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金玲
- 作品数:23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1991~2002年度江苏省慢性职业中毒患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1991~ 2 0 0 2年度全省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 12 49例 ,主要病种为铅及其化合物、苯、锰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占中毒总例数的 87.9%。 1997年度后病例数减少明显 ,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及苯中毒病例数的减少。病例主要分布在乡镇企业、轻工、机械和化工系统等 11个产业系统。 60 .8%的病例来自于南通、徐州、盐城市。病例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产环境有毒化学物质作业点数及接触工人数的减少。
- 倪金玲黄凯云何苏敏汪庆庆
- 关键词:慢性职业中毒患病率生产环境
- 某高分子材料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某高分子材料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了解与掌握其聚氨酯薄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提出职业病防治的重点。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和检查表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丙烯腈、苯乙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氰化氢、乙二醇、丙烯酸等)、噪声、高温等。各岗位(检测点)毒物和粉尘浓度、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 何苏敏张晓玲倪金玲汪庆庆
-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有关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 2006年
- 杨杰倪金玲
- 关键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 便携式气质联用技术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便携式气质联用(GC-MS)技术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应用,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2009年采用便携式GC-MS仪对某火力发电厂、某胶黏剂生产企业、某企业喷漆车间等工作场所的空气进行检测。[结果]GC-MS技术可用于工业选址评价、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等方面。[结论]利用GC-MS技术进行现场检测,可快速识别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化学危害因素,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较快捷的服务。
- 龚伟张锋倪金玲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 硅太阳能电池企业生产性毒物职业危害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对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单元的生产性毒物进行识别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监测、风险评估和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方法。结果表明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存在硝酸、氢氟酸、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氯、三氯氧磷、氨、硅烷和铅等多种有毒、可燃及腐蚀性物质等潜在急性中毒风险,应加强关键环节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
- 龚伟倪金玲朱宝立
- 关键词:硅太阳能电池生产性毒物
- 应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适用性探讨
- 自《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在江苏省逐渐开展起来,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类比法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规定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之一,也是目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首选方法。本文结合某单位近年...
- 倪金玲何苏敏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文献传递
- 应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适用性探讨被引量:17
- 2006年
- 倪金玲何苏敏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防治法》完整性
- 江苏省尘肺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被引量:3
- 2001年
- 张芹王金敖倪金玲
- 关键词:尘肺流行病学
- 个体采样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个体采样,对某石化企业新建的乙烯装置、芳烃装置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及监测。结果表明,除维修岗位,该项目其余5个岗位共4种毒物的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说明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总体情况良好。但该维修岗位个体采样测定结果超过了国家标准,提示应将维修岗位及维修人员作为本次评价的重点。
- 龚伟何苏敏倪金玲
- 关键词:个体采样建设项目
- 涤纶长丝生产工艺噪声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01年
- 王伟王金敖倪金玲何苏敏
- 关键词:涤纶长丝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