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贤清

作品数:78 被引量:1,312H指数:24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8篇土壤
  • 38篇水分
  • 27篇马铃薯
  • 26篇土壤水
  • 25篇土壤水分
  • 22篇利用效率
  • 22篇旱区
  • 21篇水分利用
  • 21篇宁南旱区
  • 20篇水分利用效率
  • 18篇玉米
  • 18篇秸秆
  • 16篇还田
  • 15篇秸秆还田
  • 14篇马铃薯产量
  • 14篇旱作
  • 12篇性状
  • 9篇容重
  • 9篇温度
  • 9篇小麦

机构

  • 56篇宁夏大学
  • 29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9篇固原市农业科...
  • 4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宝鸡市农业技...
  • 1篇宣化科技职业...

作者

  • 77篇侯贤清
  • 48篇李荣
  • 26篇贾志宽
  • 22篇韩清芳
  • 12篇李培富
  • 9篇何文寿
  • 9篇王维
  • 9篇李永平
  • 9篇王西娜
  • 8篇杨宝平
  • 6篇路文涛
  • 6篇王艳丽
  • 5篇聂俊峰
  • 5篇代晓华
  • 5篇张龙
  • 5篇马琨
  • 5篇张鹏
  • 3篇丁瑞霞
  • 3篇李丹
  • 3篇高飞

