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为群

作品数:122 被引量:809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2篇通气
  • 27篇急性呼吸
  • 25篇机械通气
  • 23篇综合征
  • 18篇肺疾病
  • 17篇严重急性
  • 17篇严重急性呼吸
  • 17篇阻塞性
  • 16篇严重急性呼吸...
  • 16篇阻塞性肺疾病
  • 16篇呼吸综合征
  • 16篇急性呼吸综合...
  • 15篇慢性
  • 15篇慢性阻塞性
  • 15篇慢性阻塞性肺...
  • 14篇疾病
  • 12篇肺炎
  • 11篇细胞
  • 10篇牵张
  • 10篇慢性阻塞性肺...

机构

  • 54篇广州医科大学
  • 48篇广州医学院第...
  • 23篇广州呼吸疾病...
  • 2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122篇何为群
  • 107篇黎毅敏
  • 104篇刘晓青
  • 50篇陈思蓓
  • 38篇徐远达
  • 31篇桑岭
  • 29篇农凌波
  • 29篇徐永昊
  • 27篇毛璞
  • 25篇钟南山
  • 10篇黄红川
  • 10篇莫红缨
  • 10篇肖正伦
  • 9篇何国清
  • 9篇刘学松
  • 8篇庞晓清
  • 8篇梁微波
  • 8篇张容
  • 7篇刘冬冬
  • 7篇黄勇波

