投影带的选择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粗浅意见,同时对有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胡海峰 何万龙 何志刚关键词:引黄工程 投影面 投影带 输水隧洞 西山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综合分析 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为《西山矿区开采沉陷规律与沉陷环境治理》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的分析,求取了相应于西山矿区地形、地质与开采条件的地表移动角量参数。动态参数及预计参数,这些参数对类似条件的矿区亦有参考价值。 何万龙 王忠 毛继周 邢嘉惠关键词:地表移动 开采沉陷 地层构造 移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