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地震资料高分辨处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 2000年
- 以舞阳凹陷原始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出一套适合该区特点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了叠前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地表一致性处理,压缩于波展宽有效波频谱,高精度同相叠加,叠后f-x域信号方向约束去噪等处理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处理及地质效果,最终处理结果有较好的波组特征,断面清楚,断点可靠,在地震解释构造图上,断层的分辨率增高,断裂展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 何和英李丽贤边建民方江雪
- 关键词:地震数据分辨率地震勘探地震资料
- 银川地堑地壳挤压应力场:深地震反射剖面被引量:34
- 2011年
- 银川地堑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地质结构复杂,活动构造发育.为了调查银川地堑的构造特征及断裂分布情况,布设了NW向跨银川地堑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首次获得银川地堑地壳的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银川地堑具有典型的拉张挤压型沉积盆地特征,上地壳反射连续性好,层位丰富,能量强,断裂发育.下地壳和莫霍面记录了挤压与拉张的发展过程.莫霍面呈密集反射层,横向不连续,深度变化较大,最深处位于剖面的中部.剖面西段的地壳反射呈现弯曲状特征,剖面中部地壳包含"扁豆状"的反射形迹.这可能记录了晚三叠世以来,银川地堑受到来自西部的挤压作用.剖面东段的下地壳和莫霍面反射都被黄河断裂带错开,断裂两侧莫霍面发生错断,显示出黄河断裂带深部的走滑拉张作用.深地震反射剖面也揭露出贺兰山东麓断裂带和黄河断裂带是控制盆地的两个最主要深部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带切穿了上、中地壳地层.黄河断裂带是一个规模巨大的陆内走滑断裂,浅层表现为一个典型的花状构造,延伸至下地壳,切穿莫霍面.地堑逆冲推覆带与剖面中、西部地壳形态表明该地堑从盆地到基底都受到来自西南方向的区域挤压应力场作用.探讨了银川1739年8级地震的成因以及银川地堑的良好的油气远景.
- 酆少英高锐龙长兴方盛明赵成彬寇昆朋谭雅丽何和英
-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
- 外推算子预测去噪方法被引量:7
- 2001年
- 由于地震数据不同频段有不同的信噪比 ,常规的去噪方法对信噪比低于一定程度的频率成分就起不到压制噪声的作用 ,相反 ,在这样的频率点可能还会降低信噪比。这是由于信号估计的有效性过分依赖于输入数据的信噪比本身所致。实际上 ,有效反射信号不同频率成分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即空间延续方向是不随频率而变化的 ,故尔可用高信噪比频段的信息来推算低信噪比频段的信号 ,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信号估计结果。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 ,将这种方法用于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去噪均能起到压制噪声的效果 ,有利于展宽有效频带 ,提高分辨率。
- 刘振东何和英黄德芹
- 关键词:地震勘探信噪比去噪方法
- 基于柯西分布的频率域全波形反演被引量:12
- 2014年
- 全波形反演利用了波形的整体特征,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全波形反演隐含了地震数据处理中噪声服从正态分布,限制了实际应用的效果。本文在假设地震数据噪声误差服从柯西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柯西分布的频率域目标函数构造方法,推导出了相应的梯度表达式,通过对理论模型的数值合成记录加入随机脉冲噪声、高斯噪声和线性噪声,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反演过程中采用拟牛顿法从低频到高频进行了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并将低频反演结果作为高频反演的初始模型以便减少解的非唯一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最小二乘全波形反演方法,在噪声存在且不满足高斯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
- 成景旺吕晓春顾汉明何和英詹凤林周丽
- 关键词:频率域噪声
- SW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 2011年
- 为了研究储层的展布规律,在SW地区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针对SW地区的地震资料特点,应用了层析静校正、区域异常噪声衰减、组合反褶积、高精度速度场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技术,解决了SW地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问题、分辨率问题和相对保真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为查清SW地区隐蔽性油气藏提供了精细的地震资料。
- 何和英
- 关键词:高精度地震信噪比分辨率保真叠前偏移
- 利用地震模型正演技术进行井间储层横向预测被引量:5
- 1998年
- 首先利用测井资料生成一维井模型,再将井模型加入连井剖面,然后利用地震解释结果建立二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合成理论地震记录,与原始剖面比较,修改模型,直至获得理想的地质剖面。文中实例表明,综合应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进行井间储层横向预测,对于查清地质构造和井间地层连通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吴川朱青奇常炳章何和英田小敏
- 关键词:地震模型储集层地震勘探
- GC地区高精度地震资料融合处理方法研究
- 2013年
- 为提高河南油田GC地区小断块、微幅构造、薄储层、小砂体、小尺度孔洞的刻画能力,满足老油田的滚动扩边、深层复杂区的勘探开发需要,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融合处理技术研究。针对GC地区的地震资料特点,应用叠前地震资料精细融合预处理技术、超浅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和复杂断块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地震剖面的分辨率、信噪比和成像精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满足了GC地区的勘探开发要求。
- 何和英张高成姚振方金春红
- 关键词:地震资料处理高精度地震信噪比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
- 叠前去噪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5
- 2000年
- 规则干扰和不规则干扰影响地震数据处理的最终成果,也影响叠前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针对干扰波的特点,介绍了不同的压制噪声的方法,用速度滤波、小波变换对线性干扰进行压制,τ-ρ变换衰减多次波,多道统计方法和中值滤波消除野值脉冲干扰.此外,如零相位谱均衡反褶积SPEQ、DMO处理等对随机噪声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根据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对不同噪声采用合适的压制方法,实际资料处理成果表明达到了预期效果.
- 铁迎春陈彩花何和英刘西宁
- 关键词:随机噪声信噪比地震勘探叠前去噪地震数据
- 信号方向约束去噪方法及其应用
- 2000年
- 由于地震数据不同频段有不同的信噪比,常规的去噪方法对信噪比低于一定程度的频率成分就起不到压制噪声的作用,相反,在这样的频率点可能还会降低信噪比。究其原因,是由于信号估计的有效性过分依赖于输入数据的信噪比本身。实际上,有效反射信号不同频率成分间存在着关系,即空间延续方向是不随频率而变化的,故可用高信噪比频段的信息来推算低信噪比频段的信号,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信号估计结果。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将这种方法用于时间域和频率的去噪均能起到压制噪声的效果,有利于展宽有效频带,提高分辨率。
- 何和英刘振东
- 关键词:信噪比去噪方法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