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华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噪声
  • 2篇振动病
  • 2篇手臂
  • 2篇手臂振动
  • 2篇手臂振动病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疼痛
  • 1篇电厂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分析
  • 1篇毒死蜱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分析
  • 1篇血液
  • 1篇药疹
  • 1篇药疹样皮炎
  • 1篇乙酸
  • 1篇噪声聋
  • 1篇噪声作业
  • 1篇噪声作业人员

机构

  • 9篇广东省职业病...
  • 2篇广东省昆虫研...

作者

  • 9篇刘建华
  • 3篇黄丽蓉
  • 3篇李敏
  • 3篇杨玉珍
  • 2篇黄建勋
  • 2篇郑刚
  • 2篇毛润乾
  • 2篇杨丽文
  • 1篇佘惜金
  • 1篇林锦明
  • 1篇范荣
  • 1篇谢玉璇
  • 1篇越飞
  • 1篇邓丽明
  • 1篇刘庆凤
  • 1篇吴奇峰
  • 1篇吴邦华
  • 1篇郑红
  • 1篇陈朝东
  • 1篇伍健芝

传媒

  • 3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液中氯乙酸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血液中氯乙酸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血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质离心,经SPE-Ag柱和SPE-H柱除氯后再经0.22μm滤头过滤,滤液注进离子色谱仪进行氯乙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样品溶液中氯乙酸的线性范围为0.5~20.0 mg/L;相关系数(r)为0.998 3;检出限为0.3 mg/L;若取0.2 ml血液样品进行测定,则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4.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2.7%;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0%~102.9%;样品在4℃下至少可保存5d。结论此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干扰少,是检测血液中氯乙酸的理想方法。
杨晓忠谢玉璇越飞吴邦华刘建华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血液氯乙酸
神经阻滞治疗38例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1.57%,治疗后1个月随访病人未发现有后遗神经痛。结论:神经阻滞治疗能明显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疼痛。
刘建华郑刚杨玉珍邓丽明
关键词:神经阻滞带状疱疹疼痛
某五金制品厂手臂振动病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某五金制品厂手臂振动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五金制品厂研磨车间162名长期接触手传振动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该车间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超出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的要求。2)162名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中,发现有42.59%手指发麻、38.27%手指关节痛、37.04%痛触觉减退、22.22%振动觉减退、43.21%冷水复温试验阳性;162名工人中有132名做了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异常有78例(59.09%)。3)有61人(37.65%)诊断为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2人(1.23%)诊断为职业性中度手臂振动病。结论五金制品厂研磨车间工人手臂振动病的发生率高,振动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严重,建议该厂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手臂振动病的发生。
黄丽蓉陈朝东李敏杨丽文刘建华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
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性噪声聋的关系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与噪声在导致职业性噪声聋方面有无协同关系。方法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工人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成噪声组、噪声+粉尘组、噪声+高温组、噪声+化学品4组,分别统计各组听力异常和听力正常检出结果,比较不同组间听力异常检出率是否相同。结果噪声组听力异常检出率为33.5%、噪声+粉尘组为34.7%、噪声+高温组为38.1%、噪声+化学品组为38.7%。经统计分析,总体有差别,进一步组内比较,噪声组、噪声+粉尘组进行比较,χ2=0.563,P>0.05;将噪声组、噪声+粉尘组两组合并与噪声+高温组进行比较,χ2=9.194,P<0.01及χ2=6.938,P<0.01。结论粉尘在导致噪声聋方面与噪声无协同作用,而高温、化学品均与噪声有协同作用。
林锦明刘庆凤刘建华梁灿坤伍健芝
关键词:职业危害因素噪声职业性噪声聋
农用矿物油混配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急性毒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农用矿物油混配毒死蜱和阿维菌素进行毒性分析,为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产品样品来源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使用SPF级SD大鼠,用于经口、经皮毒性试验,每组10只,雌雄各半;新西兰白兔,用于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每试验4只;FMMU白化豚鼠,用于致敏试验,每组13~20只。[结果]矿物油农药属低毒产品,矿物油与毒死蜱和阿维菌素混配后,不会增加混配剂的毒性。[结论]矿物油可作为农药混配剂用于农药开发,矿物油毒性低,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发生中毒,可考虑对混配剂进行解毒。
毛润乾杨玉珍刘建华黄建勋
关键词:矿物油
某电厂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监督及其现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估噪声对作业人员产生的危害,从而采取必要的对策,以减少噪声对作业人员的不利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询问、体检、实验室检查和现场调查等方法随机对1250例在噪声环境下的电厂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作业人员各工作检测点噪声均>75dB,严重影响了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导致很多职工发生高血压、心律失常、焦虑与失眠等。结论我们应充分认识噪声的危害,通过干预措施为作业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郑刚刘建华郑红范荣
关键词:工作环境噪声
红火蚁蜇伤的2例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了解红火蚁蜇伤引起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方法和预防方法。方法在红火蚁危害区域蹲点调查,对被蜇伤人员进行应急处理,观察其症状表现与变化,并对蜇伤经过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例蜇伤都出现典型红火蚁叮咬特征,被蜇叮处皮肤出现水泡。同时还出现不同程度临床表现,病例1被蜇叮处出现红色丘疹,伴轻度水肿、头晕、胸闷症状,应急处理2h后水肿症状减退,头晕、胸闷症状消失。病例2蜇叮处出现点状红色丘疹,瘙痒并伴烧灼般疼痛,应急处理后第2天疼痛和瘙痒症状消失。结论被红火蚁蜇叮后,采用应急处理可以缓解症状。提高防护意识,受伤后及时离开现场并进行适当的应急处理。
毛润乾杨玉珍黄建勋刘建华
关键词:红火蚁蜇伤症状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肝脾肾B超的动态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对21例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入院时、治疗中和出院前分别进行肝脾双肾超声影像学观察,同时测定其肝、肾功能指标与之对照。结果显示,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肝脾双肾超声声像图表现和肝、肾功能指标在出院时均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变,且超声声像图随着治疗的进展肝肾功能逐步趋向正常的同时也逐渐发生改善,但其改善相对较后者滞后。对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肝脾肾B超的动态观察十分必要,能更直观地看到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张丽华佘惜金李敏黄丽蓉刘建华
关键词: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肝脾肾B超
32例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综合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综合治疗前后手臂振动病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对初次诊断及经过3个月综合治疗的32例轻度手臂振动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神经肌电生理基本恢复正常19例(59.38%);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发生率从治疗前的90.63%和35.94%下降至治疗后的23.44%和1.56%(P<0.01);远端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发生率从治疗前的29.69%和23.44%下降至治疗后的3.13%和4.69%(P<0.01)。结论手臂振动病早期神经电生理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远端潜伏期延长和SCV减慢,综合治疗后各指标可明显改善,提示对于手臂振动病早期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黄丽蓉李敏杨丽文吴奇峰刘建华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神经电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