传媒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核农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排灌机械工程...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土壤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09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旱作农田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在雨养农业区,旱作区因连年翻耕而引起严重的土壤质量退化,使作物生产力下降,需定期改变其耕作方式。免耕深松隔年轮耕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耕层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氮的含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对改善土壤性状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07~2010年在宁夏南部半旱区进行了两年免耕一年深松(NT/ST/NT)、两年深松一年免耕(ST/NT/ST)、连年翻耕(CT)3种耕作模式试验,研究了其对耕层土壤容重、团聚体、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3年耕作处理后,与连年翻耕相比,NT/ST/NT、ST/NT/ST处理0—20 cm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4.4%和7.3%,20—40 cm土层分别降低2.1%和5.7%,40—60 cm土层分别降低4.1%和5.5%;土壤孔隙度0—2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4.1%和6.8%,20—40 cm土层提高了2.1%和4.3%,40—60 cm土层提高了5.5%和5.7%。0—20 cm土层,NT/ST/NT处理0.25~2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较CT处理提高了12.4%,ST/NT/ST处理>2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较CT处理平均提高了42.0%;20—40 cm土层,NT/ST/NT、ST/NT/ST处理>2 mm团聚体含量较CT处理平均分别提高了44.3%和50.4%。两种轮耕模式使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分别显著高于CT处理21.8%和22.5%,几何平均直径分别高于CT处理9.6%和9.5%。三个处理耕层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均比试验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轮耕处理0—30 cm土层0.25~2 mm粒级有机碳含量和<0.25 mm粒级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T,以ST/NT/ST处理效果最佳。NT/ST/NT和ST/NT/ST处理0—10 cm土层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较CT处理分别显著提高7.9%和10.2%,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19.0%和15.7%,20—30 cm土层分别提高10.6%和13.3%;0—10 cm土层<0.25 mm粒级全氮含量显著提高9.4%和10.9%,10—20 cm土层分别提高6.8%和10.2%,20—30 cm土层分别提高7.4%和9.3%。研究期间,NT/ST/NT和ST/NT/ST处理较CT处�
侯贤清李荣贾志宽韩清芳
关键词:旱作农田土壤耕作团聚体小麦产量
秋耕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0
2020年
为探明秋耕覆盖措施下农田土壤水热肥特性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于2013—2016年在宁南旱区秋作物收获后,通过设置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研究马铃薯生育期0~200 cm层土壤贮水量、0~25 cm耕层土壤温度和0~40 cm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二者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马铃薯播种期土壤贮水量,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覆盖处理保水效果最佳,平均土壤贮水量较翻耕不覆盖处理分别提高14.4%和14.7%;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二者交互作用对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土壤贮水量影响显著,深松秸秆覆盖处理改善土壤水分效果最佳,平均土壤贮水量较翻耕不覆盖处理提高20.7%。在马铃薯播种期,耕作方式、覆盖措施及二者交互作用对耕层土壤温度影响显著,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其影响程度减小;同一耕作方式下的平均耕层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3.6℃,而秸秆覆盖处理显著降低1.4℃。经过3年秋耕覆盖后,耕作与覆盖交互作用对0~40 cm层土壤养分各指标影响均呈极显著水平,在所有处理组合中,免耕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高,而翻耕不覆盖处理最低。同一耕作方式下,地膜覆盖的保温效应对马铃薯生育前期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后期高温不利于马铃薯生殖生长;秸秆覆盖在整个生育期具有稳温和降温效应,有利于马铃薯中后期生长。所有处理组合中,深松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处理下马铃薯总产量和净收益较高,分别较翻耕不覆盖显著增产49.4%和38.3%,净收益分别提高129.1%和103.3%;深松地膜覆盖、深松秸秆覆盖处理对提高商品薯率效果较好,分别较翻耕不覆盖处理显著提高18.4%和16.2%。从经济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免耕、深松结合秸秆覆�
侯贤清李荣
关键词:马铃薯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
免耕覆盖对宁南山区土壤物理性状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5年
宁南山区干旱频发、春旱突出,马铃薯播期土壤墒情不足、苗期干旱等问题,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该研究通过设置免耕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以翻耕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不同覆盖耕作措施下土壤物理性状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翻耕不覆盖相比,免耕覆盖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空隙状况,以免耕覆盖秸秆处理效果最佳。与翻耕不覆盖相比,免耕覆盖地膜和免耕覆盖秸秆处理可使0~20 cm土层〉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使〉20~40 cm土层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显著增加。免耕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状况,免耕覆盖地膜对作物生长前期土壤水分保蓄效果较好,免耕覆盖秸秆对作物生长中后期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作用最佳。免耕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马铃薯植株株高、茎粗及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翻耕不覆盖,作物生育前期以免耕覆地膜处理效果最佳,中后期以免耕覆秸秆处理效果最明显。免耕覆秸秆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较翻耕不覆盖增产24.14%,商品薯率较翻耕不覆盖提高15.93%。可见,免耕覆盖秸秆措施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对马铃薯生长有利,其增产效果显著。该研究可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侯贤清李荣
关键词:团聚体孔隙度免耕覆盖容重马铃薯生长
农业环保型材料覆盖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6年
农业环保型材料覆盖技术可提高旱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国内外备受关注。本文详细综述了环保型材料覆盖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科学评价了环保型覆盖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指出了农业环保型材料覆盖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环保型覆盖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荣侯贤清
宁南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针对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及土壤水分蒸发强烈等自然条件,其农业开发的技术核心是土壤蓄雨保水,改善作物根域水环境,并进而采取高效用水措施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为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侯贤清
关键词:土壤性状
文献传递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52
2011年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为该区土壤扩蓄增容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在3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6000、9000kg·hm-2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9000、13500kg·hm-2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在试验第3年(2009年)玉米播种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8.8%、9.9%和6.8%;成熟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14.8%、13.9%和12.8%;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30.7%、29.2%和12.5%(P<0.05);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41.1%、35.9%和21.3%(P<0.01)。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较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路文涛贾志宽高飞李永平侯贤清
关键词:秸秆还田宁南旱区土壤水分作物生产力
施氮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2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了解析宁夏扬黄灌区连续施氮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尼龙网袋法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连续施用不同纯氮量(0、150、300和450 kg hm^(-2))对第3年还田后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和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在玉米播后50~170d促进秸秆腐解,以施氮300kghm^(-2)处理最为显著,平均秸秆累积腐解率与腐解速率分别较不施氮肥(对照)处理提高25.6%和20.3%;施氮可促进秸秆养分释放,其各养分元素释放率均表现为钾>碳>氮>磷,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使0~40 cm层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以施氮300~450kghm^(-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施氮可提高玉米播后20d土壤温度和播后80~170d土壤贮水量,均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效果最佳。施氮可改善0~40 cm层土壤肥力,以施氮300 kg hm^(-2)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效果最佳。施氮300kghm^(-2)处理能通过影响产量构成来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产63.7%。综合分析认为,施氮300 kg hm^(-2)可显著改善土壤肥力特征,促进还田秸秆的腐解和养分元素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宁夏扬黄灌区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提高。
李荣勉有明侯贤清李培富王西娜
关键词:施氮秸秆腐解养分释放土壤肥力玉米产量
保水剂施用量对土壤水分利用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针对宁夏中部半干旱偏旱区,干旱少雨、土壤水分蒸发强烈、马铃薯低产等突出问题,采用2种土壤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微生物保水剂),以不施用保水剂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对旱作土壤水分、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关键生育期,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随保水剂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用沃特保水剂60kg/hm^2和90kg/hm^2使土壤贮水量分别较对照(不施保水剂)显著提高55.1%和62.1%;施用微生物保水剂可保蓄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而施用沃特保水剂可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土壤水分含量;施用微生物保水剂不同量可明显促进马铃薯初花期植株的生长,进入块茎膨大期施用沃特保水剂不同量对马铃薯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与对照相比,施用沃特保水剂90kg/hm^2的增产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佳,分别较对照提高41.4%和86.5%;而施用沃特保水剂60kg/hm^2的商品薯率最高(87.5%)。穴施保水剂可有效改善马铃薯关键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施用沃特保水剂60-90kg/hm^2的增产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佳。
侯贤清李荣何文寿代晓华马琨梁熠马刚成
关键词:保水剂土壤水分作物生长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保水剂施用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沃特和微生物2种不同保水剂,研究不同保水剂施用量(2kg/667 m2、4kg/667 m2、6kg/667m2)对马铃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施微生物保水剂处理植株器官氮、磷、钾质量分数均高于施沃特保水剂处理,其中施用微生物保水剂4kg/667 m2和6kg/667m2各器官氮、磷、钾质量分数最高,均显著高于不施保水剂处理。施用保水剂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其中施沃特保水剂4kg/667m2对马铃薯增产和提高商品薯率效果最佳,较不施保水剂处理显著提高34.6%和15.2%。
侯贤清李荣何文寿
关键词:保水剂干物质量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
不同降雨年型下种植密度对旱作马铃薯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为探索宁南半干旱偏旱区覆膜垄作马铃薯合理的种植密度,于2015和2016年设置37 500、45 000、52 500、60 000、67 500株hm^(–2) 5个种植密度,以当地传统种植密度37 500株hm^(–2)为对照,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马铃薯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马铃薯生育前期和中期0~100 cm层土壤水分状况,以45 000和52 500株hm^(–2)处理土壤贮水量最高,均显著高于37 500和67 500株hm^(–2)处理。45 000和52 500株hm^(–2)处理较其他处理均显著提高马铃薯出苗率,促进马铃薯生育前期和中期的生长,而在马铃薯生育后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45 000和52 500株hm^(–2)处理两年平均降水利用效率分别较37 500株hm^(–2)处理显著提高15.3%和17.6%,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1%和15.0%。通过两年数据拟合函数发现,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2015年平水年和2016年枯水年,旱作覆膜垄作马铃薯种植密度为51187~51 302株hm^(–2)时,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块茎产量最高。
侯贤清牛有文吴文利徐金鹏时龙唐少颖马旭李荣
关键词:种植密度土壤水分马铃薯生长水分利用效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