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米普利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转化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f)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雷米普利2.5mg/d)与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2组均加用美托洛尔50mg,q12h,连用8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肌酐和尿蛋白等。结果:2组在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在血压达标情况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患者血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雷米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明显大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P<0.01)。结论:雷米普利对CRF的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在降低蛋白尿的程度上明显强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 姜鸿程骏章雷清凤吴庆马特安刘晓朱晓华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雷米普利高血压蛋白尿
- 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雷米普利降血压作用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雷米普利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CK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米普利(2.5mg/d)组与硝苯地平(30mg/d)组,每组23例,连续使用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昼、夜间SBP和DBP,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SBP和DBP均有所下降。降压的同时,雷米普利组82%的患者、硝苯地平组78%的患者恢复了血压的昼夜节律,血肌酐、尿蛋白有所下降。雷米普利组24h尿蛋白定量减少幅度明显高于硝苯地平组。结论硝苯地平和雷米普利对CKD患者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雷米普利降低尿蛋白的疗效明显强于硝苯地平。
- 姜鸿程骏章潘卉萱庹艳红张攀吴庆刘晓雷清凤马特安
- 关键词:硝苯地平雷米普利血压
- 上、前臂动静脉内瘘对血透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 姜鸿程骏章石立清马特安周菊雷清风刘晓吴庆艾俊英莫继安丁义敏
- 血液透析最常用的是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随着病人生存时间延长,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能后能否应用上臂动静脉内瘘作为常规,永久性血管通路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不少医生认为上臂动脉较...
- 关键词:
- 关键词:内瘘血透心功能
- 以肾损伤表现首诊的肾外恶性肿瘤19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提高对恶性肿瘤肾损害表现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以肾损伤为首发表现的肾外恶性肿瘤病例19例,其中表现为蛋白尿9例,血尿3例,急性肾衰竭3例,慢性肾衰竭3例,肾小管间质损害1例。结果:多发性骨髓瘤5例,恶性淋巴瘤4例,卵巢恶性肿瘤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例,原发性肝癌1例,肺癌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盆腔恶性神经鞘瘤1例。结论:部分恶性肿瘤可以肾损害为首发临床表现,应提高警惕,防止漏诊。
- 程骏章马特安潘卉萱刘晓雷清凤姜鸿
- 关键词:肾损伤恶性肿瘤
- 慢性肾脏病患者指骨骨密度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指骨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其与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期早期诊断肾性骨病。方法选取CKD患者75例,分为透析组(38例)和非透析组(37例)。另外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105例受试者生化指标和指骨骨密度。结果 CKD患者指骨BMD值与年龄(r=-0.464,P<0.01)、性别(r=-0.287,P<0.05)、血P(r=-0.259,P<0.05)、iPTH(r=-0.315,P<0.01)、β2-MG(r=-0.255,P<0.05)、Hcy(r=-0.264,P<0.05)呈负相关,而与身高、体重、血Ca、ALP、UA无明显相关性;透析年限与指骨BMD(r=-0.568,P<0.01)呈负相关,而与血P(r=0.304,P<0.01)、iPTH(r=0.558,P<0.01)、β2-MG(r=0.540,P<0.01)呈正相关。血液透析组患者指骨BMD低于非透析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非透析组指骨B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指骨BMD较非透析组CKD患者以及健康人群显著下降;血P、iPTH、β2-MG、Hcy水平与指骨BMD相关性好,因此联合检测指骨BMD和血P、iPTH、β2-MG、Hcy水平可能是早期诊断肾性骨病的重要方法。
- 胡守亮程骏章卢宏柱马特安姜鸿雷清凤吴庆刘晓刘俊成邹启富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密度生化指标肾性骨病
- 药用炭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1例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药用炭联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予一般常规治疗,包括去除各种诱发和加重肾衰竭的因素,如感染、高血压等,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高血压者给予降压治疗,纠正贫血。对照组将熬制的传统中药(大黄20g,蒲公英、煅牡蛎各30g,加水熬成药液200mL)睡前灌肠,保留1~2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药用炭30片碾碎后混悬于熬成传统中药200mL中,睡前灌肠,保留1~2h。观察期均为4周。观察临床表现,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降低BNU和SCr(P<0.01或P<0.05),治疗组降低BUN和SCr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可降低UA,对照组UA无明显变化。结论药用炭联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肯定,并能显著降低UA水平,其效果优于常规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 姜鸿程骏章潘卉萱庹艳红苟文君张攀吴庆刘晓雷清凤马特安
- 关键词:药用炭中药保留灌肠