传媒

  • 16篇中国呼吸与危...
  • 12篇广东医学
  • 12篇中华危重病急...
  • 9篇中国危重病急...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国际呼吸杂志
  • 4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广州医药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6篇2015
  • 20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8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疗效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预防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手术方式且术程顺利的胸外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61例,分成常规组和NPPV组,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NPPV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术后肺内的残腔容积,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再插管率。结果 NPPV组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P<0.05);术后1周NPPV组的残腔容积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NPPV组术后的再插管率为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P<0.001);两组患者术后血气分析值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PPV并未加重患者肺漏气。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胸部手术后早期应用NPPV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术后肺膨胀不全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再插管率。
何为群巨春蓉廖广园张容刘晓青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胸外科手术急性呼吸衰竭术后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膈肌收缩功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使用颤触性跨膈压客观定量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的膈肌收缩功能,并与健康成年人对比。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机械通气≥72 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实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膈肌功能检测。同时检测10例健康成年人膈肌功能进行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运用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方法,检测颤触性跨膈压以评估膈肌收缩功能。结果共入选22例患者,其中2例经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未能探测到颤触性跨膈压,其余20例患者颤触性跨膈压为(7.6±2.5)cm H2O。10例健康成年人颤触性跨膈压为(26.7±4.9)cm H2O,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前颤触性跨膈压较健康人明显下降。
王银燕施荣华林志敏陈思蓓桑岭黄勇波毛璞何为群刘晓青黎毅敏
关键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功能
机械牵张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IL-6、IL-8、MCP-1、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机械牵张力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等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傅威毛璞张容庞晓清何为群刘晓青黎毅敏
应用每搏输出量变异率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评估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评估中,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 CCO)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收集患者的液体复苏数据。所有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均进行经肺热稀释测量,并记录心排指数(CI)、ITBVI、SVV、中心静脉压(CVP)等参数。根据液体复苏前后CI增加率是否达到15%或以上分为有反应组17例,无反应组12例。对SVV、ITBVI、CVP和CI变化率(ΔCI)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为SVV、ITBVI、CVP建立判断容量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有反应组患者液体复苏前CI、ITBVI比无反应组低(P<0.05),而两组间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复苏前ITBVI与ΔCI有显著相关(r=-0.593,P<0.001),而SVV、CVP与ΔCI之间无显著相关(r=0.037,P=0.847;r=0.198,P=0.302)。SVV、ITBVI、CV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P=0.207)、0.865(P=0.001)、0.463(P=0.565)。ITBVI为784 m L/m2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70.6%。结论在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中,ITBVI可以作为比SVV更好的容量反应性预测指标。
徐永昊何为群徐远达桑岭农凌波刘晓青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容量反应性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66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临床诊断重症SARS37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 33例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的方式进行无创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对其中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进行无创通气前轻微活动、安静状态及无创通气 1h后SpO2 的比较 ;对年龄、基础疾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采用Mantel Haenszel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无创通气 1h后较通气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1) ,分别为 (2 9 6±10 0 )次 /min和 (34 6± 8 4 )次 /min ;SpO2 明显提高 (P <0 0 1) ,分别为 (96 1± 2 4 ) %和 (89 9±3 5 ) %。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轻微活动后SpO2 明显下降 ,无创通气 1h后SpO2 明显提高 ,SpO2 分别为 (91 7± 0 9) %、(88 5± 1 4 ) %和 (96 9± 1 8) % (P均 <0 0 1) ;以血小板减少、年龄 >5 0岁、基础疾病、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 ,其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刘晓青陈思蓓何国清黎毅敏何为群陈荣昌钟南山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队列分析
严重急性呼吸困难综合症(SARS)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常继发感染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为了解其规律,以便对其行有效的预防和合理治疗,对该所2002年12月~2003年6月收治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
郑则广陈荣昌黎毅敏刘晓青何为群徐远达何国清李寅环罗群钟南山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下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继发感染
文献传递
38例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分析
2003年
目的: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于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临床诊断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P)的临床资料,并对重症AP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基础病、呼吸道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共38例,89%为60岁以下患者(34/38);87%有明确的接触史(33/38)。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密切接触。临床特点:高热,干咳,呼吸衰竭较早(平均4.98±1.37 d)出现,X线示迅速出现双肺的浸润。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为主,辅以抗生素、抗病毒药等。30例病愈出院(78.9%),其中11例(11/30)出院时X线胸片示有肺纤维化改变(36.7%);8例死亡(21.1%)。结论: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与密切接触病人有关,多发生于青壮年,但老年慢性病病人感染后痛死率高。病情发展迅速,经合理的治疗其预后尚好。
陈思蓓刘晓青何为群何国清徐远达黎毅敏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无创机械通气在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胸腺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1例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行无创通气进行呼吸支持,其中13例无创通气成功(成功组),18例无创通气失败改为有创通气(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ICU时APACHEⅡ评分、无创通气前血气分析、是否存在胸腺瘤、术前是否存在肌无力危象史、是否存在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无创通气前的PaCO2低于失败组(P<0.05),术前MVV%pred高于失败组(P<0.05);而无创通气前血pH、PO2、是否存在胸腺瘤、术前有无肌无力危象史、是否存在慢性肺部基础疾病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的无创通气前PaCO2以45 mm Hg为截断值,术前MVV%pred以60%为截断值,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无创通气成功组PaCO2<45 mm Hg的患者比例高于失败组(84.6%比33.3%,P<0.05),MVV%pred>60%的患者比例高于失败组(100%比55.6%,P<0.05)。Logistic分析发现PaCO2<45 mm Hg为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胸腺切除术后患者肌无力危象发生时早期PaCO2<45 mm Hg时使用无创通气有较高成功率。对PaCO2>45 mm Hg或术前MVV%pred<60%的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时应该预计失败的可能性,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
何为群桑岭刘晓青农凌波黎毅敏
关键词:无创通气胸腺切除术肌无力危象
血清降钙素原在严重脓毒血症病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是否可以早期区分血流感染的不同病原体。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脓毒血症并有血培养阳性的资料完整患者142例,根据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成革兰阳性菌组(G+组)51例、革兰阴性菌组(G-组)75例和真菌组(fungal组)16例。比较三组患者间PCT与白细胞(WBC)计数水平。结果 G-组患者的PCT(65.32±49.23)μg/L明显高于G+组(5.36±4.37)μg/L和真菌组(1.59±1.22)μ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WBC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为PCT诊断是否由G-菌导致血流感染而描绘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0.953~0.993)。诊断阈值为〈17μg/L。特异度为95%,敏感度为84%。为PCT诊断是否由鲍曼不动杆菌导致血流感染而描绘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5(95%CI0.941~0.990)。诊断阈值为〈42μg/L,特异度为92%,敏感度为85%。为PCT诊断是否由真菌导致血流感染而描绘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5,95%CI0.934~0.996。利用cut-off法得出PCT对于诊断是否真菌导致血流感染的诊断阈值为〈2.1μg/L。特异度为82%,敏感度为95%。结论血清PCT升高水平可以早期鉴别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刘晓青桑岭农凌波陈思蓓何为群黎毅敏
关键词:血流感染降钙素原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机械通气患者肺来源性鲍曼不动杆菌导致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来自真实世界的5年观察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来源性鲍曼不动杆菌(AB)血流感染(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5年内收治的发生AB肺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来源性BSI将患者分为无BSI组和BS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基础疾病、是否出现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否咳血、3个月内是否全身使用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是否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否使用胃肠外营养(PN)、诊断AB肺炎后是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时间和AB耐药性,并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机械通气AB肺炎患者发生肺来源性BSI的独立高危因素。结果共入选612例患者,其中无BSI组561例,BSI组51例,5年内AB-BSI发生率为8.3%。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SI组APACHEⅡ评分(分:20.8±9.2比17.3±5.5)和CPIS评分(分:7.1±3.9比5.6±1.6)均较无BSI组显著升高(均P〈0.05)。BSI组患者中CPIS〉6分[80.4%(41/51)比28.0%(157/56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86.3%(44/51)比46.7%(262/561)]、糖尿病[DM,25.5%(13/51)比14.8%(83/561)]的比例较无BSI组显著升高,而心力衰竭的比例(HF,5.9%(3/51)比23.5%(132/561).]则较无BSI组显著降低,出现咳血症状[27.4%(14/51)比3.4%(19/561)]、全身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19.6%(10/51)比7.8%(44/561)]及机械通气〉14d[80.4%(41/51)比48.5%(272/561)]的比例也较无BSI组显著升高(均P〈O.05);而性别、年龄、
何为群刘晓青黎毅敏陈思蓓桑岭
关键词:机械通气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肺疾病阻塞性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