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悦

作品数:23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抗原
  • 10篇载体蛋白
  • 7篇甲基
  • 7篇二甲基
  • 7篇二甲基氨基
  • 7篇氨基
  • 6篇亚胺
  • 6篇二亚胺
  • 4篇皮素
  • 4篇抗体
  • 4篇保鲜
  • 3篇温度计
  • 3篇鲜肉
  • 3篇灵敏度
  • 3篇免疫
  • 3篇免疫检测
  • 3篇敏度
  • 3篇半抗原
  • 3篇苯基
  • 3篇衬垫

机构

  • 2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3篇何悦
  • 15篇张耀海
  • 15篇王成秋
  • 14篇陈爱华
  • 14篇焦必宁
  • 14篇赵其阳
  • 8篇李晶
  • 4篇赵静
  • 4篇赵希娟
  • 3篇徐丹
  • 3篇张念

传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陈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陈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将川陈皮素与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B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C;化合物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存在的条...
崔永亮焦必宁赵静赵其阳张耀海陈爱华王成秋何悦
不同成熟阶段五种柚果实的主要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
2024年
为了探究柚果实生长过程中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选取了西南地区5种特色柚果(东风早柚、长寿沙田柚、梁平柚、龙安柚和丰都红心柚),分析了5个成熟阶段主要理化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外在品质中,柚果实的质量、横纵径与成熟期呈正比,果皮厚度与成熟期呈反比;内在品质中,随着成熟期的延长,柚果实的出汁率、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维生素C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5个成熟阶段期间,在5个品种柚果实中共检出5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类20种(包括单萜10种、倍半萜10种)、醇类9种、醛类10种、酯类8种、酮类2种、其他3种。在整个成熟阶段,挥发性物质总量呈以下规律:商业成熟期>成熟转色期>生长膨大期>幼果期>膨大期。随着成熟期的延长,萜类物质占比始终是最高的,为82.8%~96.4%。柠檬烯是最丰富的萜类物质,其占比萜类为67.7%~90.1%,其变化规律与萜类物质和总挥发性物质是一致的;月桂烯、β-蒎烯和α-蒎烯是较丰富的单萜物质;α-石竹烯、大牛儿烯D和β-石竹烯也是较丰富的倍半萜物质。醇类、醛类物质是仅次于萜类的挥发性物质,占比分别为1.6%~13.4%和0.3%~6.8%。此外,少量的酯类、酮类、其他物质也存在于柚果实中。该研究为我国柚果营养品质特性的探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柚果资源的加工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张耀海张念张念王成秋赵其阳王成秋崔永亮赵其阳李晶
关键词:成熟期挥发性成分萜类
川陈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陈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将川陈皮素与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B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C;化合物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存在的条...
崔永亮焦必宁赵静赵其阳张耀海陈爱华王成秋何悦
一种可指示肉类新鲜度的保鲜衬垫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指示肉类新鲜度的吸水性保鲜衬垫。本发明提供的可指示肉类新鲜度的保鲜衬垫是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纤维为基材、以花青素和纳米银为功能组分,并具有多孔结构。所述衬垫既可以延长冷鲜肉的...
徐丹何悦任丹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的用温度计检测链格孢菌的方法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的用温度计检测链格孢菌的方法。本发明利用AuNPs的高比表面积和LbCas12a高效剪切能力的双重信号放大策略,实现了检测信号的有效放大,对链格孢菌的检测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何悦刘晏霖王沂雯焦必宁
柚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柚皮素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柚皮素与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B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C;化合物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偶...
崔永亮焦必宁赵静赵其阳张耀海陈爱华王成秋何悦
一种唑螨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唑螨酯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将1,3‑二甲基‑5苯氧基‑1H‑吡唑‑4‑甲醛肟与含有酯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再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或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
张耀海崔永亮彭怡霖金雅琪张念焦必宁王成秋李志霞赵其阳陈爱华何悦李晶赵希娟
文献传递
螺螨酯半抗原、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螨酯半抗原、抗原及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所述半抗原和抗原分别具有式A1和A2所示的结构式,其制备方法包括:将3‑(2,4‑二氯苯基)‑4‑羟基‑1‑氧杂螺[4.5]癸‑3‑烯‑2‑酮与含有酯基的...
崔永亮金雅琪彭怡霖焦必宁张耀海赵其阳何悦李晶王成秋陈爱华李志霞赵希娟
杂环类杀螨剂的免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25年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杀螨剂的需求仅次于杀虫剂,位列第二位。杀螨剂作为影响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化学污染物,其中以含杂环为代表的一类杀螨剂结构相对稳定、半衰期长、不易降解,更易残留在食品表面或内部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发经济有效的杂环类杀螨剂检测方法已成为目前的研究趋势,对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助力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方法以其快速简便、高效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领域。本文从半抗原的合成、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农产品基质中的检测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杂环类杀螨剂农药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免疫分析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对杂环类杀螨剂残留检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耀海崔永亮彭怡霖王成秋王成秋陈爱华赵其阳李晶
关键词:农药残留半抗原免疫检测
地奥司明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奥司明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制备得到地奥司明抗原,以及通过该抗原得到地奥司明抗体,再将该抗原和抗体用于环境中地奥司明的检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
张耀海崔永亮刘一凡王成秋赵其阳陈爱华何悦李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