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岸世界的形式化与现实的形式化——“有意味的形式”说与“情采”论之美学阐释
- 该文把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和刘勰的"情采"论放在东西方比较的视野中进行透视,认为他们两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提出了文学理论的许多共同问题,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刘勰和贝尔都强调情感的主体地位,并且都十...
- 刘存珍
- 关键词:克莱夫·贝尔审美特征彼岸世界
- 重“意”与重“形”的审美诉求——中西诗学中的“象”及其美学意义初探被引量:2
- 2002年
- “象”作为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诗学中主要表现为“意象”,而在西方诗学中主要表现为“形象”。中国诗学中的“象”以“意象”的表现形式实践了一条明倡“形神兼备”,暗中则是“神似胜于形似”,重“意”远远胜过重“形”的道路;而西方则刚好走了相反的路子,它以“形象”的表现形式演绎了一段重“形”轻“意”的历史。近现代西方美学中“意象”概念的广泛使用和文艺实践,为中西诗学的对话和未来发展昭示了广阔的交融前景。
- 刘存珍
- 关键词: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