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凯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及耐寒性研究
-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科(Buprestidae)窄吉丁属(Agrilus)是木犀科(Oleaceae)白蜡属(Fraxinus)树...
- 刘振凯
- 关键词:白蜡窄吉丁生物学特性耐寒性
- 文献传递
-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寄主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 Yang是我国东北地区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幼虫期的优势寄生性天敌。通过野外采集幼虫室内观察与饲养并适时在林间进行解剖分析,研究了辽宁地区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和对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蜡吉丁啮小蜂是一种容性群聚性内寄生蜂。在室内25℃条件下,白蜡吉丁啮小蜂从卵发育到幼虫化蛹前需要12 d,蛹期需要10 d。越冬代羽化成蜂雌雄比为0.97∶1,寄主平均出蜂量为64头。白蜡吉丁啮小蜂在辽宁1 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坑道内越冬,少数跟随寄主进入蛹室内越冬。5月中、下旬林间开始有成蜂活动。其寄主白蜡窄吉丁在辽宁1 a发生1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树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道内及浅层木质部的蛹室内越冬,成虫5月下旬陆续羽化出孔。白蜡吉丁啮小蜂在1 a内可3次寄生寄主幼虫,适宜寄生的寄主幼虫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可导致寄生率波动较大,进而影响对白蜡窄吉丁的自然控制作用。白蜡吉丁啮小蜂的过冷却点-25.21℃^-24.17℃,冰点-18.98℃^-16.81℃;白蜡窄吉丁的过冷却点-26.13℃^-24.79℃,冰点-21.24℃^-19.28℃,两者在辽宁地区均能正常越冬。
- 刘振凯赵瑞兴栾庆书赵同海云丽丽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白蜡窄吉丁耐寒性自然控制作用
- 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过冷却点测定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是防治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为研究其耐寒性,采用不同的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的方法对其老熟幼虫的耐寒性生理指标过冷却点(SCP)和冰点(FP)进行了测定,并以其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érin-Méneville)和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做为参照。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及黄粉甲虫老熟幼虫在0.1~15.0℃·min-1降温范围内均可有效地测定出SCP与FP,其SCP分别为(-18.44±0.93)℃和(-8.16±3.15)℃,FP分别为(-14.27±1.25)℃和(-2.19±2.03)℃;试验还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黄粉甲老熟幼虫和柞蚕蛹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能进行反复冻融测定,且冻融的前3个循环的数值差异不显著(α=0.05),3种昆虫在反复冻融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抗寒生理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耐寒机理提供了参考。
- 孙守慧许哲王亚斌杨宏光祁金玉郑雅楠刘振凯
- 关键词:白蛾周氏啮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