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制冷
  • 3篇热管
  • 3篇分离式热管
  • 2篇制冷机
  • 2篇制冷机组
  • 2篇平行流冷凝器
  • 2篇空调
  • 2篇冷机
  • 2篇冷凝器
  • 2篇机房
  • 2篇机房空调
  • 2篇传热
  • 2篇传热计算
  • 1篇性能实验
  • 1篇性能试验
  • 1篇节能
  • 1篇节能减排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用
  • 1篇高性能计算机

机构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中国扬子集团...

作者

  • 5篇刘宏宇
  • 4篇李宏洋
  • 4篇王飞
  • 4篇王铁军
  • 3篇吕继祥
  • 1篇王蒙
  • 1篇王冠英
  • 1篇赵丽

传媒

  • 3篇低温与超导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动力型分离式热管设计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研发数据机房用蒸气压缩/热管复合型环控系统,进行动力型分离式热管模块的设计和性能试验。热管系统采用平行流冷凝器和管片式蒸发器,由屏蔽泵提供循环动力,并由调节阀控制供液量。在标准焓差法试验室进行热管模块的制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热管系统在设定工况的制冷性能达到设计指标,验证热管系统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和实用性;2热管模块的制冷量、EER与室内外温差近似为线性关系;3液泵驱动的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解决了重力型分离式热管的运行稳定性问题,简化了系统的安装,易于实施流量调节和能量控制。
王铁军王飞李宏洋王俊赵绍博刘宏宇吕继祥
关键词:分离式热管性能试验
平行流冷凝器的传热计算与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芯片尺寸不断减小,电子集成密度不断增高,导致的芯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计算机数据中心作为机房空调的研究对象,如何在满足数据机房冷量需要的同时,降低机房空调的制作成本,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降...
刘宏宇
关键词:传热计算制冷机组冷凝器机房空调
文献传递
动力型分离式热管在机房空调中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数据机房全天候空气调节需求,设计30k W动力型分离式热管模块,在标准焓差法实验室进行动力型分离式热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屏蔽泵能够为热管系统持续提供足够驱动力,保证热管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2)当热管系统回气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差≥ΔT时,热管系统制冷性能在设定工况下达到设计指标,验证了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系统合理性和适用性;(3)动力型分离式热管系统的制冷量、COP随着室内外温差近似线性增长,在外界环境温度≤10℃的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热管系统替代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数据机房和通讯基站空调系统的低成本运行,大幅度节能减排;(4)针对机房负荷多变情况设计快速精确调节流量控制装置,实现对整个系统实施流量调节和能量控制,为热管系统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王飞王铁军王俊赵绍博刘宏宇李宏洋吕继祥赵丽
关键词:节能减排性能实验
平行流冷凝器的传热计算与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数据中心用蒸汽压缩/热管复合型环控机组系列产品研发的需要,在分析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平行流换热器的计算模型,设计了外侧为热管冷凝器、内侧为制冷冷凝器的组合式平行流换热器,建立了30kW热管复合型制冷模块实验系统,进行了室外侧环境温度为35℃、10℃和16℃的压缩式制冷、热管制冷和热管复合制冷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组合式冷凝器达到预期指标,验证了设计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为平行流冷凝器在大型热管复合环控机组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刘宏宇王铁军王飞李宏洋吕继祥
关键词:传热计算制冷机组
高性能计算机用热管复合制冷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25
2013年
根据高性能计算机全天候温控的需要,提出了综合应用蒸气压缩和动力型分离式热管制冷技术的复合冷源方案。在冬季及春、秋过渡的低温季节,运行热管循环不仅大幅降低环控装置的能耗,而且可以避免在低温环境运行压缩式制冷易发生的冷启动、回油润滑等问题。提出了蒸气压缩制冷、蒸气压缩/热管复合制冷和热管制冷的分区工作模式,引入复合制冷模式有效拓宽了热管运行温区,大幅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综合COP。模拟分析了在北京地区应用热管复合制冷技术的节能性能,相比常规的压缩制冷节能率高达40%。研究表明:热管复合制冷系统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优势,特别适用于全天候工作的机房、基站等高热密度电子集成系统的温控。
王铁军王冠英王蒙王俊赵绍博刘宏宇王飞李宏洋
关键词:复合制冷分离式热管高性能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