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涛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慢性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乙型
  • 3篇慢性乙型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肝炎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细胞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抗原
  • 2篇坏死
  • 2篇肝癌
  • 2篇HLA-DQ...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等位基因多态...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程宝泉
  • 6篇刘春涛
  • 4篇钟宁
  • 3篇樊薇
  • 3篇张尚忠
  • 1篇张宗利
  • 1篇郝洪升
  • 1篇李文捷
  • 1篇周涛
  • 1篇谢英慧
  • 1篇高艳景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肾损伤机制探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观察大鼠和大鼠正常肾细胞(NRK)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状态下凋亡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情况,探讨SAP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成SAP组(n=30)和假手术组(n=24),SAP组以5%牛磺酸胆酸钠溶液胆管逆行注射诱导模型,术后6、12、24 h采集血清、腹水。ELISA法检测血清、腹水TNF-α水平,TUNEL法检测肾组织凋亡率,RT-PCR检测肾组织TNF-αmRNA表达。将24 h采集的血清和腹水处理后,体外培养NRK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培养液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NRK细胞凋亡率,检测NRK细胞TNF-αmRNA表达。结果:SAP组61、2、24 h血清和腹水TNF-α水平呈进行性升高,各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假手术组在各时段明显升高(P<0.01)。SAP组肾组织TNF-α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SAP组凋亡指数在6、12、24 h时分别为(18.6±5.6)%(、18.1±4.7)%(、25.3±5.1)%,假手术组分别为(19.4±3.1)%、(13.5±2.8)%(、14.6±5.5)%,24 h时SAP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SAP组24 h肾组织TNF-α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经SAP组大鼠血清和腹水处理后,NRK细胞活性低于假手术组。经SAP组大鼠血清和腹水处理24 h后,NRK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NRK细胞TNF-αmRNA表达上调,显著高于假手术组,NRK细胞凋亡率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SAP时肾损害明显,其损伤可能与肾细胞过度凋亡有关,而肾细胞过度凋亡与血清和腹水TNF-α升高及肾细胞过多分泌TNF-α有关,SAP腹水对肾的直接损伤可能比血清明显。
程宝泉刘春涛钟宁李文捷张尚忠
关键词:胰腺疾病肿瘤坏死因子凋亡
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后者主要取决于HLA基因复合体。HLA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差异,因而决定着HBV感染的易感性和临床转归。本文就HLA-Ⅱ类基因的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刘春涛程宝泉
关键词:乙型肝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组织HLA-Ⅰ类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I)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43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的HLA-I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中HLA-I抗原表达为36.47±19.38,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的79.54±41.55和正常肝组织的81.86±46.53(P均<0.01),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HLA-I类抗原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伴有肝内和(或)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HLA-I抗原表达较无转移组明显降低(22.83±11.59 vs 46.28±23.16,P<0.05);HLA-I类抗原表达与血清AF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41 1,P<0.01),但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805 1,P<0.05)。结论:HLA-I抗原表达异常与肝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
程宝泉谢英慧刘春涛钟宁樊薇张尚忠
5-氟脲嘧啶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肾损伤的免疫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5-氟脲嘧啶(5-Fu)和奥曲肽(Oct)防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损伤的免疫机制。方法逆行胰胆管注射牛黄胆酸建立大鼠SAP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n=17),成模后静滴生理盐水;5-Fu组(n=20),5-Fu2mg/h持续静滴12h;奥曲肽组(n=18),Oct首剂2μg/100g,继以0.2μg/(100g·h)持续静滴12h,另设假手术组(n=10)。ELISA法检测4组大鼠成模后6h和12h血清TNF-α等系列细胞因子表达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肾组织凋亡率,RT-PCR法测定肾组织TNF-αmRNA表达。体外培养大鼠正常肾NRK细胞,用上述4组SAP大鼠血清分别置换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后细胞凋亡率。结果5-Fu组和奥曲肽组血清TNF-α、IL-1和TXB2较生理盐水组均明显降低(P均<0.05),奥曲肽组PGE2水平明显升高(P<0.05)。5-Fu组和奥曲肽组肾组织凋亡率分别为(5.8±3.1)%和(4.6±3.1)%,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12.3±5.6)%(P<0.05),且两组TNF-αmRNA表达明显下降。生理盐水组、奥曲肽组、5-Fu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清处理后NRK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8.67±11.4)%、(20.4±18.4)%、(10.5±11.0)%和(1.7±2.2)%。生理盐水组与奥曲肽和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可通过降低血清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减少肾细胞凋亡防治SAP急性肾损伤。
程宝泉钟宁刘春涛樊薇郝洪升张尚忠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氟脲嘧啶奥曲肽免疫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及肝癌与HLA-DQA1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肝硬化及肝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分别对168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48例慢性乙型肝炎、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78例乙型肝炎后肝癌患者)以及100例对照(感染后自发恢复者)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检测。结果:慢性HBV感染者HLA-DQA1*0102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6%vs47.0%,OR=0.39,Pc=0.003),DQA1*0601表型频率高于对照组(4.2%vs0,OR=0.96,P=0.039),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肝硬化患者DQA1*0104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无肝硬化患者(6.4%vs28.4%,OR=0.17,Pc=0.001),DQA1*0201的表型频率高于无肝硬化患者(27.7%vs12.2%,OR=2.76,P=0.014),但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5)。HLA-DQA1各等位基因的表型频率在肝癌患者与非肝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A1*0102等位基因可能降低慢性HBV感染的风险,而DQA1*0104等位基因可能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风险。乙型肝炎后肝癌的发生与HLA-DQA1等位基因无明显相关性。
刘春涛程宝泉张宗利
关键词:肝炎
HLA-DQA1、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乙肝肝硬化及乙肝后肝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s,HLA) DQA1、DQB1基因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临床转归的相关性,为寻找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肝肝硬化及乙肝后...
程宝泉刘春涛钟宁樊薇高艳景周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