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山核桃叶总黄酮制备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对山核桃叶总黄酮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考察,为后继药效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101大孔树脂为吸附材料,对其静态吸附容量及黄酮洗脱富集条件进行考察,确定山核桃叶总黄酮制备工艺。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80 min、60 min;溶媒倍数分别为10倍、8倍。D101型树脂对山核桃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容量为(36.78±2.5)mg/g,洗脱次序为20%乙醇洗脱后收集40%乙醇洗脱部分即为山核桃叶总黄酮,其总黄酮得率为(74.93±2.10)%,纯度达(74.07±2.61)%。结论:所确立的山核桃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合理、稳定,黄酮得率及纯度较高,为深入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奠定了良好基础。
- 朱学鑫李伟平俞燕蒋福升丁志山
- 关键词:山核桃总黄酮大孔树脂
- 山核桃树叶中球松素查耳酮的含量测定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山核桃树叶中球松素查耳酮(DHM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2 nm,对DHM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DHMC进样量在0.02~0.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精密度RSD为1.1%(n=6),重复性试验RSD为0.9%(n=6),加样回收率为101.6%(RSD=1.8%,n=6),经测定山核桃叶干品中DHMC的含量较高,达0.79%。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结果准确。
- 马哲龙蒋福升俞婷婷俞燕陈建真丁志山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 山核桃叶提取物体外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提取物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核桃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山核桃叶70%乙醇浸膏分成五个部位,然后通过MTT法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吖啶橙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诱导凋亡作用。结果山核桃叶氯仿层和石油醚层对HepG2细胞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氯仿层相对较强,IC50为(49.70±4.42)mg.L-1,并可剂量依赖性诱导HepG2发生细胞凋亡,其中100mg.L-1处理组凋亡率达28.0%。结论山核桃叶氯仿层中和石油醚层含有抗肿瘤活性成分,其中诱导细胞凋亡是氯仿层提取物发挥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理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谢红马哲龙许志连俞燕蒋福升丁志山
- 关键词:山核桃抗肿瘤MTT法凋亡
- 山核桃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建立山核桃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槲皮苷为对照品,采用AlCl3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体系进行系统优化研究,测定山核桃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AlCl3显色最佳条件为:2.0mL体系中加入pH4.7的HAc-NaAc缓冲液0.5mL,10%AlCl3醇溶液0.4mL,蒸馏水0.1mL,常温反应20min,416 nm处测定吸光度值。槲皮苷标准品含量在2.6~14.3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测得充分提取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5.89%,RSD为1.14%(n=3),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27%(n=6)。结论:AlCl3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山核桃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俞燕厉飞张副兴蒋福升丁志山
- 关键词:总黄酮槲皮苷紫外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